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四大误区.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6155559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四大误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四大误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四大误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四大误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四大误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四大误区.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四大误区关键词:基础性 教师主导性 学生独立性课堂效率性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充满挑战与竞争。新一轮课程改革,是继上个世纪世界范围内三次基础教育改革之后的一次全新的基础教育大变革。随着新课程在各地区深入推广,教育领域百舸争流,气象万千。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前死气沉沉的语文课堂,现在充满了生机,激情飞扬,涌现出一大批精彩的课例,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确实兴奋不已。然而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不少缺限和谬误都渐渐浮出水面,露出端睨。笔者意在使语文新课程的实施少走弯路,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特提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四个误区,以供大家商榷: 误

2、区之一:强调人文性,削弱基础性。 目前,我们可以从新课程的一些语文研究课上,可以发现:音、字、词等基础知识部分已经消失。究其原因,有的教师则曰,新课程教学可以不讲解基础知识。这样的后果是,学生的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如何解决新问题呢?因此,新课程目标之一的“知识与技能”项,各学科作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只是要求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弊端,并强调了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小学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3、,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误区之二:强调学生自主性,削弱教师主导性 “把小学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这是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为此, 一些教师认为新课程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理解为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可以不管。于是,在一些课堂上出现了: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

4、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变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一对教师角色的定位,不是叫教师袖手旁观,而是对教师要求更高,不仅要求教师精通教法,还必须晓畅学法,做一个真正的引导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误区之三:强调学生合作性,忽视学生独立性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

5、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些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学习中,

6、还经常看到如下场面: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但没围绕主题,讨论时气氛热烈,却没解决实际问题。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小学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我觉得小学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 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

7、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误区之四:强调学生探究性,忽视课堂效率性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

8、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小学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不着边际。这样,缺乏目的性,不但完不成教学任务,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收效甚微。 那么,怎样才能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呢?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一是教师设计问题要有梯度;二是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

9、,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运用母语的实践。 要使小学语文课堂永葆生机,充满活力,那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就必须摒弃,但我们不能矫枉过正,全盘否定。我们要取其精华,去伪存真。在新课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有深入学习,大胆探索,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创新,才能让我们走出误区,走进新课程,让语文课堂真正充满活力,激情无限,魅力无穷,只要广大教师积极去探索,小学语文课堂一定会走出更宽广的路子。更能使我们祖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渊源流长,发扬光大。作者简介: 陈文英,女1966年7月出生,大专毕业,1983年1月参加工作,从事小学语文教学近30年来,多次参加市、县、镇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在不断学习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方法,所担任的语文教学工作一直都在全镇前列,多次被评为市县镇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