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008年上海民航国际旅客市场特征研究报告1015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6123640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2 2008年上海民航国际旅客市场特征研究报告1015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02 2008年上海民航国际旅客市场特征研究报告1015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02 2008年上海民航国际旅客市场特征研究报告1015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02 2008年上海民航国际旅客市场特征研究报告1015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02 2008年上海民航国际旅客市场特征研究报告1015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2 2008年上海民航国际旅客市场特征研究报告10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 2008年上海民航国际旅客市场特征研究报告1015(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上海民航国际旅客市场特征研究报告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民航运输市场研究所2008民航国际旅客市场特征研究项目目 录I.项目研究概要1一、项目研究意义1二、项目改进3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4II.主要研究结论5一、上海国际民航市场旅客分类特征:5二、上海国际民航市场旅客消费偏好6三、上海国际民航市场旅客对航空公司的偏好8四、奥运会对上海国际民航旅客的影响8III.调查方法说明9一、调查问卷确定9二、抽样机场确定9三、抽样方法确定10四、样本数确定10五、抽样时间确定12六、研究的局限性12IV.上海国际出港旅客特征调查结果分析13一、上海民航国际出港旅客群体分类特征13二、旅客消费偏好分析2

2、7三、旅客对航空公司的偏好33四、奥运对航空运输市场的影响36致 谢39I. 项目研究概要2008年3月到8月,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民航运输市场研究所2008年民航旅客市场特征研究课题组在各加盟企业单位的鼎力支持下,首次对我国部分城市的民航国际出港旅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民航国际旅客的市场特征进行了专题研究。一、 项目研究意义近年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的形势下,民航业明显加快了国际航权开放的力度。同时,需求旺盛的中国民航市场也使越来越多的外国航空公司虎视眈眈,急待加入。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航空公司在国际运输市场的竞争中经常处于弱势的地位,如何提高

3、我国航空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日渐成为迫切的问题。提高航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需要政府、航空运输企业、机场,乃至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深刻了解我们的服务对象。充分、及时的了解国际旅客的构成、行为习惯、消费偏好,了解他们对于服务提供方的评价、偏好和改进要求,以此为基础制定民航管理部门行业政策。对于航空运输企业来说,以此为基础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开发服务产品、制定价格和营销策略等等,才能有效地逐步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航空运输市场研究所对于民航旅客市场特征研究项目的研究开始于1999年。九年来,我们已经先后四轮、共计七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市场调查,完成了四次对全国国内出港旅客市

4、场构成、消费偏好的基础研究。该项目研究成果为民航总局的政策制定,为很多航空公司的经营战略、策略和计划的制定、产品设计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帮助,已经成为行业内关于国内航空旅客群体构成、消费需求偏好方面的权威研究成果。为了弥补我们对国际旅客市场特征调查研究的不足,2006年我们尝试性地对我国、上海、广州、成都四个城市的国际始发旅客进行了市场调查研究,第一次得出了分城市的国际航线始发旅客市场特征研究成果。2008年我们在充分吸收2006国际出港市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出港国际旅客开展了大规模的市场特征研究。本次研究的特殊意义在于:1、 选取有代表性的国际出港机场作为问卷抽取地点,研究我国国际出港

5、旅客的在群体构成和消费偏好方面的市场特征。根据2007年国际出港市场的情况和各加盟单位的意愿,课题组选择我国、上海浦东、广州、成都、青岛、西安、大连等机场作为问卷抽取地点,2008年3月到8月间分两次以中、英、日、韩四种语言设计问卷,开展调查。2、 今年在我国首都我国召开奥运会,这是研究有国际重大活动时国际出港旅客市场特征的绝佳机会。在我们调查抽样的七个城市中,既包括奥运会主办城市-我国,还包括青岛、上海等奥运会协办城市, 因此,抽样调查结果包括了极为宝贵的国际重大活动期间旅客市场特征信息。3、在本项目各加盟单位的帮助下,今年本课题注重对于贵宾旅客的特征研究,总共回收贵宾问卷693份,可以对于

