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教版三下道德与法治第11课最亲家乡人教学设计两课时合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6160736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苏教版三下道德与法治第11课最亲家乡人教学设计两课时合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苏教版三下道德与法治第11课最亲家乡人教学设计两课时合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苏教版三下道德与法治第11课最亲家乡人教学设计两课时合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年苏教版三下道德与法治第11课最亲家乡人教学设计两课时合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年苏教版三下道德与法治第11课最亲家乡人教学设计两课时合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苏教版三下道德与法治第11课最亲家乡人教学设计两课时合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苏教版三下道德与法治第11课最亲家乡人教学设计两课时合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苏教版三下道德与法治第11课最亲家乡人教学设计两课时合集11、最亲家乡人教学内容解读:本课最亲家乡人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亲切的声音”“熟悉的味道”“可爱的家乡人”。第一部分“亲切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到方言的独特魅力,明白方言是家乡人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也承载着家乡独特的文化和历史。第二部分“熟悉的味道”赞扬了勤劳的家乡人用灵巧的双手创造出了一道道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说明家乡味道是值得每一个家乡人珍藏的记忆。第三部分“可爱的家乡人”旨在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方式了解对家乡有贡献的人,培养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志向。教学建议:将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贯穿本课始终。要通过实践活动让

2、学生得到切身的体验,触动情感的变化,并逐步升华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熟悉的味道”这一板块时,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活动形式,引导学生用办家乡美食小报等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收集、整理家乡的特色美食,展示家乡的饮食文化。“可爱的家乡人”环节,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或实地寻访的方式,了解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文化名人、爱国华侨等家乡名人为家乡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着眼于身边的普通人,明白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是家乡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和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家乡人,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敬佩与热爱,培

3、养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志向。能力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查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名人知识,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体味家乡人对方言的情感,明确方言与家乡人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和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家乡人,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从小树立为家乡做贡献的志向。教学难点: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查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名人知识,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体味家乡人对方言的情感。第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视频及音频资料、中国七大方言区地图、地方戏曲补充资料。学生准备:收集材料、第65页呈现的地方戏曲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常言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4、”我们在家乡生活,在家乡成长,说着同样的方言,有着相似的口味,每当我们到了外地,见到家乡人,就会感到格外亲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大家来聊一聊家乡的人。2、揭示课题:11、最亲家乡人二、亲切的声音1、教师引导: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地大物博,生活着无数的老百姓,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语言,这就是方言。2、出示课本64页“告诉你”栏目的一段文字,引导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中国的七大方言区。3、出示中国的七大方言区地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地图,了解七大方言区在地图上的分布情况。4、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进一步了解中国七大方言区所在的地理位置,特别引导学生了解我们家乡的方言区所在的位置。告诉学生吴方言区

5、离咱们比较近,主要分布在江苏的南部和浙江、上海等地,吴方言区因为声音委婉动听,有“吴侬软语”的美称。5、出示“孩子”一词,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言说一说“孩子”,感受各地方言独特的魅力和韵味。6、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出生在家乡,生长在家乡,家乡已经在我们的身上深深的烙下了印记。所以,家乡那独特的语音语调,听起来是那么亲切,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它都是我们最熟悉的声音。三、感受不同的地方戏曲1、教师引导:同学们,方言有着独特的韵味和魅力,土生土长、地域色彩浓厚的地方戏曲,都是由方言表演的,苏州昆曲、河南豫剧、安徽黄梅戏、山西秦腔等流传甚广的地方戏曲,让地方的方言广为人知。2、出示课本65页的四幅插

6、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这四幅插图上分别是什么戏曲,再读一读下面相应的文字,进一步了解地方戏曲的有关知识。3、学生交流初步了解苏州昆曲、河南豫剧、安徽黄梅戏、陕西秦腔这四种地方戏剧的特点。4、教师相机播放一些有名的戏曲片段,如黄梅戏天仙配,引导学生听一听,充分感受地方戏曲的韵味和魅力。5、教师引导:同学们,其实在我们江苏,也有一个比较有名的戏曲,那就是淮剧。6、介绍有关淮剧的一些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我们江苏的地方戏曲淮剧。教师相机播放一段淮剧,引导学生听一听,进一步体会淮剧的特点。7、教师小结:同学们。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会带着家乡的方音,在外地听到家乡的方言,我们也会格外感到亲切。三、熟悉的味道

