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荷塘月色》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6127545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荷塘月色》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荷塘月色》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荷塘月色》第一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荷塘月色》第一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荷塘月色》第一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荷塘月色》第一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荷塘月色》第一课时.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荷塘月色第一课时一、 关于荷塘月色的感悟:在教学以前,我自己重新精读过这篇课文。我不认为传统的教材分析可取。我完全抛弃他人已有的分析,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头脑去钻研,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结果我有了很多独特的想法。比如我发现朱自清带上门出去前他其实是很想同人交谈,如果有一位知己可以与他共享这份苦闷,我想他就不会如此不平静如此寂寞了。他的妻子,迷迷糊糊哄着孩子睡觉,他必须寻找一个倾诉的对象。这时候就想起了日日走过的荷塘。 我认为这篇文章一直是作者与荷塘他心目中艺术的美,或者说简直就是他追求的“艺术的女人”对话。他本来一直处在一种落寞的心境中,找不到倾诉的对象,找不到心灵相通的人。他在煤屑路上走,他体验

2、着一个人的自由,他说他喜欢这样,但这看来又似乎是他的自嘲,他还是不甘心寂寞,他还是在寻找对话的客体。于是他开始了“受用”荷塘月色,其实不是“受用”,而是和这样一个宁静幽美的月下荷塘展开了对话。 既然是对话的客体,当然不是静静美丽着的自然,荷塘在他心中不断幻化成脱俗曼妙的女子,他心目中的“艺术的女人”。这些女人亭亭玉立,有体态轻盈、随风起舞的,有羞涩如明珠般闪烁的,还有通灵清透的出浴美人。这些艺术的女人在他面前尽现其娇羞、柔媚的一面,他似乎听到了美人渺茫的歌声,他似乎看到美人心底的那丝颤动。 “艺术的女人”在他面前慢慢虚化幻化,她们开始做梦,那是一个朦胧而美好的梦,让人不忍心去触碰,唯恐不小心惊

3、动了梦中静谧、祥和而又柔美的女人。 他无奈,只能把视线移开荷塘,移向四围,像鬼一样黑黢黢的树影中,他终于又发现了新的艺术女人,新的对话客体丰姿绰约的杨柳。杨柳的倩影是无论什么烟雾都遮挡不了的,连影布荷叶都显得那么和谐,也只有名曲才可以有如此谐和的演奏。他很高兴,但是杨柳似乎没有荷花那般通人性,她的美总是让人觉得无法接近。于是作者再寻觅新的对话者,然而没有了,他的视线越过了树梢,看到远山,看到树缝里的灯光,听到嘈杂的蝉声和蛙声,他知道又是回到了人世,那些通灵美妙的女子不再和他对话,他没有心情了。他再次感到落寞,他说“我什么都没有”。 他不甘心没有人与他对话。他回想起古代的女子,他们是多么活泼可爱

4、,唱着艳歌去采莲,那个风流的季节多么让人向往,但一转念,向往归向往,还是不能回去与他们对话。 没有对话的人好让人惆怅啊。作者觉得自己像西洲曲里的女人,唉,想着想着,不由得怀念家乡了,也许只有家乡才能找到真正可以对话的人。 他带着一腔无处诉说的失落走着,走着,已然看见过去的一切,继续罢。苦闷,暂时放在心里。待来日希望找到红颜知己,让我倾诉郁结已久的烦闷罢。 他寻找一个知己,一个可以领会他的内心可以听他倾诉的知己,在他心中,这个知己只有艺术的女人才可以充当,他最后仍然失望了。 二、 教学目标 (一). 文学角度 1. 了解朱自清其人其作 2. 了解散文这一文学体裁 (二). 写作角度 1. 体会散

5、文的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 学习散文准确生动的用词方法 3. 学习散文使用多种修辞的表现手法 三、 教学重点 (一). 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二). 生动准确的用词 (三). 多种修辞手法 四、 教学难点 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如何让学生体会景中包含的感情,情观照下的景 五、 教学方法:体验法 品味法 六、 课时设想 共两课时,提前发朱自清生平资料给学生。 第一课时:文本解读 通过通读课文,想象、体味、感受作者的情及月下荷塘的景,了解情景如何自然交融,掌握本文写作脉络。 第二课时:艺术品读 包括品读词语和品读修辞两部分。 七、 教学过程 (一). 第一课时 指导思想:先不了解背景等,

6、直接进入文本感受、品读,课后再请同学结合背景验证自己的理解 1. 作者及背景简介(有提前发下去的材料,略) 2. 请学生读课文,读得时候注意(15分钟) 1) 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作者的心情 假设你是作者,你不宁静,你想着出去走走,你来到煤屑路上,你看到这样的荷塘,你看到这样的树影,你会想到什么?你会感到什么? 如果你想得和他想得不同,如果有疑问,请一定记下你的疑问。 例如:“颇不宁静”想想自己什么时候颇不宁静?不宁静的时候最希望作甚么? 2) 找出本文的感情基调 你在体验过程中,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心情如何? 3) 理出作者的行动和思想脉络 4) 写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 3. 提问,通过提问带

7、领大家走入课文 1) 散文贵在“形散而神不散”,本文的题眼在哪里?本文给你的整体感情是什么样的? 2) 写出本文的写作线索,找出过渡型的词眼和语句。 3) 本文的感情是按照一个什么顺序发展变化的? 4) 文章中作者的行动路线是什么样的?作者在行动过程中视线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5) 直接写景的部分是哪些?景中是否有情?如果有,情是如何融入景中?请举例说明。 6) 作者笔下的景完全是客观真实的吗?如果不是,则作者如何将自己的情投射到景中?请举例说明。 7) 直接抒情的部分有吗?直接抒情完全体现出作者内心的感情了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4. 布置作业 1) 请同学们找出至少5个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句子进行赏析,说明情是什么样的情,景又如何表现情,情景是通过什么交融在一起。 2) 找出本文中自己认为最精彩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试着说明为什么精彩。 提示:词语可以使用“替换法”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 修辞可以使用“还原法”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