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6120933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中学语文进入新世纪,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课程与教材的变革正在受到空前的重视。课程,开天辟地有了注重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标准;教材,有了注重文章组织、文言诵读、文学感悟和文化积淀的新版本。但是作为实施教改主渠道的教学,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课堂实践,相比较而言有些滞后,甚至于我们的绝大数教师还踩不上点儿,不少课堂仍然是“涛声依旧”。报载一:不久前,美国科学教育协会代表团访问上海,在一所著名重点中学听了一堂由特级教师上的课。教学中,内容精当,层次清楚,节奏紧凑,学生活动充分,教师的提问都是精心设计的,学生的回答也都清晰明了。按照我们的评价标准,这堂

2、课上得可算是天衣无缝了。可是美国代表团成员反映很平淡,他们说,课堂上都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既然学生都已能回答了,这堂课干什么还要上呢?上课应该是学生有问题,学生提问,老师回答,师生共同讨论。(1)报载二:前不久,教育部部分课程改革专家到实验区中小学听课,了解新课程实验情况。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教学“能手”上了一节公开课,博得教师满堂喝彩。然而,这样一节在别人眼里十分成功的课,却遭到课程专家的种种质疑和尖锐的批评。专家的评课,令这位教师难以接受,竟然大哭起来。(2)这两个实例,反映了东西方两种根本不同的教育思想,反映了传统观念和现代理念的明显分歧,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新教材不允许旧

3、瓶装新酒。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醒大家,决不能忘记前车之鉴:布鲁纳在20世纪60年代初引导的那场结构课程改革,那些精选优编的结构课程及教材,到60年代末期就已经备受冷落,“其理论价值远未得到广泛肯定,而在教学实践的检验中几乎遭到了完全的失败。”(3)在这一过程中,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教学的价值显然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重新审视传统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认真分析当前令人担忧的教学状况。如果能给课堂教学确定一个恰当的支点,就能让中学语文教学科学、艺术地转动起来。那么这个“支点”是什么呢?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又在哪儿?课堂教学又怎样才能跟课程标准、新教材内容合拍合奏呢?笔

4、者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已整整二十个年头,去年又荣幸地在西南师范大学参加了教育部组办的第三期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的学习,观摩了西南地区十几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再经过九个多月的分散研讨、实践和思考,对这些问题形成了一些想法。一、用理念提升教学品位教育需要理念,中学语文教学同样需要讲求理念。现代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对“思想(理念)”予以这样的表述:事实的逻辑形象就是思想(理念)。理念是有意义的命题。语文教学作为一种关涉人的精神世界的活动,因而理念便有了双重意义:一是理念武装我们的行为,可以用理念重塑我们的教学行为;二是用理念滋养学子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也就是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倘若有先进的理

5、念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理念互相碰撞,倘若有高尚、独到、深刻的理念来鼓舞人心,我们的语文教学,乃至我们的人生,才会有价值可言,才会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关于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曾经历过两次:第一次是以语文界专家吕叔湘先生1978年3月16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的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文章拉开了讨论的序幕,为改变“语文课不成其为语文课”,“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语文成绩普遍下降”状况,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等方面,促进人们有了深入的思考。这次讨论可视为语文教学思想方面的改革开放;第二次,是2019年11月北京文学上发表的一组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尖锐批评的文章引发的讨论。

6、这组文章包括学生家长邹静之的女儿的作业、中学语文教师王丽的中学语文教学手记和大学中文系教师薛毅的文学教育的悲哀一次演讲,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思想、目的、方法、要求等,促进了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重建新的教学理念。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我们要从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中学语文教学,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浸润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而新的教学理念的构建,关乎到新时代推行的素质教育和强化的教育教学改革,关乎到语文学科性质、特点、目标,关乎到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大纲和新的教材,关乎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等方面。(一)知识和能力整合的理念。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创新。素质教育

7、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全面综合的能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兴趣和天赋,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同时我们不可忽视知识的传授,因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能力“质”的飞跃,事实也证明知识的多少对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高低有重要的影响。一句话,知识和能力的整合,无疑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二)工具和人文统一的理念。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诚然,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优势。它不仅能使学生熟

8、练掌握语言文字,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其他学科知识,并促进学生个性、人格全面和谐发展,使之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钱理群先生讲得辩证:“中学语文教育是有双重性的,既是人文教育,又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因此,我们所持的态度应该是,在不摒弃语文工具性教学的前提下,加强人文性教学,使之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三)学习和发展并列的理念。“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已成为当今全球教育的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的一份报告学习:(人类的)内在宝库(另译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明确指出:接受教育不再是为了升学和谋生,而是为了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以及个人终身学习,为了

9、社会的和谐发展。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基础,对语文教学应达到的目标作了明确规定,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重要。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全面不断发展,应该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观。(四)“大语文”的理念。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语文的外延几乎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中学语文教学既要重视课堂教学,又要重视延伸到课外社会生活,以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大纲在新增添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中要求,“关注社会生活热点,沟通不同学科领域,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行探究性学习。”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开发现实生活和不同学科领域等当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在学习

10、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一方面不是停留在所教的东西上,而是积极地拓展知识领域,认真研究“学问”,努力寻求最佳的教学途径。(五)多元论的理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是千差万别的,悟性和兴趣也不一样,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的方式更是一人一个样。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采用一种教学方式,不能要求学生只接受某一种思维模式,不能要求学生只按照某一种认识,某一种结论来回答问题,数理化方面的问题,答案常常只有一个,但解析方式也还可能允许有多种,语文的理解更不能定于一尊。恩格斯曾说过,没有思想的民族是没有出息的民族。迁移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上,聚焦于每一位教师,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堂,甚或每一次活动,是否可以

11、形成这样的假设:没有理念的语文老师,是平庸的,没有理念的语文教学,是没有多少价值可言的。语文教学要出新,首先要有新的理念。之所以用理念来提升教学品位,其意义和作用也就在于此吧。课例点击:重庆南开中学颜运静老师元代散曲天净沙?秋思的课堂教学设计,在寻求提高学生解读、鉴赏文学作品能力和提高文学素养方面,可以清晰地见到执教者的教学理念,那就是引导学生走近作品,感知、理解形象;走进作品,鉴赏、评价意境;走出作品,感悟、品味生活和人生。全国中语会西南五省市2019年学术年会上广西百色的蒙坚老师和贵州遵义的谢莲老师开放的天上的街市、兰亭集序等文学作品课,教者在指导学生多层次朗读、即时背诵上颇见匠心,由诵读到品味,由联想到想象,表达了这样一个先进的教学理念:没有朗读,就没有文学作品的鉴赏。笔者曾和同事合作教学刘禹锡的陋室铭,获得了地区级优质课一等奖。这节课摒弃传统的“满堂灌”、“满堂问”教法,而始终以“读”为根本,有阶梯、分能级进行三个层次的教学,从而实践了我们的教学理念:感知性阅读,意在读通课文;理解性阅读,目的读懂课文;鉴赏性阅读,以期读透课文。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