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说课稿及教案讲解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6116633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花生说课稿及教案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落花生说课稿及教案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落花生说课稿及教案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落花生说课稿及教案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落花生说课稿及教案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落花生说课稿及教案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花生说课稿及教案讲解(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落花生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首先要感谢你们,给我搭建了这个平台,给我这次锻炼的机会。下面我就对我今天上的这堂课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今天我上的这一课落花生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第九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通过介绍作者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在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让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我的这节课是第二课时,因此,我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或背诵全文重点段落。3、在学习中,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教

2、学重难点是: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二、说教材的教法和学法本课通过采用借物喻人的写法,让学生对课文中花生品格的学习,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什么是有用的人,什么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用的人。所以教学这篇课文,我采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情景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使用情景教学法是因为课文采用到借物喻人的写法。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花生外形不美却很实用的认识,我特意采用这一教学方法。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新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用讲授法是因为本课是一篇讲读课文,对文中的重点、难点教师要讲

3、解,这样学生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有关内容,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用谈话法,在这一问一答的形式下,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文中的疑点、难点。利用这一方法,目的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目的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使用启发式教学法,是确定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教师对文中的问题给予点拨指点,指导学生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为调动全体学生直接参与学习全过程起到重要作用。三、说教学过程1、用情景教学法来导入新课。(直观导入我特意出示一则谜语让大家来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猜出后不失时机地又问为什么叫落花生?落花生有什么特征?等问题来导入新课

4、。板书课题:落花生。2、授新课。(1、初读课文。为了直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我让学生边朗读课文,边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一件什么事?找出文章的重点部分,以便下一步的教学。(2、深入理解课文。为了理解花生的品格。我运用谈话法来导入课文a、同学们请找出:我们姐弟认为花生有哪些好处?(板书花生的好处(谈话父亲说花生有哪些好处呢?父亲是怎样评议花生的?b、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我还精心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是根据班内学生的程度来设计。由容易到困,由浅入深,让全体学生在轻松、欢快之中学到新的知识,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他们探究新知的主动权

5、。父亲用什么方法来议论花生的?你们认为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生活中像花生一样的事物还有什么?身边有没有具有花生精神的人?(提问个别学生,教师小结3、巩固深化。在教学结束的时候,为了加深学生对花生品格的深刻认识,我巧设了两道小练笔1、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_,但可贵的是_。我们的_不正像花生一样吗?他_。2、我赞美花生,我更要赞美_。4、总结全文。课文以议花生的可贵之处,来说明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5、我有设计了说话训练,由于时间关系,这个环节就只能作为作业,放到下一节课了。本来一开始我还设计了分角色朗读这一环

6、节,可后来说要我上(2班,我不太了解学生,于是就把这个环节给取消了。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采纳的。谢谢大家。落花生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或背诵全文重点段落。3、在学习中,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重点、难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花生(实物,生词卡片,小黑板。教学时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导语: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打一植物。谜面: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个白胖子(花

7、生根根胡须放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花生2、出示花生实物,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这种植物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土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又叫落花生。话说这落花生啊,它不仅仅是这种农作物的名字,还是我们现代作家学者许地山的笔名。有的孩子就要问了:老师啊,我们的资料上写的他的笔名是落华生啊!其实呀,因为在古代,还有就是许地山生活的那个年代,常常把花写成华,所以落华生就是落花生。这么一来,一边是一种普通的农作物,一边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学者许地山有这么一个笔名,你对这个笔名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作者以“落华生”作为笔名呢?今天这节课啊,我们就来学习许地山的散文名篇(板书课题,

8、请大家齐读。咱们看看能不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许地山笔名的含义,同时还要看看这篇著名的散文告诉了我们什么?二、复习生词。出示词语:吩咐、常常、便宜,石榴,收获、榨油、爱慕、分辨、体面。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多音字、轻声词,读通句子,同时思考: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写哪几件事?2、指名回答。(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3、想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四、再读课文,抓重点内容,感悟做人的道理1、课文先写了什么?(种花生、收花生在哪个自然段。请同学们找出来。谁来读读这一段?(指导读好多音字:空地,买种,翻地,播种。(1谈谈你的理解“居

