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婺城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6145056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华市婺城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金华市婺城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金华市婺城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金华市婺城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金华市婺城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华市婺城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华市婺城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docx(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华市婺城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前 言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做好水安全保障规划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水安全工作,把水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是水利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十四五”时期是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继

2、续深化水利改革、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水利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时期。为了更好的指导我区“十四五”期间的水利工作,结合我区水利发展的总体情况以及近几年完成和正在开展的各项规划,编制金华市婺城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为我区“十四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 录1 现状与形势1.1 “十三五”水利发展成效1.2 面临的形势要求1.3 存在的短板和制约因素2 总体要求2.1 指导思想2.2 基本原则2.3 发展目标3 打造“婺城水网”,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3.1 初步构建高标准防洪保安网打造“安全的婺城水”3.2 初步构建高水平水资源

3、配置网打造“优配的婺城水”3.3 初步构建高品质幸福河湖网打造“幸福的婺城水”3.4 初步构建高效能智慧水利网打造“高效的婺城水”4 强化监督管理,提升涉水事务监管水平4.1 加强水旱灾害风险管理4.2 加强水资源管理4.3 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4.4 加强河湖空间管理4.5 完善水利监督检查5 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6 投资计划6.1 投资规模匡算与资金筹措渠道6.2 国土空间规划衔接与用地需求分析7 环境影响评价8 规划动态评估8.1 项目动态管理8.2 开展监测评估9 规划实施保障附件:专家组评审意见附表附图1现状与形势1.1“十三五”水利发展成效1.1.1投资完成情况根据水利

4、计划系统项目导出清单,截至2020年12月底,“十三五”期间婺城区(含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各类水利投资24.99亿元,总体投资完成率为47.58%。其中:防洪减灾工程完成投资11.28亿元,完成率为53.73%;水资源保障工程完成投资10.58亿元,完成率为41.82%;水生态环境工程完成投资3.06亿元,完成率为97.99%;水利行业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完成投资0.07亿元,完成率为2.38%。1.1.2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根据梳理统计,对照金华市婺城区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目标任务,婺城区“十三五”期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详见表1.1-2。根据表1.1-2的分析可知,婺城区“十三五”期间主

5、要指标完成情况较好,约束性5项指标均全部完成,预期性8项指标中仅有农村饮用水提质增效人口指标尚未完成预期目标值,主要由于部分农饮水达标提标工程由于建设资金限制尚未实施。表1.1-2 婺城区“十三五”期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序号指标名称“十三五”末目标值完成情况备注是否完成1用水总量控制(亿立方米)3.08812.4747约束性完成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27%27%约束性完成3万元GDP用水量下降率27%32%约束性完成4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470.557约束性完成5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100%约束性完成6大中型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合格率100%100%预期性完成7城市备用水

6、源地覆盖率100%100%预期性完成8水土流失率8.5%4.02%预期性完成9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座)67预期性完成10改善灌溉面积(万亩)5.485.5预期性完成11农村饮用水提质增效人口(万人)19.5113.83预期性未完成12河湖库塘清淤(万方)471.62499预期性完成1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平方公里)4.476预期性完成1.1.3水利建设主要成果(一)防洪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1)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十三五”期间,婺城区实施了跃进水库、成功塘水库、章坑水库、双龙水库、水角垅水库、野鸭塘水库、长岭水库共计7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进一步提高了水库安全保障能力。(2)河道防洪固堤工程“十三五”

7、期间,婺城区持续推进婺城区金华江治理一期工程,堤防总长度达11.16km,目前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堤段的建设,通过该工程的实施,使得婺城新城区的防洪标准提高到了20年一遇,从而基本达到了规划防洪标准。结合衢江游埠、姚家枢纽的建设对衢江右岸7.3km的堤防进行加固改造,使得衢江右岸形成了防洪闭合圈,增强了洋埠镇、罗埠镇的防洪能力。通过对武义江左右岸堤防(左岸孟宅桥至寿六村段,右岸社坦头村范围)的加固改造,使得武义江婺城段的防洪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白沙溪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各工程段进展顺利,通过该工程的建设,金兰水库下游至金华江汇入口白沙溪两岸堤防防洪标准基本达标,基本解决了白沙溪沿琅琊、白龙桥等集镇、村庄

8、段的防洪风险。推进北山水系(长湖)、桐溪流域、雅干溪整治工程,使得各区块防洪能力得到了较大改善。(二)水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1)农田水利工程“十三五”期间,通过莘畈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婺城区第六批小农水重点县工程以及其他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上述婺城区范围内的农业用水能力有了显著提高。(2)农村饮用水安全提升工程“十三五”期间,婺城区加强了农村饮水达标提标建设力度,实施了多个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大大提高了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程度。其中,金华城市管网延伸涉及2个乡镇(雅畈镇和安地镇),11个行政村,增加受益人口6379人;汤溪水厂管网延伸涉及1个行政村(莘畈乡兰源村),增

