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6148051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学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学计划.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一 单元教学计划(2017年9月)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罩、屹”等27个生字,会写“潮、称”等27个生字。积累词语,要求会读会认27个词语,会写会运用22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描写自然景观的四副趣联及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3.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抓住关键词句等方法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4.培养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体验和感受的能力。教材分析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自然奇观”,其中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和两篇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还

2、安排了很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进行习作练习;“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通过学习本组教材,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便会油然而生。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整体学习单元内容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各篇课文联系更紧密。2、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用一篇课文学会的方法自己学习相关的课文,举一反三,学习更灵活,兴趣更强。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重视学生

3、语言的积累,课文中的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背诵课时安排13课时第 二 单元教学计划(2017年10月)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会写的字和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会背的地方。3、理解古诗两首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4、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5、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6、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7、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9、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们交流。10、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

4、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11、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12、学生在交流各自的发现的同时,进一步体会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教材分析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其中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是精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是略读课文,语文园地二是综合性训练。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

5、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主学习,理解诗句意思。 2体会诗人的心境,能与他人交流读诗的感受。3、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知道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教学难点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倡导积极肯定的评价方式,激励交际信心,加强实践、突出互动,发展学生交际语言。2、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3、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课时安排12课时第 三 单元教学计划(2017年10月)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

6、本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2、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3、朗读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意的事情。4、分角色朗读课文。5、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6、能较合理地续编故事。7、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8、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语句,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9、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教材分析本组的专题是“中外童话”,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安排了以读童话、编童话

7、、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也围绕这一专题安排,整组教材形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教学系统。教学重点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本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体会“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2、朗读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意的事情。教学难点1、要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2、能较合理地续编故事。课时安排13课时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2017年11月)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能读记文中词语。 2以4篇课文为研究材

8、料,寻找描写动物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3通过词语、句子的积累,增加语言储存,为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5培养学生探究语言,对信息分类整理概括的能力。 6培养学生描写动物的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喜爱的动物。 7学会比较分析,提高学生发现语言特点的能力。 8通过阅读4篇课文,理解课文所描述动物形象的特点。 9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4篇文学作品,前两篇白鹅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

9、生通过读书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二是通过同题阅读,使学生体会到,同样写动物,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体会动物的有趣、可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2、通过与白鹅进行同题对比阅读,使学生体会到,不同的人写同一类型的事物,语言各具特色;通过比较,对文章的写法有所感悟。教学难点让学生继续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课时安排11课时第

10、 五 单元教学计划(2017年11月)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崇、旋、殿、廊、誉、瞰”等32个生字,会写“隔、屯、柱栽”等32个生字。积累词语,要求会读写认26个词语,会写会运用24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4.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5.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描写名胜古迹的四副趣联及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6.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结合对重点词句的加深理解,提高自身的

11、语言理解的水平和能力。7.培养学生,根据课文的主题进行搜集相关的资料,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提高自身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材分析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我国的世界遗产”,包含了两篇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和略读课文秦兵马俑,这三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的照片,展现了中华文化深刻内涵,还安排了很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文物的保护展开交流、以写导游词为内容进行习作练习;“宽带网”建议学生继续搜集相关于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的资料。通过学习本组教材,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查等活动中,尽可能多地了解我国的“世界遗

12、产”,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热爱祖国之情,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整体学习本单元关于中国的“世界遗产”内容的能力,贯穿各部分的知识,系统联系在一起。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教学难点1、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用一篇课文学会的方法自己学习相关的课文,举一反三,学习更灵活,兴趣更强。2、感悟课文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阅读课文。课时安排12课时第 六 单元教学计划(2017年12月)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2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正确读写39个词语。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

13、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3、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5、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6、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7、看图作文,要求学生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画,并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写一篇

14、习作。教材分析本单元几篇课文围绕“爱”这一主题而展开,内容包括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古诗两首表现了朋友间真挚的爱,搭石体现了乡亲们纯朴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爱的奇迹,卡罗纳诠释了爱的真谛,给予是快乐的阐释了爱的哲理。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爱是理解,是宽容,还是力量。教学本组课文,应注意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再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5、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课时安排14课时第 七 单元教学计划(2017年12月)单元教学目标1、 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和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 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4、 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5、 能对课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6、 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7、 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8、 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回忆成长中体验到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材分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