6、国际出港贵宾旅客进行专门的特征分析。 本课题以调查机场国际候机旅客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填写问卷、现场调查的方法,科学计算调查所需问卷样本数量,课题组共发放淡季国际调查问卷2560份,回收有效问卷2385份,总体有效问卷比例93%;旺季国际调查问卷2560份,回收有效问卷2541份,总体有效问卷比例99%。调查问卷共包括19个问题,对我国国际出港旅客的分类特征、消费偏好、对承运人选择与服务改进要求、常旅客特征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二、 项目改进与2006年相比,本项目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改进:1、 本次是对国际出港旅客的特征调查,在调查城市选择上考虑了旅客覆盖面,同时注重听取加盟

7、企业的需要与意愿,确定以七个城市为调查样本的抽取地点;2、 根据国际出港旅客的特点,重点加强了对常旅客需求的了解,为航空公司今后有针对性地市场营销提供依据;3、 加强对贵宾旅客的信息收集,专门分析国际出港的贵宾旅客分类和需求提供依据;4、 既考虑各调查城市撰写单独国际出港旅客市场特征报告的数据要求,又考虑全国报告数据抽取的合理性,在分析出港国际旅客的社会存特征时,在现有回收问卷数据库的基础上按2007年各城市出港旅客比例进行二次随机抽样,以保证各城市问卷数量合理,科学公正地反映我国出港旅客总体市场特征。三、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 定量指标:1) 民航国际旅客群体构成情况(年龄、居住地、年收入、

8、行业、旅行目的、出境频率、购票资金来源)等等;2) 不同类型旅客的旅行偏好(转机需求、航空公司偏好、航空信息获取渠道、购票时所需服务等)、购买行为习惯(购买时间、购买方式、选择原因等);3) 不同地域、不同类型旅客对承运人的认可与满意程度;4) 不同类型旅客对航空公司的改进建议;5) 常旅客的比例、对航空公司贡献、积分兑换意愿以及重要分类特征;6) 贵宾旅客的重要分类特征。2. 定性指标:1) 旅客购买行为方式选择的原因;2) 旅客对航空公司偏好及其原因;3) 中转旅客选择转机的原因分析;4) 分类旅客对上述问题偏好原因的不同分析结论。3. 主要研究假设1) 淡旺季的不同类型旅客群体存在不同的

9、消费需求偏好;2) 每天出港旅客很多,不可能对所有的旅客进行调查,严格根据统计抽样的方法和原则,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可以代表总体特征。3) 我国国际出港旅客以使用中、英、日、韩四种语言为主,准备上述四种语言的问卷可以基本满足现场调查的需要。II. 主要研究结论一、 上海国际民航市场旅客分类特征: 公商务旅客是上海国际民航旅客中最大的构成部分,其次是度假旅游旅客,和2006年相比,这两部分旅客的比例都有较明显的下降;外方承运人承运的公商务旅客比例比中方高,而中方承运人承运的度假旅游旅客和留学生比例比外方高; 大部分上海国际民航旅客是散客,旺季中方承运人的随团旅客比例比淡季上升

10、了10.7%,旺季外方承运人的随团旅客比例比淡季有所下降; 上海国际民航旅客的票款来源主要是自费的;中方承运人的自费旅客比例与公费旅客比例差距大,淡旺季差距分别是15.3%和6.4%;外方承运人的自费旅客比例与公费旅客比例的差距小,淡旺季差距分别是7%和-0.5%; 大部分旅客上海国际民航旅客是始发旅客;衔接时间长短、票价便宜、中转便捷是旅客选择中转的三个主要原因,其中公商务旅客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衔接时间、其次是中转的便捷,探亲访友旅客、度假旅游旅客、留学旅客的主要中转原因是票价低; 上海国际民航旅客的年旅行次数在4次及4次以上的旅客比例分别是35.4%和29.8%,淡季比旺季高; 大部分上海

11、国际民航旅客拥有会员卡,外方承运人有卡旅客的比例比中方高12.5%,其中多卡旅客的比例比中方高10%; 上海国际民航旅客最希望用积累的里程换取的是免票,其次是升舱; 大部分上海国际民航旅客是男性旅客;大部分旅客年龄在26至45岁之间,旺季25岁以下的旅客比淡季多9.9%; 从事商业、轻工、银行的旅客群体是三个比例最大的群体;外方承运人的从事银行、交通、商业、IT、文化、能源、健康、政府的旅客多于中方,中方承运人的从事旅游、重工、媒介、建筑、教育、轻工、农林、邮电、法律的旅客多于外方;二、 上海国际民航市场旅客消费偏好 上海国际民航旅客中,购票提前时间为4至7天的旅客比例最大,淡旺季分别为29.

