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000吨富硒食品(小杂粮、山野菜)加工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6140314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2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2000吨富硒食品(小杂粮、山野菜)加工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年产2000吨富硒食品(小杂粮、山野菜)加工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年产2000吨富硒食品(小杂粮、山野菜)加工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年产2000吨富硒食品(小杂粮、山野菜)加工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年产2000吨富硒食品(小杂粮、山野菜)加工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2000吨富硒食品(小杂粮、山野菜)加工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2000吨富硒食品(小杂粮、山野菜)加工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目 录1.概 述21.1项目名称21.2项目建设单位31.3项目性质31.4项目产生背景31.5建设地点41.6工期51.7项目内容与规模51.8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2.编制原则及依据62.1编制原则62.2编制范围72.3编制依据83.项目现状与必要性分析93.1项目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概况93.2项目现状143.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154.项目选址及合理性分析174.1项目选址174.2选址合理性分析185.项目建设方案195.1建设依据195.2设计规范要求205.3建设内容245.4建筑结构设计245.5建筑电气设计265.6弱电系统设计27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296.1编制依据296.2建设内容306.3总投资估算306.4资金筹措317.项目实施方案327.1工程特点327.2施工布置337.3施工进度计划358.项目招投标388.1招标范围388.2招标组织形式388.3招标方式388.4招标公告发布388.5投标398.6开标、评标和中标398.7合同管理408.8项目竣工交付409.环境影响评价429.1编制依据429.2咸宁市环境影响分析429.3施工期环境污染的防治489.4环境管理要求519.5环境管理措施及监理内容529.6 运营期环保措施5310.节能影响评价5410.1编制依据5410.2工程建设资源、能源节能利用5410.3能

3、源指标5510.4节能主要措施5610.5节能效果评价5811.工程效益评价5911.1 社会影响分析5911.2 项目与社会的互适性分析6011.3社会评价结论6112.社会稳定性风险分析6212.1风险估计简述6212.2项目合法性遭质疑的风险6212.3项目合理性遭质疑的风险6312.4项目可行性风险6312.5建设安全性风险6412.6社会稳定风险综合评价6412.7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对策6512.8社会评价及风险评估结论6613.结论与建议6713.1结论6713.2建议67岚皋县金珠富硒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富硒食品深加工项目可研报告一、总 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年产2000

4、吨富硒食品(小杂粮、山野菜)加工项目1.1.2 项目建设性质改扩建1.1.3 项目承办单位岚皋县金珠富硒食品有限责任公司1.1.4企业注册登记类型:有限责任公司1.1.5 项目建设地点陕西省岚皋县佐龙镇集镇1.1.6 项目建设内容购置土地30亩,厂房扩建1500平方米,新增山野菜生产线一条,小杂粮精选生产线和山珍生产线(套)。1.1.7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1358.28万元,其中:厂房改造工程费250万元,机械设备购置费245万元,土地征用费450万元,公共设施及消防设施费128万元,其他费用103万元,预备费182.28万元。资金筹措方案:本项目总投资1358.28万元,其中固

5、定资产投资1333.28万元。资金筹措方案:企业自筹资金1158.28万元, 占总投资的85.3%;拟申请国家扶持资金200万元,占总投资的14.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5%。1.1.8生产规模 年生产富硒食品3000吨,企业现具备生产规模900吨,本次扩建规模2100吨。其中:小杂粮:2000吨/年 山野菜:2000吨/年 山珍(野生食用菌等)1.1.9项目效益 项目总投资1658.28万元其中:建设项目投资1358.28万元 经营期流动资金300万元年销售收入:6760万元年成本费用:5452.18万元年利润总额:1039.58万元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247.08万元投资利润率:72.47

6、%财务内部收益率:61.86%生产能力利用率:26.27%全投资回收期:3年1.2可研报告编写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2004)(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5)国家计委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现行财税制度(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7)陕西省发改委关于申报2012年陕西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项目的通知1.3 可行性研究结论(1)符合国家节能政策本项目产品符合国家节能政策(2)工艺技术国内领先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生产技术,采用

7、节能设备,污染少,能耗低,而且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可以满足下游市场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产品市场空间广阔,产业发展前景良好,企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本项目所在地拥有丰富的资源、稳定的电力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较好,是建设项目的较好地点。(4)本项目财务评价分析主要指标均超过行业相同规模企业,项目财务经济效益较好,并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能保持企业的平稳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国家质量标准,所以建设本项目是切实可行的。二、项目

8、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与由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天然、纯净、营养丰富、味美、价廉的山野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陕西的岚皋县气候温和,光照及雨水充足,土壤肥沃,森林覆盖率75.3%,特别适合蕨菜、竹笋、鱼腥草、马齿苋等山野菜的生长,有山野菜之乡美誉。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就掌握了将各种山野菜腌制、泡制、酸制、晾干的技术。制成各种色、香、味美的产品,几乎是家家户户带备之物。过去人们对山野菜的加工都是采用作坊式的手工制作,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规模小。其品种和供应量都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山野菜日益增长的需求。利用丰富的山野菜资源,将现代的加工工艺及设备与传统的技术相结

