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越城新兴医院X射线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6140652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9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绍兴越城新兴医院X射线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绍兴越城新兴医院X射线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绍兴越城新兴医院X射线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绍兴越城新兴医院X射线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绍兴越城新兴医院X射线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绍兴越城新兴医院X射线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绍兴越城新兴医院X射线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绍兴越城新兴医院射线装置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登记表建设单位(盖章):绍兴越城新兴医院二一五年七月表1 项目概况单位名称绍兴越城新兴医院地址绍兴市二环北路100号法 人代 表电话-邮编312000联 系 人联系电话项目名称X射线机建设项目项目地址放射科项目用途医疗诊断项目依据-总投资(万元)48放射项目投资(万元)40放射项目环境保护投资(万元)8应用类型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密封源射线装置其它/1、射线装置应用目的和任务绍兴越城新兴医院拟购置1台PLX8500C型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诊断仪。医院射线装置主要通过对病人全身各部位扫描来观察人体各组织和器官,寻找病灶部位,为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提供医学影像学

2、诊断服务。射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X射线将对环境产生辐射影响。根据国家有关建设项目辐射环境管理规定,该射线装置的建设应进行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登记。为保护环境,保障医务及公众人员健康,医院委托我站对这1台PLX8500C型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诊断仪进行辐射环境现状评价。单位按照国家和浙江省有关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的内容和格式,编制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14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03年10月1日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2011年12月1日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

3、条例 国务院第449号令 2005年12月1日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1号 2006年3月1日射线装置分类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6年第26号 2006年5月30日3、评价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GBZ130-2013表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及工艺流程1、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绍兴越城新兴医院位于绍兴市二环北路100号,为一幢3层建筑,原为商业用房,现医院根据使用情况,将1-3层作为医院的医疗办公用房。医院建筑四周多为过道和道路,医院东侧、南侧均为室外过道,西侧为其他商户,北侧为室外

4、停车场,再往北为二环北路。医院周边环境示意图如下:周围环境概况 2、建设项目所在位置平面布局医院1台射线装置放置在放射科机房内,位于医院一楼西北侧。DR机房东侧为过道,南侧为B超室,西侧为其他商铺,中间有隔墙隔断,北侧为控制室,上一层为手术间(4)和休息间,无地下建筑。放射工作人员防护门和观察窗设置在北墙西侧和中部,受检者防护门设置在东墙北侧。放射工作场所平面布局图如下:1、射线装置基本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及污染状况X射线机是采用X射线装置进行透视及摄影的技术设备。设备中产生X射线的装置主要由X射线管和高压电源组成。X射线管由安装在真空玻璃壳中的阴极和阳极组成。阴极是钨制灯丝,它装在聚焦杯中,当灯

5、丝通电加热时,电子就“蒸发”出来,而聚焦杯使这些电子聚焦成束,直接向嵌在金属阳极中的靶体射击。高电压加在X射线管的两极之间,使电子在射到靶体之前被加速达到很高的速度,这些高速电子到达靶面为靶所突然阻挡而产生X射线。利用X射线对人体不同组织穿透力不同的原理,寻找病 灶并予以定位、摄影。 2、操作流程简介X射线机一般操作流程:依据X射线检查单,核对摄影部位,设定投照条件,进行摄影。运行工艺流程图2-1 X射线装置运行工艺流程图3、污染状况及污染因子从X射线装置工作原理及操作工艺流程可知,射线装置工作过程中将产生X射线。开机并处于出线状态时发出的X射线为污染环境的主要因子。- 1 -表3 射线装置情

6、况序号装置名称规格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射线装置分类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诊断仪PLX8500C110200根据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第26号公告发布的射线装置分类办法属类射线装置。拍片、透视放射科机房新购设备表4 污染因素分析主要放射性污染物和污染途径(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1、污染因子医院1台类射线装置在开机并处于出线状态时发出的X射线为本项目污染环境的主要因子。2、正常工况由X射线装置的工作原理可知,X射线是随机器的开和关而产生和消失的。因此在正常工况下,只在开机工作状态时有X射线产生而对周围环境产生辐射影响,在非工作状态时没有X射线产生,不对周围环境产生

7、辐射影响。3、事故工况医院使用的放射设备属类射线装置,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四十条之规定,该类射线装置可能引起的辐射事故认定为一般辐射事故,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在机房屏蔽门未关闭情况下,公众人员误入正在运行的X射线机房而受到照射。(2)医务人员或病人家属在屏蔽门关闭后尚未撤离辐照室,X射线机运行对非受照者产生不必要的照射。(3)对X射线检查的不正当判断,造成患者不必要的额外检查及重复照射。表5 污染防治措施与辐射环境管理污染防护措施:1、医院已有的污染防护措施(1)X射线装置位于放射科内部,医院一楼西北侧,机房位置设置合理。(2)机房按辐射防护要求设计建造,东南北墙壁

