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部分病理学多选题.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6126919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炎症部分病理学多选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炎症部分病理学多选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炎症部分病理学多选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炎症部分病理学多选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炎症部分病理学多选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炎症部分病理学多选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炎症部分病理学多选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03.炎症(inflammation)作为机体的防御性反应,其致炎因子可为( ) A.细菌 D.化学性因子 B.病毒 E.物理性因子 C.引起损伤的各种因子104.感染(infection)的基本病变是( ) A.炎症反应 D.局部组织反应 B.细菌引起的反应 E.体液和细胞反应 C.血管反应 105.炎性充血(inflammatory hyperemia)主要是指( ) A.动脉扩张含血增多 D.小血管破裂致炎区积血 B.静脉回流障碍所致淤血 E.炎区内血流停滞 C.炎区微循环内血量增多 106.炎性渗出(inflammatory exudation)是指(

2、) A.血管内压增高使血液成分渗出 B.血管壁通透性升高使血液成分渗出 C.血管壁损伤致血液成分渗出 D.炎区组织内体液增多 E.炎区内白细胞积聚 107.炎性浸润(inflammatory infiltration)是指( ) A.白细胞自血管内进入炎区组织 B.炎症向周围组织扩展 D.血管内成分进入炎区组织 C.炎区组织浸泡于渗出液中 E.生物病原体进入炎区组织 108.判断体腔积液是否为渗出液(exudate)的主要依据是( ) A.浆膜有无炎症 D.有无静脉回流受阻 B.积液的量和压力 E.有无炎症全身化的表现 C.积液的成分 109.中性粒细胞穿过血管壁需耗时约( ) A. 5秒钟

3、D. 1小时 B. 5分钟 E. 3小时 C.20分钟 110.具有高比重、静置凝固、黄色混浊等性状的腹水见于( ) A.门静脉高压 D.低蛋白血症 B.腹膜炎 E.右心衰竭 C.慢性肾炎 111.与纤维蛋白渗出过程不相关的病变或疾病是( ) A.大叶性肺炎 D.绒毛心 B.纤维化或粘连 E.细菌性痢疾 C.病毒性肝炎 112.炎症细胞自血管内游出,在组织内作定向运动的现象称( ) A.炎性浸润 D.趋化作用 B.炎性渗出 E.阿米巴样运动 C.炎性漏出 113.* 急性炎症中,与中性粒细胞游出过程不相关的描述是( ) A.首先是中性粒细胞进入边流、附壁 B.内皮细胞收缩,使血管通透性增强 C

4、.中性粒细胞伸出伪足,从内皮细胞间隙处游出血管 D.趋化作用促使中性粒细胞集中于炎症局部 E.C3、C5是重要的趋化因子 114.* 急性炎症灶内与组织损伤无直接关系的是( ) A.病原体 D.微循环中的红细胞 B.血管反应 E.释放的炎性介质 C.渗 出的中性粒细胞 115.* 趋化作用(chemotaxis)是指( ) A.白细胞靠边、附壁及在组织内游走 B.白细胞自血管内游出的过程 C.白细胞在组织内的阿米巴样运动 D.白细胞在组织内向某些化学物质定向游走 E.白细胞包围、粘着和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116.慢性炎症局部肿胀的机制主要是( ) A.充血 D.机化 B.渗出 E.增生 C.浸润

5、 117.慢性炎症灶内主要的炎性细胞是( ) A.淋巴细胞 D.肥大细胞 B.中性粒细胞 E.多核巨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118.* 单核巨噬细胞在局部增生、集聚而形成的结节状病灶称( ) A.炎性假瘤 D.肉芽肿 B.炎性息肉 E.肉芽组织 C.炎性浸润 119.与单核巨噬细胞不相关的特性是( ) A.处理传递抗原信息 D.表面有Fc受体 B.表面有C3b受体 E.表面有SIg受体 C.免疫监视功能 120.感染性肉芽肿(infective granuloma)的特征性细胞成分是( ) A.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 D.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及浆细胞 E.异物巨细胞及淋巴细

