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6161078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doc(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林栽培学一、名词解释1、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木材不是经济林的主产品。2、经济林栽培:一般是指从经济林育苗开始,经过经济林营建、栽培管理,到经济林产品采收整个生产过程。3、根颈:是地上部和地下部营养物质交换必经的通道称为根颈。4、萌芽率:枝条上的芽萌发枝条的能力。5、成枝力:枝条上的芽萌发成为长枝(15Cm)的能力。6、芽的异质性:果树不同部位的芽体,由于所处环境、营养状况有差异,造成芽的质量、生长势、饱满程度等差别,称为芽的异质性。7、芽的早熟性:芽体在形成当年即萌发的特征。8、顶端优势:活跃的顶端分生组织抑制部侧枝(侧芽)的生长、生长

2、势和分枝角度的现象。11、垂直优势:直立生长的枝条生长势旺,接近水平或下垂的枝条生长势弱,枝条弯曲部位的芽其生长势超过顶端的现象。12、叶面积系数:单位面积上所有经济林木叶面积总和与土地面积比值。17、自花授粉:同一个品种相互授粉的现象。18、异花授粉:不同品种间相互授粉的现象。19、自花结实:通过自花授粉而形成的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的产量的果实的现象。20、异花结实:通过异花授粉而形成的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的产量的果实的现象。21、单性结实:子房未受精而形成无种子果实的现象。22、无融合生殖:一般是指不受精也发生发芽力的胚的现象。23、雌雄异熟:雌雄同株或异株中,雌蕊和雄蕊不能同时期成熟的特性。24

3、、有效授粉期:是用胚珠的寿命与从授粉至受精所需时间差来表示。25、花粉、胚囊的败育:花粉或胚囊在发育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出现中途退化,萎缩、发育中止等现象。26、经济林宜林地的选择:从整体生境中,选择适宜经济林生长发育的小生境,如小气候、土壤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小地形、海拔高度等。27、适地适树:是指栽植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栽植地的环境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双方的发展潜力,达到该树种在该环境条件下和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佳产量水平。28、立地类型划分:主要根据土壤条件、地势地貌等,并将不同土壤条件和地势地貌分成若干等级,以简单明了的形式表示立地的特征。29、经济林的栽植密度:单位土

4、地面积上栽植苗木的株数。30、水土流失:由降水引起的地表径流所造成的土壤侵蚀。31、立体复合经营模式:是指组成林分的树种、作物的种类搭配科学,表现出结构优化、规范,并有与其相适应的栽培管理、经营的配套技术,达到功能多样、效益高的目的,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具有普遍的推广应用价值。32、嫁接繁殖:是以增殖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的一种营养繁殖技术,是将一株植物的枝段或芽等器官或组织,接到另一植物的枝、干或根等适当部位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植株。33、接穗:嫁接在砧木上的枝或芽体。34、砧木:带原根承受接穗或接芽的植株。35、芽接:在枝条上剥取带少量木质部的单片芽体嫁接在砧木上的嫁接方法。36、枝接

5、:将带有一个或几个芽体的枝条嫁接在砧木上的嫁接方法。37、嫁接亲和力:即指砧木与接穗经嫁接能愈合并正常生长的能力。38、土壤管理:维持和增进地力,创造适宜根系生长的土壤环境。39、土壤管理制度:对果树行内 行间的土地进行耕作和土地利用40、根外追肥:即将一定浓度的液肥喷施到叶片或枝条上的一种施肥方法。41、清耕法:即周年不种作物,随时中耕除草,使土壤长期保持疏松无杂草状态。42、生草法:即在行间人工种植禾本科、豆科等草种,或自然生草,不翻耕,定期刈割,割的草就地腐烂或覆盖树盘。43、清耕覆盖作物法:在经济林需肥水最多的前期保持清耕,后期或雨季种植覆盖作物,待覆盖作物成长后期,适时翻入土壤作绿肥