7、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地方除了有特定的方言之外,还有一些独特的地方美食。2、出示课本66页的四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四幅插图上面的地方美食,初步了解这些地方美食的特点。3、学生交流,教师加以引导并小结:同学们,家乡人用灵巧的双手,把平凡的物产变成了一道道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美食,成为我们熟悉的味道。家乡的美食不仅味道独特,还包含着浓浓的乡情,珍藏在我们记忆的深处。大家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吗?4、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具有家乡特色的地方美食,向同学们介绍介绍。全班交流,学生介绍我们家乡的特色美食,教师相机出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们家乡的美食。5、教师引导:同学们,家乡的

8、美食是我们家乡的图片,这些美食与我们家乡的气候环境、食材风俗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一种地方文化,品尝一道美食,就可能让人记住这个地方,甚至喜欢上这个地方。6、出示课本67页的三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这三幅图,并了解这三幅图上的地方美食的特点。7、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家乡的美食也有很多,那么我们怎样把我们家乡的美食推广到全国各地呢?请大家试着为我们家乡的美食,写一个简单的介绍,做一个小广告。8、全班召开家乡美食推广会,评选出最佳美食。四、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我们地方的方言,了解了地方的戏曲,并且还了解了我们家乡的美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我们家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课后请

9、大家继续查阅资料,了解我们家乡的名人。第二课时教学准备:家乡历史文化名人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我们家乡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就人才辈出,小时候家乡是他们成长的摇篮,他们在这里接受启蒙教育,懂得做人的道理;长大后他们走南闯北,取得成就后不忘回报家乡,他们是家乡永远的骄傲。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了解我们家乡人。二、什么是家乡人1、教师引导:有人说:“亲不亲,家乡人,道不尽,家乡情。”浓浓的乡音和乡情,把家乡人紧紧的粘在了一起,在你们看来,谁是我们的家乡人呢?2、出示情境:三(2)班的同学也在讨论这个问题呢!王刚说和自己一个村、一个镇的人就是自己的家乡人;王岩说和自己

10、一个县、一个市的也是自己的家乡人;吴晨说邻居家的大姐姐在外地上大学,在他们那所大学里,一个省的人都是家乡人。同学们,你们说他们对家乡人的理解对吗?3、全班同学交流,教师引导并小结:同学们,什么才能称为家乡人呢?和自己同一个村同一个乡镇的人,是自己的家乡人,和自己一座城市的人也是自己的家乡人,不过一般情况下,不是一个省的人不算家乡人,但在特殊情况下,比如我们出国了,在国外不是一个省的人也可以称得上是家乡人。三、了解家乡的名人1、教师引导: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家乡人的概念可大可小,那么,我们的家乡是哪里?(扬州)我们扬州又有哪些名人呢?2、全班交流,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家乡的名人,并简单介绍名人的

11、事迹。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同学们,我们家乡的名人,非常非常多,课后大家有兴趣的,可以上网去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家乡名人。四、默默奉献的家乡人1、教师引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默默的奉献着,他们同样是英雄,值得我们尊敬。我们只要细心去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这样的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生活,去认识身边的这些普通劳动者,他们也许是陌生人,也许是你的邻居,也许就是你的爸爸妈妈。2、小组活动,学生在小组内介绍自己收集到的默默奉献的家乡人的事迹,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选出最值得尊敬的家乡人,在全班交流。3、全班交流,说一说我最尊敬的家乡人,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默默奉献的家乡人。4、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的家乡令我们如此骄傲,有那么多可爱的家乡人值得我们学习,下面请大家来说一说,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学生自由发言。五、课堂总结同学们,无论是家乡的名人,还是普通人,他们都为建设家乡贡献了力量,每一个在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家乡人,都值得我们尊重和景仰。作为家乡的小主人,今天的我们更应该发愤图强,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长大后争取用我们的力量建设更美好的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Web服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