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自己找水喝.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6158484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学生自己找水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让学生自己找水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让学生自己找水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让学生自己找水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让学生自己找水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学生自己找水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学生自己找水喝.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学生自己找水喝毛细现象教例评析设计理念近年来,随着我国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探究式学习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以自己的亲身体会来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精神。突破了过去系统地传授知识为中心观念,明确了科学知识的学习应与科学探究活动相结合,让学生自己找水喝,以“探究为核心”,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并在科学活动中学习科学,将探究放在了突出的位置,遵照这一新理念,笔者在教学毛细现象一课时作了一点尝试。课例片断师:把餐巾纸、粗棉线、水彩笔芯、玻璃棒、玻璃管、玻璃片(一块)、毛巾条、塑料片、木棒

2、逐个竖直地放入水中观察,会发现什么问题?(学生实验)(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存在问题,学生才能产生困惑和求解的愿望。因此,在教学活动起始阶段,学生从真实的材料中发现问题,进行发散性提问。)生1:水为什么会沿着粉笔、餐巾纸、粗棉线、水彩笔芯、玻璃管向上爬升?生2:水总是向低处流的,这里的水为什么会向高处爬呢?生3:为什么水不能沿玻璃片、玻璃棒、塑料片中往上爬升?生4:在不同物体中,水往上爬得高度为什么不一样?(学生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是多数学生感兴趣的、有条件可研究的、有价值的问题。)师:你们猜想是什么原因?(学生讨论)(假设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前提,通过创造宽松自由的气氛,鼓励学生作出假设

3、,有助于学生展开热烈的思考,并建立起以理性思维指导实验观察的科学精神。)生1:可能这些物体都有孔隙。生2:有些物体里面有小洞洞,水也许是从小洞洞里向上爬升的。生3:粗线有许多缝隙,水也许从缝隙中爬上去的。生4:我认为餐巾纸、水彩笔芯、毛巾等物体都挺软的,所以水就向上爬了。生5:我反对,玻璃管很硬,水怎么也会爬上去。生6:我也反对,水向上爬升的原因可能主要与物体中的孔隙有关,与软硬无关。(引起学生争辩)(科学探究活动中最可贵之处就是在真理尚未得到证明之前,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大胆的猜想、预测能推动学生去求证。)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应该怎样研究,研究什么。(学生讨论、选择)(只有通过实验证明了

4、的假设,才是可靠的推理,才算真正解决了问题。)生1:我们组准备用细玻璃管研究水是否沿着小孔向上爬升。生2:我们组准备用两块玻璃片制作一条缝隙,研究水是否沿着缝隙向上爬升。生3:我们组准备用两块玻璃片制作宽窄不同的缝隙,研究水是否沿着缝隙上升,如果水上升,看看哪端爬得高。生4:我们组准备用几根粗细不同的玻璃管进行对比实验,如果水沿着玻璃管上升,那么看看粗细不同的玻璃管爬升的高度会是怎样的。生5:我们组想研究水向上爬升与物体的软硬是否有关。生6:我们组准备研究水可能是从物体中的缝隙或小孔向上爬升的。(在诸多材料的感悟下,学生纷纷发言,出谋划策,相互争论,各抒己见,抛劣选优。)课例反思给学生一杯水,

5、不如让学生自己寻找一滴水。本教例采用探究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安全的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想像、思维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使他们科学地认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一、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问题在科学探索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探索的出发点和动力。本课要研究的是:水会沿着什么样的物体向上爬升,水往上爬升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个研究课题由学生来决定,促使他们运用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想办法去寻找问题

6、的答案,并带着问题自然地进入猜想、计划、观察、实验等环节。二、针对问题,提出假设。当学生发现问题后,笔者就组织学生进行研讨:水向上爬升可能是什么原因。经过思考讨论,有的同学说可能跟物体的孔隙有关;还有的说可能跟物体里面的小洞洞有关;甚至有的说跟物体的软硬有关,这时,马上有同学站起来反驳这一过程能使学生明白:假设要有一定的科学事实作根据,它不是凭空的猜测。科学研究中的绝大多数实验以及许多观测都是以验证假说为目的来进行的。这样既给了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三、验证假设,主动探究。当学生提出假设后,尽可能提供多组不同的实验材料,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本课

7、例中,放“活”学生手脚,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自由设计方法,自由支配材料,鼓励他们敢想敢做。学生实验失败了,就鼓励他们查找原因,再实验,充分挖掘他们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他们创新的幼苗,使他们觉得自己找到的水更甜。设计理念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评价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更要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因此,评价主体要体现开放性,注意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并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主。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

8、生的健康发展。遵照这一教学理念,我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作了一点有益尝试。课例片断(前一课鼓励学生确定与声音有关课题,在教师指导下创造性地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后一课各研究组把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向全班同学演示,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期在评价中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师:上节课,同学们都针对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设计了研究方案,并在课后进行了实验,现在请各小组把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向大家展示,其他同学可以在他们汇报后对他们的研究进行评价或提出质疑。老师可要看一看,哪些同学能充分使用好自己的权利。(传统的自然课,评价权都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可居高临下、判断孰是孰非,甚至有时还会遏制学生