6、。44、覆盖法:是在树冠下或稍远处覆以杂草、桔梗等的管理方法。45、免耕法:主要利用除草剂除草,土壤不进行耕作。46、整形:通过修剪枝条,使树冠的骨架形成一定的排列形式和合理的树体结构,把树冠的外形剪成一定的样式,以承担高额产量。修剪:在整形的基础上,根据生长和结果的需要,采用多种措施,对林木的枝条进行剪截或处理,以促进或抑制某些枝条的生长发育,调节生长和结果的关系。47、定干:按所需的主干高度再加上整形带的高度,将余下的部分剪去。48、枝组:是着生在骨干枝上的独立单位,是树叶片着生和开花结果的主要部分。49、骨干枝:构成树冠的骨架,担负着树冠扩大,水分和养分运输及承担果实重量的任务,属于非生

7、产性枝条。50、短剪:剪去1年生枝梢的一部分。51、疏剪:是将一年生枝或多年生枝从基部剪除。52、缓放(甩放):对1年生枝条任其连年生长而不进行修剪。53、摘心:对尚未停止生长的新梢,摘去其顶端的梢头。54、除萌:是去除在主干或主枝上将要萌发的不定芽和叠生枝芽等的修剪措施。55、环剥:将树干的韧皮部剥去一圈。56、扭梢:方法是用于将新梢基部翻转扭伤,扭180,是新梢上端朝下并扭转。57、拿枝:对1年生枝用手从基部起逐步向下弯曲,应尽量伤及木质部又不折断,做到枝条自然呈水平状态或先端略向下。58、核桃的雌雄异熟(雄先型、雌先型):雌花先开称为雌先型;雄花先开称为雄先型。59、核桃的伤流:枝干局部

8、受伤后,从伤口流出树液,称为伤流。60、深根性树种:根系入土深的树种。61、发育枝:由上年的叶芽萌发形成的健壮营养枝。62、结果枝:春季从结果母枝先端的花芽萌发抽生为结果枝,枝上着生有雌花簇与雄花序构成的混合花序。63、芽序:芽在枝条上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顺序性称为芽序。64、座果率:果树上结果数占开花总数的百分率。65、广布树种:66、人工辅助授粉:农业生产上常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以克服因条件不足而使传粉得不到保证的缺陷,以达到预期的产量。二、简答1、经济林栽培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是什么?有哪些特点?答:经济林栽培学是以系统理论为指导,研究、设计、实施经济林高效率生产物质产品和改善环境的理论和

9、技术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经济林。目的是使经济林木达到早期丰产、稳产、优质,全面实现其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协调增长。2、经济林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答:(1)经济林产品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2)是山区林业综合开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3)经济林生产在维护我国粮油安全有重要作用;(4)经济林产品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5)经济林是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6)经济林产业可为人民群众提供大量就业岗位;(7)经济林又具有生态保护的功能。3、目前我国经济林生产存在哪些主要问题?答:(1)经济林树种、品种结构不合理;(2)生产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单位面积产量低;(3)经济林产业化

10、程度低,第二、三产业滞后,综合效率低下。4、经济林树种可分为哪几类?各类包括哪些主要树种?(选择、填空)答:(1)干果类:板栗、核桃、榛子、巴旦杏(扁桃)、腰果、槟榔、沙枣、华山松、红松等;(2)鲜果类:苹果、梨、桃、杏、李、梅、樱桃、猕猴桃、石榴、葡萄、山楂、柿子、枣、海棠、柚、柑橘、枇杷、芒果、荔枝、龙眼、香蕉等;(3)油料类:食用油类有油茶、油橄榄、油棕、山杏、毛梾等,工业用油类有油桐、千年桐、乌桕、黄连木、麻疯树等;(4)芳香油类:山苍子、桉树、樟树、玫瑰、茉莉、丁香、柏树等;(5)饮料类:茶树、咖啡、可可、椰子、桦树、甜茶、刺梨、沙棘、刺五加、红景天、余甘子、马尾松(花粉)等;(6)

11、香料调料类:白兰花、茉莉花、桂花、八角、胡椒、花椒、肉桂等;(7)中药类:黄柏、五味子、枸杞、杜仲、厚朴、山茱萸、辛夷、金银花、两面针等;(8)农药类:苦楝、川楝、木荷、枫杨等;(9)树叶树枝脂类:糖料类有糖槭、白松、刺梨、金樱子等,树脂类有马尾松、云南松、南亚松、思茅松、沉香、安息香等,漆料类有漆树、野漆树等,胶料类有巴西橡胶、印度橡胶等;(10)工业原料:鞣料类有栲树、栎树、黑荆树等,染料类有黄栌、苏木、黄山栾树等,色素类有黄栌木、黄柏、槐花等,软木类有栓皮栎、栓皮槠、轻木等;(11)纤维类:编制亚类有杞柳、竹、白蜡、紫穗槐,造纸亚类有青檀、山棉皮、雪花皮,纺织亚类有构树、罗布麻,绳索亚类

