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一单元.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6128814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7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一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语文第一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语文第一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语文第一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语文第一单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第一单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一单元.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总计划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可参看目录)。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祖国壮丽的河山;科学的思想方法;献上我们的爱心。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4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学总目标: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

2、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

3、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教学重点:1.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2.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

4、,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3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5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学情分析:教学措施: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

5、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1、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

6、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

7、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

8、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课时安排:周次教学内容简要完成情况备

9、注11.我们的民族小学2.金色的草地23.爬天都峰4*槐乡的孩子语文园地一35.灰雀6.小摄影师47.奇怪的大石头8*我不能失信语文园地二59.古诗两首10.风筝11.秋天的雨612.听听,秋的声音语文园地三713.花钟14.蜜蜂15.玩出了名堂816.找骆驼语文园地四9期中复习10期中测试1117.孔子拜师18.盘古开天地1219.赵州桥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语文园地五1321.古诗两首22.富饶的西沙群岛1423.美丽的小兴安岭24*香港,璀璨的明珠语文园地六1525.矛和盾的集合26.科利亚的木匣27.陶罐和铁罐1628.狮子和鹿语文园地七1729. 掌声30.一次成功的实验31.给予树

10、1832*好汉查理语文园地八19期末复习20期末测试审批意见:第 一 单元计划教材分析:这一组有4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槐乡的孩子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有的描写了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地成长以及他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叙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学生们读来定会感到十分亲切。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是学生从低

11、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的第一组课文。首先要考虑的是衔接问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教学的接口处。要通过本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重温一下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的教学要求,深入了解中年级起始阶段的教学要求,通过这一组乃至后面一两组的教学,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教材首次提出开展“记录自己课余生活” 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安排在我们的民族小学的后面,目的是使师生了解安排此项活活动意义、目的及开展活动的方法。因综合性学习不是一次完成的,因此,在爬天都峰的后面,又编排了“综合性学习提示”,提醒学生继续完成综合性学习的任务。教

12、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37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4.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达情意的作用。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2.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学会阅读,了解课文大致内容。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单元课时安排:1.

13、我们的民族小学 两课时 2.金色的草地 两课时 3.爬天都峰 两课时 4.槐乡的孩子 一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一 二课时 回顾拓展.一 一课时 合计: 十一课时授课日期:月 日 (星期 )教学内容或课题:1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目标:1. 认读5个生字,掌握10个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3. 学习课文第一段。教学重点:认读5个生字,掌握10个生字。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教学方法:朗读感悟 小组合作 讨论交流法教具与学具:生字生词卡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出示教学挂图2.了解这是哪里?有哪些人?在干什么?二、探究新知(一)自由读课文

14、1.用笔画出生字词。2.了解每一段讲了什么。3学习会写的生字。出示生字,分小组评比读并组词4学习本课出现的反义词粗细 尾头5了解每一段的内容。第一段:小学生来自各个民族,他们来到学校里,成了好朋友。第二段;钟声敲响了。第三段:不同民族的小学生上课学习,下课玩耍。第四段:民族小学景色优美。(二)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1先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2朗读全文(三)学习第一段1自由读第一段后交流读后的感受。2汇报3读了这一段话大家好象看到了什么情景。4用欢快的语调读出民族小学的美丽,学生的可爱。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三、 认识民族服饰1出示图片2看图讲民族的名称。四、小结民族小学学生多幸福。设计思路 从图片入手,给学生一个新的视角,激发他们的兴趣。设计思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清文路。布置作业:1.预习作业: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课后作业:抄写生字词。板书设计: 1.我们的民族小学 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