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题库(含答案).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6116443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6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题库(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题库(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题库(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题库(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题库(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题库(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题库(含答案).doc(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01 一. 单选题 (共40题,共40分) 1.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 (1分)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D.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 标准答案:C 2.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占主导地位的资本输出是( ) (1分) A.商品资本输出和借贷资本输出 B.商品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C.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D.生产资本输出和商品资本输出 标准答案:C 3.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1分)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2、 标准答案:A 4. 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 (1分)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标准答案:D 5. 按照辩证法的观点,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体现了( ) (1分) A.根本性的质变 B.单纯的量变 C.质变过程的量的扩张 D.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标准答案:A 6. 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 (1分)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标准答案:C 7.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

3、一论断说明( ) (1分) A.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B.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 D.承认运动就必然否认相对稳定 标准答案:B 8.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1分)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历史上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没有反映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 标准答案:B 9.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剥削,是由于它( ) (1分) A. 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是劳动者必要劳

4、动创造的价值 D.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表现形式 标准答案:A 10.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实质上说就是( ) (1分) A.生产不足的危机 B.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买卖脱节的危机 标准答案:C 11.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1分)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标准答案:B 12.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1分) A.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 B.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 C.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 D.剩余

5、产品的出现 标准答案:C 13.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中( ) (1分) A.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B.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的比例扩大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下降 标准答案:A 14.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 (1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标准答案:B

6、 15.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1分)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标准答案:C 16. 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 (1分)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标准答案:B 17.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1分)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标准答案:A 18. 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 )

7、(1分) A.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C.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标准答案:A 19.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 (1分)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标准答案:C 20.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 (1分) A. 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 B.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 C.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 D.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

8、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 标准答案:D 21. 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存在形式上平等和事实上不平等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 ) (1分) A.宪法是由资产阶级制定的 B.民主的原则是与实践相脱节的 C. 劳动人民不能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 D.民主权利的实现受到了私有制的限制 标准答案:D 22. 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 ) (1分)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 D.对外交往职能 标准答案:A 23. 二战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实际控制者是( ) (1分) A.大股东 B.资本家 C.高级职业经理 D.中产阶级 标准答案:C 24. 1633年,伽利

9、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生监禁。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皇在公开集会上正式承认伽利略在340多年前受到教廷审判是不公正的,公开为伽利略平反。这说明( ) (1分) A.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B.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C.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D.真理终将战胜谬误 标准答案:D 25. 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 ) (1分) A.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生产社会化 D.经营管理社会化 标准答案:B 26. 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 (1分)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标准答案:D 2

10、7.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1分)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标准答案:A 28. 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后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 ) (1分) A.垄断消灭了竞争 B.垄断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 C.竞争凌驾于垄断之上 D.垄断缓和了竞争 标准答案:B 29.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 (1分)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标准答案:B 30. “

11、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 (1分) A.是矛盾的 B.是两回事 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标准答案:C 3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1分)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标准答案:C 32. 从哲学上来讲,和谐就是指( ) (1分) A.事物之间不存在矛盾 B.事物之间的矛盾没有斗争性 C.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 D.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 标准答案:D 33. 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

12、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 (1分) A.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B.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C.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D.认为人的思想是人的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标准答案:B 34. 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 (1分) A.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 B.哲学是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 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D.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标准答案:C 35. 少数资本家大企业联合起来,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行为是( ) (1分) A.联合 B.兼并 C.收购 D.垄断 标准答案:

13、D 3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 ) (1分) A.全面的社会化 B.全面的商品化 C.全面的市场化 D.市场的计划化 标准答案:A 37. 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 (1分)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标准答案:B 38. 实践的客体是( ) (1分)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标准答案:D 39. 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 (1分)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标准答案:D 40.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