12、有棕榈、蒲葵;(12)寄主树类:紫胶类有南岭黄檀、钝叶黄檀、合欢等,白蜡类有白蜡树、女贞树等,五倍子类有盐肤木、红麸杨等;(13)蔬菜类:笋用竹、香椿、龙芽樟木等(14)饲料、肥料类:桑、蒙古栎、榆、紫穗槐等(15)其他类:维生素类、皂素类。5、结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条件,谈谈当地有哪些主要经济林树种?答:漾濞大泡核桃、大姚三台核桃、油茶6、实生树和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的区别,童期有何特点?答:实生树生命周期是指从种子发芽算起,一生要经历过幼年、成年、老年、衰老死亡几个阶段。两者区别:实生树有两个阶段与营养繁殖树明显不同的阶段,即幼年阶段(童期)与成年阶段。实生树具有完整的年龄阶段,即

13、具有童期,其自然寿命长,适应性、抗逆性强,但非生产期长。营养繁殖树没有幼年阶段(即童期),幼树期即具有开花结实能力,因而投产早,非生产期短,但自然寿命短,适应性、抗逆性差。童期的特点:(1)形态上:多旱野生状态,有返祖现象,疏导组织脆弱,较耐阴;(2)生理上:光合能力弱,耐阴强,不具备形成花芽的基础;(3)生长特性上:主要表现为芽具有早熟性,再生力强,易形成根源基,产生不定根,适应性强等。7、经济树木生长发育基本规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学习认识这些规律有什么意义?答:昼夜生长周期一般规律:在水分正常的前提下,地上部分在白天生长较黑夜快;根系夜间生长量与发根都多于白天;果实主要遵循皱缩夜胀的规律。

14、8、在经济树木生命周期中,按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形态应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形态特征、栽培任务及重要栽培措施是什么?答:(1)幼年期(营养生长期):特点:营养生长旺盛,离心生长快,前期主轴生长旺盛,后期侧向生长渐快,全期表现为“先蹲下来,后站起来”的生长特点。形态特征:树高增长快,侧枝延伸也快。任务:构建树体骨架,为长期高产打基础;确保造林质量,提高成苗率;在保苗的基础上,主攻落后树,做到均衡速生,林相整齐;加强幼林管理,促进营养生长,缩短非生产期。措施:保苗,让它成活;幼年期前半段除尽营养生长,使幼年期缩短。(2)初产期(初果期,始收期):特点:营养生长旺盛进行,离心生长最旺

15、,侧向生长加快,树体骨架迅速建成;生殖生长逐渐加强,形成开花结实能力,产量稳步上升;生长与产量的矛盾加剧,此时若收获量过大,生长便受抑制,树体建造延缓,初产期延长。形态特征:基本构成树体结构,开始开花结实,任务:增大管理强度,促进营养生长,加快树体建造;合理节制产量,缓解生长与产量的矛盾,为长期高产、稳产打好基础。措施:合理的节制产量;进行疏花疏果;环剥环割(3)盛产期(结果盛期、成年期):特点生殖生长旺盛,产品生产潜力大;离心生长停止,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矛盾剧烈,易导致“大小年”形态特征:小枝与须根枯死减少。任务:加强管理,及时补充养分,培养生产潜力;调节高产与稳产关系,减少产量波动;坚持养树与收获相结合,延长盛产期措施:要求肥水土壤更强,增加施肥量,供水排水要更仔细。(4)变产更新器(收获减退期、后产期):特点:营养生长急剧减弱,向心更新加剧,生理代谢能力下降,抗逆性减弱,病虫害加剧;产品生产能力减弱,产量剧减,大小年突出等。形态特征:开花结实减少。任务:在一般经营条件下,节制产量恢复树势延缓衰老;在集约经营条件下,可以视情况分别采收恢复树势。措施:重剪回缩,深翻改土,增施肥料,根除病虫害;培养生产能力挖潜收获或直接挖潜收获,竭泽而渔,准备更新等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