9、然”(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况下?(“居然”就是出乎意料、没有想到的意思。(2种花生的过程作者就写了四个词,哪四个?(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叫略写。2、我们看看书上的这幅图,花生收获了,他们一家人有在做什么呀?(尝花生、议花生(1你们找找看课文里边,真写尝花生的在哪儿呢?(真写尝花生的,看看课文的结尾,就那么一句话,说“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就那么一句,还写了什么啊?其实那天晚上我们是边尝边议,可是经过刚才大家的寻找发现,这里的尝花生都是寥寥几笔,而议花生呢,用了那么多的笔墨,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因为是议花生这件事,让作者获得了终身的启示。重要的是,这是这篇文章的什么?重点。重点的过程作者写

10、的,什么?多还是少(多多,我们用个词叫作家写的详细具体。(2提问:为什么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为什么父亲来实在很难得?(父亲跟孩子一起吃饭是很平常的事,对不对?可是作者却说父亲来了很难得。实在很难得,猜猜这是为什么呀?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呢,许地山就跟随他的父亲来到了大陆,那个时候许地山的父亲在广东一带做知县,平时为老百姓的事情奔走忙碌,所以很难跟家人在一起团聚,而那天晚上天色还不大好,父亲也(来了所以说,(很难得让我们带着对父亲的敬意来读一读这段话,那晚上,预备起。3、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姐姐说味美,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父亲说花生

11、最可贵的是它的果实埋在地里。把三姐妹说的花生的好处用上关联词说上一句话。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两次。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点进而说明做人的道理。(板书:花生桃子石榴苹果(1读一读第一处议论,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学习小组讨论。(2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四人小组讨论。(3学生交流。适时理解: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的东西都是不好的。C、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果实最大的区别是什么?D、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相

12、比,花生最可贵的一点是什么?你能用一个简单的词来概括吗?(板书:藏而不露(4让我们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读父亲的话。(5父亲向我们讲花生藏而不露的品质是为了什么?出示父亲的第二句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父亲的话是不是说不需要外表美?(6丁丁和小华这两们同学读了这段话后,他们是这样理解的,是否正确,为什么?丁丁说:“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小华说:“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地挂在枝头的上东西都是不好的。”过渡: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吗?我是怎么理解,怎么说的?(父亲强调的是人要实用,要有内在的美。父亲的话我们明白了吗? (7出示“

13、我”的话:“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理解“体面”、(外表好看“讲体面”(讲究外表好看“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是怎样的人?。(“有用的人”是怎样的人?“有用的人”与花生有什么联系?(板书:有用的人我们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同学们学到这里,心中肯定充满了对花生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好,谁想用自己的话语来赞美花生,赞美许许多多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但可贵的是(。我们的(不正像花生一样吗?他(。我赞美花生,我更要赞美(。(8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五、谈话解疑,深化教育。1、你们知道许叔叔为什么取这个笔名

14、吗?2、师:许地山叔叔在一篇文章中也谈到了他的笔名,他是这样说的,我们来读一读。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现在知道许地山为什么将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了吗?因为他要提醒自己,时刻要做有落花生品格的人。他是把自己落花生的品质作为自己一身的追求,这篇文章谈论的是 落花生,讲的却是做人的道理,这种写法叫以物喻人。以前我们也 学过这种写法,还记得是哪篇课文吗?( 搭石 ) 六、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借“落花生”来喻做人的道理。课文以议花生的可贵之处, 来说明做人的道理,是什么道理?学生说道理。 (本文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 人。 ) 五、课后延伸,说话训练 1、桃、石榴、苹果,外表非常的美,使人一看便生爱慕之心,做这样的 人,这是一种现代人的追求,也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明白追求外在美, 这没有什么不对的。想做什么样的人?课后讨论讨论,下节课,我们就 以这个话题开展一次辩论会,怎么样? 2、孩子们,现在我们来做个采访。采访一下在座的各位老师,注重外表 是不是不好?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回去把你们的采访写成一篇访谈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