9、合开发生产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山野菜系列产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振兴岚皋县域经济作出贡献。2.1.1 岚皋县是全国富硒面积最大的区域岚皋县由于独特的地质地理环境,使其成为全国富硒面积大、地层厚、硒储量大、浓度适中、最宜开发利用的富硒区域之一,这里的农副产品硒含量高,能有效补充人体内必须的“硒”微量元素。2.1.2绿色食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绿色食品是指具有优良的感官、品质、质量和较高的营养价值。因此,绿色食品的生产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节约能源,综合利用原料,加工时应尽可能保持食品的天然营养特性,加工过程必须严格贯彻全面质量控制原则,控制加工中每个环节可能产生的污染和危害

10、。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是消费者所向往消费的放心食品。2.1.3岚皋县具有生产绿色产品的环境条件加工绿色产品的主要原料是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过程既要保证无有毒有害物加入,又要保证排泄废料、废水、废气等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基于以上要求,岚皋县地处秦巴山区,工业化相对滞后,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光照适中,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240天,年平均日照1559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000.9毫米。地形峰峦叠障,山青水秀,鸟语花香,风景秀丽,适应多种动植物生长。全县退耕30万亩,森林履盖率71%,属陕西省十三个林业县之一。2003年以来,

1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学院先后多次对安康和我县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及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完全符合生产“AA”级绿色产品的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具有生产绿色产品的良好条件。中共陕西省委在关于制定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陕南突破性发展的战略,特别强调要进一步理清陕南发展思路,制定陕南开发规划,加快现代中药材、生态旅游、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积极开发水力资源,打响“陕南绿色品牌”,使陕南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热点地区。因此,岚皋县是生产绿色产品的最佳区域。2.1.4岚皋县具有广阔的山野菜生长地全县土地总面积293.4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65.5万亩

12、,耕地24.2万亩;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221万亩,灌木林地14.3万亩,疏林地7.2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6.9万亩,宜林荒山荒地20.4万亩。是山野菜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据调查资料显示,山野菜资源在我国极为丰富,共有63科,700多种,其中中草药成分约占400种左右,常食用的山野菜有200种左右。岚皋县可食用的山野菜达80余种,可规模采择的有20余种。2.1.5山野菜加工的背景与由来山野菜长期生长繁衍在深山幽谷、茫茫草原等自然环境中,有很强的生命力,且具有未受污染的优越性。山野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大量人体需要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A、B1、B2、C、D、E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人们采摘

13、入菜,具有质地新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特点。山野菜亦菜亦药,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有很好的疗效,能预防多种疾病。这是普通栽培蔬菜无法比拟的,是天然的有机食品。山野菜在国内外享有“绿色食品”的美名。因其鲜美的口味和独特的保健功能,深受人们喜爱,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进行山野菜深加工获取高额的产品附加值,不但可加工商品山野菜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还可以加快我县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职工就业。2.1.6小杂粮加工背景及由来小杂粮是指除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大宗粮食作物以外的粮食作物,其营养丰富,医食同源,属传统保健食品的原料作物,我

14、国素有“小杂粮王国”之称,不但杂粮品种多,而且占有份额大,是世界重要的小杂粮主产国之一。我国小杂粮广布于山西、陕西、内蒙、河北、甘肃、云南、四川、贵州、吉林、河南、宁夏、黑龙江等20余省、市、区。目前我国小杂粮年产量约1640万吨,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5%,其中四川年产杂豆173万吨,产量最大,山西的杂粮豆占该省粮食总产量的比例最高。陕西省是是小杂粮作物的主产区之一,主要分布在陕北、陕南和关中各地,主要种类有高粱、绿豆、红小豆、黑豆、芝麻、蚕豆、小米、豌豆、燕麦、大麦、荞麦等,由于品种多、份额大、品质好。我国小杂粮主要出口日本、韩国、港、澳、台及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目前出口量大的杂粮作

15、物有高粱、绿豆、红小豆、荞麦等。因此,发展小杂粮生产具有较高的战略地位,是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调整农村及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这是本项目提出的时代背景。2.2项目建设必要性2.2.1山野菜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野菜是一种天然的绿色食品,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野 菜的开发利用已成为 21 世纪蔬菜土产中的热点。野菜生长在自然无公害环境中,被誉为天然“绿色食品”、“森林十品”。同时,野菜具有 无污染、鲜嫩、清醇、芳香等独特滋味,大部分野菜还具有极高创药用价值和相应的保健作用。野菜是野生食用蔬菜的简称,民间也称山野菜、山菜。 通过多年的研究,野生蔬菜突出的营养和药用价值,逐渐被人们认识。野菜富含人体生理所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野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