6、胞 C.多核巨细胞及类上皮细胞 121.* 非感染性肉芽肿的病变是( ) A.结核结节 D.伤寒小结 B.假结核结节 E.树胶样肿 C.矽结节 122.* 肉芽组织(granulation)和肉芽肿的区别点在于( ) A.是否为慢性炎症 D.组成成分不同 B.是否导致局部纤维化 E.最后结局不同 C.是否由急性转化而来 123.可累及脑膜、肾、肺、肠及骨的肉芽肿是( ) A.风湿小体 D.矽结节 B.伤寒小体 E.结核结节 C.麻风小结 124.* 非炎性肉芽肿的病变是( ) A.结核桔节 D.肝硬化的结节 B.伤寒小结 E.异物引起的局部反应 C.血吸虫卵结节 125.假膜性炎(psudom

7、embranous inflammation)渗出物中特征性成分 是( ) A.浆液 D.淋巴细胞 B.纤维蛋白 E.单核细胞 C.中性粒细胞 126.* 化脓性炎(purulent inflammation)的病理特征是( ) A.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伴组织坏死、液化的炎症 B.化脓菌引起的炎症 D.有脓肿形成的炎症 C.脓肿周围有炎症的现象 E.有继发性化脓现象者 127.非化脓性炎的病变是( ) A.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D.急性肾小球肾炎 B.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 E.皮肤疖肿 C.急性肾盂肾炎 128.* 属於化脓性炎的病灶是( ) A.结肠嗜酸性脓肿 D.睾丸树胶样肿 B.肝阿米巴脓肿

8、 E.淋病尿道炎 C.脊柱旁冷脓肿 129.大量细菌毒素入血,导致实质细胞变性、坏死及全身中毒症状的,称( ) A.菌血症 D.白血病 B.毒血症 E.脓毒血症 C.败血症 130.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 ) A.细菌入血 D.细菌和毒素入血 B.毒素入血 E.化脓菌引起多发性脓肿 C.细菌入血大量繁殖,产生毒素 131.化脓菌引起败血症,并产生多发性脓肿者,称( ) A.菌血症 D.病毒血症 B.毒血症 E.脓毒血症 C.败血症 132.脓毒血症(pyemia)是指人体血液中有( ) A.大量异形、幼稚的白细胞 B.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并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C.化脓菌大量繁殖

9、,并引起多发性脓肿 D.少量细菌,但无毒素 E.细菌和毒素二、多项选择题(X型题)133.参与炎症反应过程的成分有( )( )( )( )( ) A.血管 D.细胞 B.神经 E.毛发 C.体液 134.感染的特点是( )( )( )( )( ) A.由生物病原体引起 D.可出现全身反应 B.局部病变为炎症反应 E.可引起双重或多重感染 C.病变可蔓延、扩散 135.* 继发感染是指( )( )( )( )( ) A.非生物性损伤后由生物性病原体引起的炎症 B.继于原有病灶之后由同一病原引起的第二、三个病灶 C.某生物性损伤后由另一种生物病原引起的炎症 D.外伤后的细菌性炎症 E.同种病原体的

10、再次致病 136.* 急性炎症反应的特征性改变是( )( )( )( )( ) A.炎性充血 D.炎性浸润 B.炎性出血 E.炎性增生 C.炎性渗出 137.* 炎性渗出的发生机制是( )( )( )( )( ) A.动脉扩张充血 D.血管壁通透性升高par B.血管内静水压高于组织内压 E.血管壁完整性破坏 C.血管内渗透压低于组织内压 138.炎性渗出对局部炎症反应的意义在于( )( )( )( )( ) A.稀释和带走有害物质 D.可能引起组织粘连 B.提供补体、抗体及营养物质 E.可能加重血循环障碍 C.形成纤维蛋白网架有利于修复 139.体腔内炎性渗出液的特征是( )( )( )( )( ) A.透明 D.细胞数500个mm3 B.比重1.1018 E.可见到红细胞par C.蛋白量2.5g 140.* 趋化作用可由下列物质引起( )( )( )( )( ) A.细菌 D.免疫球蛋白 B.炎性介质 E.某些细胞因子 C.补体 141.中性粒细胞在急性炎症中的作用是 ( ) ( )( )( )( ) A.吸引单核细胞 D.造成组织损伤 B.吞噬和杀菌 E.促进血栓形成 C.释放炎性介质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