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2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6156685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2012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2012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2012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2012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2012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2012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2012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2012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1、图中的中央第一代领导人的服饰是 A、长袍马褂 B、西装 C、中山装 D、列宁装2、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做的事情有 网上购物 网上炒股 远程教育 网络游戏A、 B、 C、 D、3、首先发现美洲的航海家是 A、哥伦布 B、迪亚士 C、达伽马 D、麦哲伦4、在北美建立弗吉尼亚殖民地的是 A、法国 B、德国 C、荷兰 D、英国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 A、开辟新航路 B、开展工业革命 C、改进交通工具 D、殖民扩张与掠夺 6、17世纪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的国家是:A、法国 B、葡萄牙 C、荷兰 D、西班牙7、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是: A、英国

2、B、法国 C、荷兰 D、西班牙8、16世纪葡萄牙著名诗人德卡蒙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诗句中反映了他对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A成为“海上马车夫”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率先开辟新航路 D处于欧洲商业中心地位9、新航路开辟后,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不包括 A、引起“商业革命” B、引起“价格革命” C、证明地圆学说 D、“农业文明”兴起10、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A蒸汽机车 B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汽车11、极大地促进了机器制造业发展并推动了机器普及的是 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B、机器零部件标准化生产的采用和推广C、铁路的大

3、规模修建 D、工厂成为工业化生产的组织形式12、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经济学理论是 A、重商主义 B、自由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供给学派理论13、某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A哈格里夫斯 史蒂芬孙 卡尔本茨 B人工动力 蒸汽动力 燃油动力 C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初 19世纪60年代 D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14、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甲说:这不

4、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入西方呢。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印好报纸。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A甲 B. 乙 C丙 D. 丁15、18世纪,西方人所谓的“乌木”买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乌木”是A在亚洲掠夺的檀香木 B对非洲黑人的蔑称C在殖民地掠夺的煤炭 D对美洲棉花的反称16、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网络管理员C网络管理员电

5、话接线员火车司机 D电话接线员网络管理员火车司机17、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出苏俄农民对哪一政策的不满?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18、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纽约股市的大崩溃 B、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C.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19、20世纪30年代,有人在纽约的中学生中做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的票数远远高于位居第二的上帝。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罗斯

6、福 A、是美国的第32任总统 B、打败分裂势力,维护了美国统一C、实行新政,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 D、领导美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20、罗斯福新政的“新”主要体现在 A、加强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 B、重视稳定社会秩序和缓和社会矛盾C、政府全力推行国有化政策 D、开始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21、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C、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22、斯大林模式确立的标志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提出 B、农业集体化方针的推行C、1936年宪法的颁布 D、1932年,富农阶级被消

7、灭23、对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评价,错误的是 A、在斯大林时期形成的 B、这种体制后来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C、这种体制存在严重的缺点和弊端D、这种体制从未起过积极作用24、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率先推行“新经济体制”的改革者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勃列日涅夫25、赫鲁晓夫改革的突破口是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政治体制26、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的一幅题为“推广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的宣传画。当时的苏联 A调整农业政策,促进农业市场化 B调整农业政策,实现农业集体化 C农业经济改革,增加粮食生产量 D农业经济改革,支持工业化建设2

8、7、下图漫画中的人物分别为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梅德韦杰夫,下列与图片反映的主题相符合的是A沉重脚步俄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探索历程B八位领袖苏联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C大国兴衰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加强D体制弊端高度集中的体制阻碍苏联发展28、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A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C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D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29、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是指赫鲁晓夫 A揭露

9、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30、导致苏联解体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B、戈尔巴乔夫实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D、“八一九”事件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需要的第一件东西。恩格斯选集材料二: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

10、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以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二的观点。(4分)(2)材料中的“美洲和东印度航路”分别是由谁发现的?(4分)试根据材料概括其主要的历史影响。(4分) 32(16分)尽管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模式,但融入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

11、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罗斯福(1936年)(1)材料一中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2分)这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对“我们自己”和“全世界”有何影响?(4分)材料二 我们必须做前辈从未做过的事情让我们决心把政府变成如同富兰克林罗斯福所说的一个大胆、持久试验的场所,一个为我们的明天,而不是我们的昨天服务的政府。 1993年1月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2)克林顿执政期间,在经济政策上做了大胆的“试验”,具体指什么经济政策?(2分)在此期间,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2分)材料三 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须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 (德国)路德维希艾哈德(3)材料反映二战后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4分)33、(12分)阅读下列材料:(英国工业革命)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首次世界博览会时,维多利亚女王就通过外交途径邀请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参展,但清政府并无兴趣,而在上海英商洋行任买办的徐荣村得知此事,立刻行动,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