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建设工程可行性建议书.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6130965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艺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建设工程可行性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工艺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建设工程可行性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工艺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建设工程可行性建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工艺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建设工程可行性建议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工艺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建设工程可行性建议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艺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建设工程可行性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建设工程可行性建议书.doc(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工艺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建设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编制单位:国信招标集团有限公司二一年二月“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摘自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句话的理解:第一,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2、;第二,它是民族智慧的象征;第三,它是民族精神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结合在一起。物质性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无文象无体,无文脉无魂。”“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几百年、几千年传下来的,为什么能传下来,千古不绝?就在于有灵魂,有精神。一脉文心传万代,千古不绝是真魂。文脉就是一个民族的魂脉。今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我们不仅要保护,也要继承、发扬和创新;不仅要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也要学习借鉴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出,不仅是一种文化教育,也是一种精神教育。”摘自温

3、家宝总理2007年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时的讲话目 录第一章 总论1一 、项目背景1二 、项目概况6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8一 、项目建设背景8二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第三章 需求分析和建设规模20一 、项目定位20二 、用房需求分析21第四章 场址选择69一 、项目备选用地69二 、推荐项目选址71三 、项目用地性质与现状72四 、建设条件74第五章 建设方案77一 、方案设计原则77二 、总平面设计以及交通组织77三 、建筑设计方案78四 、结构设计78五 、给排水设计79六 、采暖及通风空调工程79七 、电气设计79八 、燃气工程80九 、室外工程80十 、舞灯光和音响等专

4、业设计80第六章 环境保护81一 、编制依据81二 、环境影响因子81三 、环境保护措施81第七章 节能、节水和卫生防疫83一 、节能83二 、节水83三 、卫生防疫84第八章 项目组织与实施85一 、项目管理85二 、组织机构86三 、建设进度87四 、招标采购87五 、后期运行管理87第九章 建设投资估算与筹措88一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88二 、项目建设资金筹措92三 、资金使用计划93第十章 社会效益评价94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97一 、结论97二 、建议97附 件98中国工艺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第一章 总论一 、项目背景(一) 项目名称中国工艺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

5、产展示馆建设工程(二) 项目单位本项目承办单位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是文化部直属事业单位,法人代表为王文章(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从建国初期成立的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中国绘画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近六十年的不断发展,中国艺术研究院目前已拥有12个专业研究所、5个二级院和3个专业研究中心、一家出版社、一家博物馆、一个图书馆、16种公开出版的刊物和一个内刊,成为全国唯一一家集艺术科研、艺术教育、艺术创作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机构。本项目具体参建单位主要包括中国艺术研究院下辖的中国工艺美术馆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工艺美术馆正式成立于1989年,原隶属

6、于当时的轻工部后划转国资委管理,2006年经中编办批准将“中国工艺美术馆”成建制地由国资委划转至文化部所属中国艺术研究院管理,其主要任务为发掘、征集、整理、收藏和陈列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珍品并围绕这个任务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则正式成立于2006年,是经中编办批准(中央编办复字200603号)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挂牌成立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机构,负责承担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具体工作,履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咨询;组织全国范围普查工作的开展:指导保护计划的实施;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举办学术、展览(演)及公益活动,交流、推介、宣传保护工作的成

7、果和经验;组织实施研究成果的发表和人才培训等工作职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现有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专业的高级研究人员近200人,其中有60余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三) 编制依据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3、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4、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文化部令第39号)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6、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7、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8、20042020)8、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建设中国工艺美术馆有关问题调研情况的报告(发改社会2007587号)9、文化部关于在奥林匹克中心区建设中国美术馆二期和中国工艺美术馆等文化设施情况的报告以及有关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10、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中国工艺美术馆变更隶属关系的批复(中央编办复字2006132号)11、轻工业部关于征集、收藏工艺美术珍品的通知(轻艺字第10号)12、轻工业部关于筹建中国工艺美术展览馆的请示(77)轻艺字第56号)13、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17号)14、国家、北京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15、其他相关信息和资料(四) 项目提出本项目酝酿筹备历时

9、已久,但其最初源于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音乐博物馆、中国戏曲博物馆三个相对独立、先后发起的项目,三个项目各自的提出背景如下:1中国工艺美术馆我国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工艺美术馆作为我国唯一的一座国家级工艺美术馆,原馆址始建规模35000m于1989年正式对外开放,产权归原轻工部中国工艺美术总公司所有,后因机构和体制改革、商业开发等原因,中国工艺美术馆实际使用的展藏及办公空间仅有约3300m,且配套设施、环境条件根本无法满足博物馆收藏保护条例的要求,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导致其无法承担国家赋予的征集、收藏、收购工艺美术精品的责任。

