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水稻玉米主推品种.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6153189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水稻玉米主推品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2年水稻玉米主推品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2年水稻玉米主推品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2年水稻玉米主推品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2年水稻玉米主推品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水稻玉米主推品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水稻玉米主推品种.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水稻玉米“两杂”主推品种2012年水稻玉米“两杂”主推品种邻水县紧紧围绕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和全国农技示范县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加大宣传落实力度,切实抓好良种良法科技入户到田工程。该县农业部门于2011年10月9日组织县级农业技术专家,根据邻水县种子管理站开展的2011年水稻、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结果资料,结合大面积推广的水稻和玉米新品种产量及综合性状等实际表现情况,经综合分析,反复论证,筛选确定了邻水县2012年水稻、玉米“两杂”主推品种。一、水稻主推品种。再生稻区主推品种:II优498、II优6

2、02,其它稻区主推品种:蓉18优188、D香101、绵香576、内5优39、宜香527。二、玉米主推品种。玉米主推品种:鼎玉818、东单80、中单808、荣玉168、华试3号。三、加强宣传引导。该县农业主管部门通过有线电视、手机短信、科技赶场、技术培训、农技咨询、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及时宣传主推品种,发布2012年“两杂”主推品种公告;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于2011年10月10日组织召开了全县种子经营者培训会,大力宣传主推品种,积极引导广大农户科学购种,做到良种良法配套,以确保全县农业良种良法科技入户到位推广应用率达到95%以上,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附:邻水县2012年水稻玉米

3、主导品种简介。二O一一年十月二十四日邻水县2012年水稻玉米主导品种简介1、优498(1)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2)品种来源: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引进的不育系-32A与自育恢复系蜀恢498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 (3)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48.1天,比对照汕优63长2.3天。株高119.1厘米,株型紧散适中,叶色深绿,叶片较长大,内卷直立;叶鞘、叶耳、稃尖、柱头均为紫色;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穗层整齐,转色好;亩有效穗13.4万,穗长26.3厘米,每穗平均着粒176.6粒,结实率82.9%,千粒重29.0克,中长粒型,部分籽粒有短芒。品质测定:出糙率79.5,整精

4、米率62.1%,粒长6.2,长宽比2.6,垩白粒率58,垩白度15.1,透明度2级,碱消值5.7级,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蛋白质含量8.5。稻瘟病抗性鉴定:2005年叶瘟4、7、4、3级,颈瘟5、5、3、5级;2006年叶瘟6、4、0、4级,颈瘟5、7、5、0级。(4)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四川省中籼迟熟5组区试,平均亩产534.5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9.23%;2006年中籼迟熟高产一组续试,平均亩产548.3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5%。两年平均亩产542.0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30% ,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次95.8%。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6.

5、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9.29%。(5)栽培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栽足基本苗,亩栽1.5-1.7万穴;配方施肥,重底早追,看苗补施穗粒肥,一般中等肥力亩施纯氮12-14公斤,N、P、K合理搭配;够苗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2、优602(1)品种来源: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II-32A泸恢602杂交育成。国审稻2004004号。(2)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5.7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2.4天。株高110.6厘米,长势繁茂,耐寒性强,

6、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6.3万穗,穗长24.6厘米,每穗总粒数150.5粒,结实率82.4%,千粒重29.7克。抗性:稻瘟病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1%,长宽比2.3,垩白率38%,垩白度8.1%,胶稠度4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8%。(3)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3.1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19%(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580.0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1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0.7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74%。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3.89公斤,比对

7、照汕优63增产6.42%。(4)栽培要点 :适期播种: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63同期播种,亩秧田播种10公斤,秧龄3540天;适时移载:采用宽窄行栽培,规格为16.7´(33.320)/2厘米,每穴栽2粒谷苗;施足底肥:亩施纯氮81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钾肥5公斤,栽后7天和孕穗期施追肥,亩施纯氮各3公斤。防治病虫: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注意防治白叶枯病。(5)适宜地区: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中低海拔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四川平坝稻区、陕西南部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3、蓉18优188(1)选育单位: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2)品种来源:用

8、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蓉18A与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恢复系乐恢188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品种。(3)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0.2天,比对照冈优725长0.1天。株高117.8厘米,苗期叶色绿色,剑叶挺直,叶鞘紫色,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亩有效穗13.9万,穗长25.8厘米,每穗平均着粒207.0粒,结实率77.4%,千粒重28.6克,谷壳秆黄色。品质测定:出糙率80.5%,整精米率50.9%,粒长7.0毫米,长宽比2.7,垩白粒率26%,垩白度7.2%,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9%,蛋白质含量7.7%。稻瘟病抗性鉴定:2008年叶瘟4、4