9、加受益人口757人;金华城市管网改造涉及10个乡镇,57个行政村,受益人口63563人;汤溪水厂管网改造涉及5个乡镇,27个行政村,受益人口22567人;沙畈乡联村供水工程涉及6个村,6153人;单村供水工程更新改造涉及8个乡镇,60个行政村,受益人口38920人。到2020年底,婺城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按农村供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万人以上水源保证率达到95%,自然村通水率达到98.61%(按自然村数量),水质达标率达到90%。(三)水生态水环境保护有序推进“十三五”期间,婺城区尤为重视水环境保护工程的建设。通过对长岭、双龙、成功塘等共8座水库的综合整治和包括河道、水库、山塘

10、、池塘在内共499万方的清淤工程,有效改善了婺城区的水生态环境,净化了水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完成了莘畈乡、罗店镇等乡镇水土保持治理,治理面积达6km2。在河道建设、治理过程中持续推进生态河道、美丽河湖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同步积极开展,城乡河道整治初见成效。(四)水利监管能力明显提升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至2020年底,婺城区用水总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均完成规划预定目标;印发金华市婺城区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河湖空间管控,完成乡级及以下河道划界、河湖“清四乱”和小水电清理整改,建立绿色小水电长效管理机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面完成,

11、节水成效较为明显。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顺利完成,工程安全运行管理进一步加强。1.2面临的形势要求“十四五”时期是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要在前期谋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水利工作在“关键时期”建设中的新作为、对“关键时期”的新贡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将“六稳”“六保”工作落到实处,深入贯彻落实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按照“补短板、强监管、走前列,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总要求,锚定“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高标准高水平谋划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十

12、四五”阶段水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主要如下:(一)水安全战略部署对水利提出新要求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五大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对水利工作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将水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对今后一段时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环境改善等提出了发展改革新要求。(二)治水矛盾转变给水利提出了新任务目前我国治水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从人民群众对除水害兴水利的需求与水利工程能力不足的矛盾,转变为人民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与水利行业监管能力不足的矛盾。这是基于我国国情、水情以及新时代水利

13、所处的历史方位,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老水问题和治水的地位、作用,做出的战略判断,我国治水的工作重点也随之转变到“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上来。(三)“浙江水网”建设为水利带来了新机遇“浙江水网”建设是我省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根本之策,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上,集中力量推进一批强基础、增功能、优布局、利长远的重大工程,解决防洪薄弱环节,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改善河湖生态环境,提升水利工作效率,全力构建独具特色的“婺城水网”。(四)“双城”战略为水利指明了新方向2019年1月23日,婺城区委七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区政府九届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

14、金华市婺城区委关于高质量建设“都市经济创新城”高品质建设“美好生活幸福城”的决议,从而婺城进入了“双城”建设时期。婺城区的水利建设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双城战略”,加快推进水利各项工作。1.3存在的短板和制约因素(一)防洪排涝方面(1)婺城区主要江河堤防建设情况与规划相比尚有一定差距,金华江、武义江的城市防洪闭合圈尚未形成。(2)中小河流未形成系统治理,近年来北山水系尤其是长湖流域内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白沙溪流域尚有防洪薄弱点,桐溪流域的防洪问题也尤为突出。(3)婺城区大部分水库已经经过了除险加固,但距离最早进行除险加固的时间又过去了十多年的时间,经过多年的运行,水库出现了新的情况,如渗漏、

15、观测设施损坏等现象。(4)城市和产业集聚区、低洼易涝地区排涝能力明显不足。婺城区金华江乾西马於片区、武义江雅畈片片区的内涝问题尤为突出。1.3.1水资源保障方面婺城区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有待优化,仍存在以下短板:(1)婺城区多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19.4%,虽尚有可开发利用空间,但开发难度越来越大,过境水量丰富但缺乏引水设施。(2)现有蓄水工程调蓄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区域依然存在“工程型”缺水的问题,且水资源供给未能全面满足需求,区域间水资源不平衡,丰水区、缺水区不能有效调配。1.3.2河湖生态方面(1)近年来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部分区域水土保持投入不足,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然艰巨。部分低丘缓坡开发、土地整理、经济林果种植未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开发项目未进行有效监管,人为水土流失问题相当严重。另外,水土保持投入不足、监测体系不完善、水土保持意识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