9、的创造思维。而现在经老师这么一提示,学生可以消除禁锢,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行使好自己的评价权利。)研究组1:我们小组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还有发声的物体如何立刻停止发声。我们先做音叉实验(学生敲音叉),音叉发出声音,可以看出音叉在振动,如果看不清楚,可以放在水中实验(为了提高实验效果,把玻璃水槽放在投影器上,学生将敲击后的音叉迅速放在水面上,通过大屏幕观察现象)。你们看,水溅起来了,说明音叉振动产生声音。师:其他组的同学有什么意见吗?生1:他们的实验设计好,有创意,特别是把敲击后的音叉迅速放在水槽中,通过投影仪使大家观察清楚实验现象。(学生能抓住关键点,评在要害处。)生2:这个实验说明声音还可

10、以在水中传播。(说明学生具有发散思维能力,考虑问题比较周到。)师:研究组1同学 ,你们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吗?研究组1:同意。现在我们做如何让声音立刻停止的实验(学生实验:敲锣并立刻用手捂住),这个实验说明如果没有振动就不会发出声音。生:(质疑)如果你无法使锣停止振动,比如锣很大,连敲锣的人都跟着锣一起振动,锣还会发出声音吗?(学生不轻易相信实验结论,提出质疑,养成了生生自由交流的良好学习风气,正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研究组1:如果无法使锣停止振动,锣还会发出声音。师:研究组同学,通过自己的研究获取知识,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掌声热烈,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注:在以学生成为评

11、价主体的同时,教师适当的评价也是必需的。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教师的角色: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研究组2:(上台后,先摆四个同样的玻璃杯,内装不同高度的水)我们小组研究声音的高低和什么有关系,我们设计了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是:在同样的杯子里装上不同量的水,用细铁棒敲四个杯子,听听声音有何不同。(实验)研究组2:大家听了觉得有什么不同吗?生1:1、2号杯子声音接近,3、4号杯子声音接近。生2:我发现装上不同量的水,杯子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研究组2;对。我们通过研究知道了杯子装的水少,敲击时发出的声音高,杯子装的水多,敲击时发出的声音低。第二个实验是用细铁棒敲三个大小不同的不锈钢杯子,听

12、听声音的高低有什么不同?(演示)研究组2: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小杯子比大杯子发出的声音高。(以上做法真正贯彻了新课改的重要精神:自主、合作、探究。学生设计实验、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学生完全成了学习的主人,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教学境界。)师:对他们组的实验,你们有什么看法呢?生1:我觉得他们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比较科学。因为他们利用对比的方法去研究的。他们遵守了对比的实验规则,也就是做对比实验的时候应该其他因素都一样,而只有要比的那个因素不一样,所以,我认同他们的结果。(在评价过程中能注意到实验方法,评得比较到位。事实上,在科学探究中,方法十分重要,不容忽视。)生2;我觉得他们设计得不错,但提一个

13、建议,第一个实验可多准备几个相同的杯子,然后按装水的多少排列好,这样实验效果也许更好!(学生考虑问题比较周到,在肯定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意见,而且这个意见提得相当科学,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防止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师:(面向研究组2)你们觉得有道理吗?实验组2:有道理。.师:刚才好多组都展示了他们的研究,非常精彩,老师也来试试,然后你们来评一评老师,好吗?(将录音机的声音信号外接到一扬声器上,并播放音乐。)听,扬声器发出声音了!看看,有什么现象产生?(扬声纸盆振动)如果现象不明显,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这个现象的存在?生:(抢着回答)在纸盆上放豆子等轻东西。(教师演示)师:你们对老师的实验有什

14、么想法和建议呢?生1:这个实验也证明了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生2、这个实验设计得有新意。(再次创设了民主、平等、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能抛弃尊严,放下架子,虚心接受学生的评价。学生敢评、乐评,冲破膜拜师长的思想牢笼,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师::今天同学们表现很好,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研究情况和努力程度,给自己的小组评个等级,两个等级:一是优秀小组,另一个是最佳小组,看看你们组可以评为哪个等级。(小声讨论,自我评价)(统计评价结果,评为优秀小组2/3,评为最佳小组1/3。)(这个环节设计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但要做到学生互评,而且要做到学生自评,让学生知已知彼,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课例

15、反思过去,教师习惯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习惯以自己的经验来评价事物。单一的评价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没等学生开口,教师就口若悬河,说个是是非非。由于没有经过学生的自我识别过程,要么出现了师生抵触情绪,要么学生在教师的权威中迷失了自我。注重学生的评价能力正体现了教育最本质的一面,能帮助他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更有利于学生在漫长的终生学习中受益、成才。同时,学生的身心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同学对他的评价和自我评价。从心理角度看,每个人都有被认可和赏识的需要,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这种需要更为直接和迫切。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在评价方面,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的互评和自评,讲究评价的方式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一、引导学生积极评价他人。学生很在乎别人对他们的看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评价他人,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要肯定对方的优点再指出其不足之处。这种互评的方法使他们在学习的同时,也懂得了尊重对方,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尤其是引导学生来评价教师,张扬其个性,尊重其心灵,使学生以平等的姿态来跟教师交流,充分发扬了教学民主。二、自我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实验证明:学生是很有点“好为人师”的味道的,有机会叫他们自我评价,会使他们感到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