8、用36cm厚度实心红砖实砌而成,西墙用24cm厚度实心红砖墙,机房屋顶采用16cm的现浇混凝土。DR机房内侧面墙(包括屋顶)均加铺2cm硫酸钡防护涂料;辐射防护门采用3mm铅当量的铅门。(3)配备了操作间和观察窗。机房观察窗高80cm,宽120cm,采用15mm的厚铅玻璃(相当于3mm铅当量)。(4)机房室内布局合理,有排风扇,通风状态良好。(5)X射线机房全部采用门-机联锁装置。(6)机房门外设置了电离辐射标志和工作警示灯并正常工作。(7)已为操作人员配备了铅衣、铅眼镜、铅帽、个人剂量计等防护设施。医院严格按照国家关于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管理的规定,对辐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

9、,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8)用激光相机打印胶片,无显影定影废水排放。2、医院还需增加的污染防护措施(1)机房已配备专门供受检者使用的各种辅助防护用品以及固定特殊受检者体位的设备。(2)医院机房内只允许放置与X射线机有关设备。(3)试运行期间委托有资质监测单位对机房周边X射线剂量进行测定,确保机房的防护屏蔽效果达标。辐射环境管理:1、医院已有的辐射环境管理制度(1)医院放射科医务技术力量较强,有辐射工作在岗从业人数2人。为进一步做好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工作,医院成立了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小组。(2)医院制定了一系列与辐射安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如放射诊疗质量保证制度、受检者告知、放射工

10、作人员的管理制度、放射事故预防措施、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等。(3)放射科工作人员2名,其中1名为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的执业医师,另1名为技师,均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2名放射工作人员在原工作单位上岗期间于2013年参加卫生监督所组织的相关放射防护知识及法规培训,根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要求,在岗期间两次培训时间间隔不得超过两年,医院应尽快安排2名放射工作人员参加2015年绍兴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2、医院还需增加的辐射环境管理制度(1)进一步建立和健全辐射环境管理机构,并对已有辐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切实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得

11、到有效实施。(2)医院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关于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管理的规定,为工作人员保存职业照射记录。(3) 院方应当依据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和国家标准,制定与本单位从事的诊疗项目相适应的质量保证方案,遵守质量保证监测规范,按照医疗照射正当化和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并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4) 对所用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状态进行年度评估,内容包括:定期检测或检查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措施、设施的安全防护效果,核实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执业人员的剂量监测和健康检查情况,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必须立即进行整改,避免事故的发生。并在每年1月31日前将年度评

12、估报告上报许可证审批机关备案,接受行政机关的监督检查。表6 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机房的辐射屏蔽要求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中有关规定,对医院放射科机房使用的类射线装置辐射屏蔽要求作如下简要分析:1、机房的墙壁、门窗厚度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中第5.3款规定要求:标称125KV以上机房,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应有2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应有3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2mm铅当量相当于24cm的实心红砖或16cm的现浇混凝土)。机房门、窗应其所在墙壁相同的防护厚度。

13、机房按辐射防护要求设计建造,东南北墙壁用36cm厚度实心红砖实砌而成,西墙用24cm厚度实心红砖墙,机房屋顶采用16cm的现浇混凝土。DR机房内侧面墙(包括屋顶)均加铺2cm硫酸钡防护涂料。机房门采用3mm铅当量的铅门;墙壁、门厚度能够满足辐射屏蔽要求。2、机房的观察窗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中5.3条规定:摄影时,工作人员应在屏蔽室(区)等防护设施内进行曝光操作,并应通过观察窗密切关注受检者。观察窗应避开X射线主射束方向,铅玻璃的屏蔽能力与同侧墙体的屏蔽能力相同。 机房观察窗高80cm,宽120cm,采用3mm铅当量的铅玻璃。X射线机射线主射方向向东和向下,观察窗

14、位于X线机房西侧,避开了摄影时X射线主射束方向。综上所述:该医院观察窗的设置和屏蔽能力符合辐射防护要求。3、机房的面积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中表2要求: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扩建的X射线机房,单管头X射线机房应不小于20m2, 双管头或多管头的不小于30m2。医院机房使用面积24m2符合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的要求。表7 结论结论:1、本项目购置一台PLX8500C型DR机装置。通过透视、拍片等手段来观察人体各组织和器官,寻找病灶部位,为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提供医学影像学诊断服务,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关于辐射防护“实践的正当性”原则,因此,该项目使用射线装置的目的是正当可行的。2、机房的墙壁厚度、防护门、观察窗的屏蔽能力能够满足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要求。3、机房外已设置操作警示灯和场所警示标志及中文警示说明;已为操作人员配备了铅衣、个人剂量仪等防护设施。4、机房配备了换气设备-空调;机房安全联锁采用门-机联锁装置。5、医院已制定了一系列与辐射安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明确并上墙提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环境安全和环境保护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