山中访友 (5).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6163145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中访友 (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中访友 (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中访友 (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中访友 (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中访友 (5).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山中访友课 型精读主备人陈慧君审 批 人学习目标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学习重点1、 通过感受作者描绘的境界,体会他一路上的好心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2、 学习作者通过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情感的方法,并积累语言。学习难点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学习方法自

2、读自悟 感情朗读 联系实际 搜集资料评价方案1、目标1的学习,课堂上通过自学、读书交流和老师的观察,随文识字的方式进行点拨、指导,达到98的学生能准确读写。2、目标2,在第一课时通过自读、指名读、泛读等方式达到读通读顺,读出自己的理解;第二课时在读中品味、在品味中读出自己的感受。3、 目标3,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老师点拨的途径,以及默读、朗读、诵读等形式,使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作者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感情。4、目标4,通过小练笔的方式,课中交流,老师点拨,学生会用各种修辞方法。课前准备课件 词语 句子教 学 预 设 一、导课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轻松迎客,寒梅

3、报春这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这节课我们学习山中访友,读题,让我们去体会作者是如何细心观察大自然,有哪些独特感受,还要体会作者是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这些独特感受。二、字词教学1、引导学生欣赏课文配乐朗读,组织交流:作者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2、学生反馈,教师板书。3、自由读课文后,师出示几组词语: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 依然如旧 汩汩 瀑布 栀子花 犬吠 恩泽 细数 唱和 旋转 自由读指生读,正音齐读。(注意第三行多音字的读音。)引导理解词语“恩泽”,谁来给它找个近义词?你能结合课文将成语补充完整吗?德高望重的(

4、 ) 津津乐道地( ) 依然如旧的( )三、引入作者带着怎样的心情去访友,又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回来的?1、指名读第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名回答。2、从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到“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你感受到了什么?3、从这两段的哪些词语中你也感受到了作者的好心情?(品味:一路月色、犬吠、归鸟的环境衬托描写的作用)四、语言训练点1文本内容: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引入: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和这些朋友的深厚感情?1、 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件:课文插图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

5、上画一画。2、 反馈交流。作者形象地把桥比做什么?什么叫“德高望重”,为什么把桥比做“德高望重”的老人?3、 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桥的“德高望重”?4、 读着这些词句,想象一下,古桥在几百年历程中,都驮过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事?5、 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可是古桥依然屹立着。这正是“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齐读)小结: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五、语言训练点2文本内容: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

6、、流淌。1、你能用你的朗读带大家走进这片熟悉的树林吗?2、 怎么样可以称为“知己”?联系第自然段说说。3、 既然树是我的知己,那树了解我什么?4、 我又是怎样和树成为知己的?想象说话:早晨,我沐浴着阳光,路过树林,( );傍晚,夕阳西下,来到树林,我( )。高兴时,我来到树林,( );伤心时,我来到树林,( )。作者真的变成树了吗?你是怎么认为?六、语言训练点3文本内容:第5自然段1、 自由读。2、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你能给句子换个说法吗?3、 作者是怎么和山中的一切打招呼的?4、 你从作者不同的招呼中读出了什么?5、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体验?说一说。6、小组合作朗读,感受作者和山中的一切景物和作者的深厚感情。7、想象写话:我和山中的( )打招呼: 作业设置(1)熟读课文,进一步欣赏文章主题美、语言美、形式美。(2)仿写片断秋日的山中访友板书设计山中观景(事)山中访友 拟人手法(手法)热爱自然(情)反思与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