12、1%和27.3%,公商务旅客主要集中在7天以内购票,探亲访友旅客主要集中在4到30天内购票,留学旅客提前一个月购票的比例在不同出行目的的旅客群体中是最大的;外方承运人旅客提前购票时间比中方早,总的来看,提前购票时间越短,中方承运人承运的旅客比例比中方大得越多,提前购票时间越长,外方承运人承运的旅客比例比中方大得越多; 上海国际民航旅客购票时最关心的因素是航班时刻和价格;中方承运人的旅客更加关注航班时刻、机票价格、机上餐饮、航班密度,而外方承运人旅客更加关注座椅舒适度、机上娱乐、常旅客计划、航班衔接、航空公司品牌;公商务旅客最关心的是航班时刻、其次是机票价格,探亲访友旅客、度假旅游旅客、留学旅客

13、最关心的是机票价格,其次是航班时刻; 上海国际民航旅客购票时最需要预订的服务是预留座位;淡季需要预订服务的比例比旺季高13.5%;外方承运人旅客需要预订服务的比例比中方多14.1%; 上海国际民航旅客通过代理购票(包括代理电话购票和到代理处购票)的方式仍然是最主要的购票方式,淡旺季分别是47%和44.9%; 上海国际民航旅客了解航空公司信息的最主要两种渠道是网站、代理和旅行社,淡旺季分别达到59.2%和60.8%,旺季通过网站了解航空公司信息的旅客比例比淡季多5.6%; 上海国际民航旅客最迫切要求改进的服务是机上餐饮、其次是座位舒适度;中方承运人旅客更迫切地希望改进机上餐饮、座位舒适度、机上服

14、务等飞机上的服务;而外方承运人旅客更关心飞机以外的服务,如:售票、海关、常旅客计划、客服热线等;三、 上海国际民航市场旅客对航空公司的偏好 上海国际民航旅客经常乘坐的航空公司中,外航所占的比例比国内航空公司比例略高;在经常乘坐的航空公司中,选择东航的比例最高,淡旺季分别是37.8%和30.2%,;公商务旅客选择外航的比例比选择国内航空公司的比例高出18.6%; 旅客选择航空公司的原因主要是安全、价格低、起飞时刻合适、机上服务好、航班多;选择外方承运人的旅客更加看中机上服务好、座位舒适、机上娱乐设施好、机上餐饮好、起飞时刻好、常旅客计划好;选择中方承运人的旅客更加看中价格低、航班多、安全; 大部

15、分旅客愿意推荐航空公司,外方承运人旅客中有推荐意愿的旅客比例比中方高11.1%;四、 奥运会对上海国际民航旅客的影响 超过50%的上海国际旅客认为奥运不会对出行产生影响;奥运对度假旅游旅客产生的影响最大,对留学旅客产生的影响最小; 在受到影响的旅客中,选择提前出行的旅客比例最大,其次是选择推迟,选择去奥运城市观看赛事的比例最少;中方承运人旅客更多的是选择取消出行,外方承运人旅客更愿意提前或者推迟出行;公商务旅客、探亲访友旅客、度假旅游旅客主要选择的是提前出行,而留学度假旅客主要选择的是推迟出行;度假旅游旅客中愿意到奥运城市观看赛事的比例相对较多。III. 调查方法说明一、 调查问卷确定问卷设计基本原则:l 仅收集无法从现有数据源收集的旅客信息,如果利用民航业现有数据源可以分析、研究得到信息,这样的问题不包括在问卷当中;l 充分听取各加盟企业的意见,在确保问卷质量的前提下力争尽可能多的收集企业需要的旅客信息。2008年国际旅客市场调查问卷见附件。二、 抽样机场确定根据民航总局公布的2007年机场生产统计公报,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