10、2006年11月,中编办批复文化部“同意中国工艺美术馆由国资委划转到文化部所属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管理”,相应地中国工艺美术馆原址用房也需陆续腾退。为妥善解决严重制约中国工艺美术馆事业发展的馆舍问题,为国家工艺美术珍品的收藏、展示、整理和研究提供必要的设施条件,中国艺术研究院从2006年底就开始酝酿择址重建中国工艺美术馆。重建新馆得到业内及相关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响应,中国工艺美术界知名专家常沙娜、李绵璐同志就此专门致函温家宝总理,李克美等21位委员也在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联名提案建议尽快启动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迁址建设项目,上述提议得到温总理原则性地批示,并受到国家发改委和文化部的高度重

11、视与支持。 2009年12月,中国工艺美术馆搬离百盛购物中心,现有藏品辗转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急需另外选址新建中国工艺美术馆。2中国音乐博物馆我国音乐艺术的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国初期,老一辈音乐艺术家们就曾梦想有一座具有一定规模,收藏相对完备,能够全面展示和弘扬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同时满足对外音乐文化交流的专门场所,周恩来总理也曾就此事亲自过问过,但是,由于当时我国经济条件的限制,国家刚刚建立,百废待兴,中国音乐博物馆项目就此搁置。2000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在视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后,在文化部关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改扩建中国音乐博物馆(文计报20002

12、48号)的报告中曾批示要建设中国音乐博物馆,原国家计委也于2001年批复了“中国音乐博物馆”建设项目,后由于种种原因,该项目一度搁浅。2004年的“两会”上,时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傅庚辰先生在小组会上就曾遗憾地表示,“偌大一个中国,竟找不到一座音乐博物馆”,并认为“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面对各地蓬勃兴起的音乐热,建一座中国音乐博物馆,是时候了。”毫无疑问,建立一座权威的中国音乐博物馆既可以填补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空白,也能满足社会科学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升华的迫切需要,更是实践“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际举措之一。3中国戏曲博物馆中国戏曲是与古希腊戏剧、古印度梵剧齐名

13、的世界三大古典戏剧之一,经过长期的孕育,综合和融汇了中国古代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装扮、杂技、武术等技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以及世界戏剧之林中成就显著,地位独特。但直至目前,还没有一座国家级的戏曲博物馆,这与戏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国内外的深远影响极不相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艺界知名人士多次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发起和提议“建立国家级戏曲博物馆”,但受当时国力所限,建馆的意愿一直未能实现解决。2008年“两会”期间,沈铁梅、王文章、梅葆玖、朱世慧等多名人大、政协代表共同呼吁和联名提议尽快建设中国戏曲博物馆,以全面、系统、有效地抢救保护中国戏曲文

14、化遗产,并全面展示中国戏曲五千年辉煌史。2008年11月,全国政协委员赴京津沪、鄂苏鲁考察团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建设中国戏曲表演理论体系的考察报告(政全厅发200885号),报告特别提到:“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为基础,组建中国戏曲研究中心,建立中国戏曲理论研究基地,加强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资料库的建设,推动中国戏曲博物馆的立项。”上述三个项目在近年的酝酿和筹备过程中得到了国家发改委、文化部领导和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指导,前期准备工作也得到了各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并分别取得一定进展。但是,随着各项前期工作不断推进和建设条件进一步落实,这三个同时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牵头承担的项目,若继续采取“各自

15、为政”模式,分别独立选址、申报、建设和运营,在选址及土地集约利用、功能规划及资源共享、建设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势必面临较大的问题和困难。为此,经文化部领导同意,中国艺术研究院决定将工美、音乐、戏曲三个专题博物馆项目集中选址、合并建设。2008年12月22日,文化部专门给政治局委员及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上报了“文化部关于在奥林匹克中心区建设中国美术馆二期和中国工艺美术馆等文化设施情况的报告”,正式提出:“计划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B02地块上合并建设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音乐博物馆、中国戏曲博物馆三个馆。”刘延东同志非常重视文化部的报告,2008年12月23日亲笔批示:“请长春、刘淇、云山同志批示,建议将此作为国家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予以积极推动并按程序报批”,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政治局委员刘淇同志和刘云山同志也均表示支持。此后,按照文化部有关领导指示精神,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对三馆合建项目的功能定位、馆舍需求、规模测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基础上,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