9、、3、3级,颈瘟7、5、5、5级,2009年叶瘟4、3、5、4级,颈瘟7、1、5、5级。(4)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7组区试,平均亩产589.59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6.50%;2009年中籼迟熟12组续试,平均亩产542.94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6.5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66.27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6.50%。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率100%。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9.32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7.50%。(5)栽培要点:适时早播:培育壮秧,秧龄35天左右;合理密植:适时移栽,亩栽1.01.2万穴;肥水管理: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以4:

10、4:2为宜,采用浅水栽插,寸水返青,薄水分蘖,保水抽穗杨花,干湿交替灌溉方式; 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作一季中稻种植。(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4、D香101(1)品种来源: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D62A与恢复系R101组配育成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稻组合。(2)特征特性:该品种全育期152天,比汕优63迟3.42天,株高113厘米,穗长25.75厘米,亩有效穗12.39万,每穗着粒178.78粒,每穗实粒138.43粒,结实率77.59%,千粒重24.94克。该组合生长势旺,株型适中,分蘖力强,苗期长势旺,后期转色好。品质测定:糙米率81.5%

11、,精米率74.9%,整精米率62.6%,粒长6.6毫米,长宽比3.0,垩白米率21%,垩白度3.3%,透明度2级,胶稠度86毫米,碱消值6.5级,直链淀粉含量21.3%,蛋白质含量9.3%,达到国颁优质米三级标准。稻瘟病抗性鉴定:2003年叶瘟7、6、5级,颈瘟5、9、7级,2004年叶瘟,4、5、2、5级,颈瘟7、9、7、7级。(3)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四川省中籼迟熟优质B组区试,平均亩产517.9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0.33%,2004年参加四川省中籼迟熟优质A2组区试,平均亩产576.5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97%,两年平均亩产548.51公斤,比对照增产2.82%;生

12、产试验平均亩产557.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4)栽培要点: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保证基本苗,合理施肥。(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于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5、绵香576(1)选育单位: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德农正成种业有限公司(2)品种来源:用绵阳市农科所育成的不育系绵香1A与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育成的恢复系辐恢576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3)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51.4天,比对照汕优63长1.4天。株高123.5厘米,株型适中,剑叶较直,谷粒黄色,个别谷粒顶端有短芒,长粒,颖尖、叶鞘、叶环、叶缘、叶尖有色。亩有

13、效穗15.16万,穗长25.7厘米,每穗平均着粒158.3粒,结实率76.2%,千粒重29.7克。品质测定:糙米率80.6%,精米率72.4%,整精米率48.1%,粒长6.8毫米,长宽比2.9,垩白粒率37%,垩白度8.5%,透明度1级,碱消值4.8级,胶稠度7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8%,蛋白质含量10.3%。稻瘟病抗性鉴定:2004年叶瘟4、4、4、5级,颈瘟1、3、5、5级;2005年叶瘟2、6、6、8级,颈瘟1、3、5、7级。(4)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四川省中籼迟熟优质D组区试,平均亩产534.5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86%;2005年中籼迟熟一组续试,平均亩产506.0

14、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39%。两年平均亩产517.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75%。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6.7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92%。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次83.3。(5)栽培要点:海拔400m以下的平丘地区,宜3月中、下旬播种;海拔400m以上的丘陵山区宜4月上旬播种。采用旱地或地膜培育分蘖壮秧。秧龄40-45天为宜;宜采用宽窄行栽培,亩栽1.2-1.5穴,亩栽足基本苗9-10万。每穴栽2-3粒谷苗;中等肥力田,底肥以有机肥为主,亩施75公斤以上,尿素6公斤,磷肥40公斤,钾肥7公斤。移栽秧返青后施分蘖肥,亩施尿素4公斤。确保后期不缺肥;稻田要求前期浅水管理

15、,中期苗够晒田,后期湿润管理到成熟。(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6、内5优39(1)选育单位: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2)品种来源:用自育不育系内香5A与自育恢复系内恢2539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3)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8.9天,与对照冈优725相当。株高117.2厘米,叶缘、叶鞘、茎节间、颖尖均为紫色。亩有效穗15.3万,穗长26.2厘米,每穗平均着粒165.9粒,结实率78.4%,千粒重29.0克。品质测定:出糙率82.5,整精米率61.5%,粒长7.1毫米,长宽比3.0,垩白粒率32,垩白度4.5,胶稠度7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6,蛋白质含量9.4。稻瘟病抗性鉴定:2006年叶瘟0、3、5、5级,颈瘟0、1、5、7级;2007年叶瘟3、3、3、5级,颈瘟3、5、5、7级。(4)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优质一组区试,平均亩产529.19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77%;2007年中籼迟熟六组续试,平均亩产550.86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5.45%。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40.02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5.12%。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次86%。2008年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