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定稿准备参赛).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6114315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8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定稿准备参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定稿准备参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定稿准备参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定稿准备参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定稿准备参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定稿准备参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定稿准备参赛).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年级: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单位:宁夏中卫市第三中学 教师姓名:孟秀娟一、所需课时:1课时二、课标要求:要求熟练利用经纬网定位,能够在地球表面找出已知点的方位,所在半球位置,或根据方位确定未知点,三、课标分析:我们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园中,只有研究地球,了解地球,地球才能为我们更好地服务,我们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本节课的课标就是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明白,我们可以用学到的知识为生活服务。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能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就能学以致用,而不是空谈理论。四、教材及学情分析:1、教材

2、分析: 本节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重点。在整个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具有“开山鼻祖”的作用,是解决许多初中地理问题的工具,是初中地理学习的主线。前面学习了经纬线、经纬度的概念和基本知识,本节课要求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深化,学习经纬度的实践应用。本课时教材有两幅地图。一幅是半圆形的经线和圆形的纬线垂直相交的立体经纬网地图。图上标有每隔20 的经纬线。学生可以从图上轻松地找出几条主要的经纬线,如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赤道,南北极点。一幅是直线形状的经纬线垂直相交成网状的经纬网平面图。图上表明了台风“梅花”的位置示意图,以此为例教学生认识地球上某一点的经纬网位置。本例让学生明白经纬网

3、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它可以帮助人类了解大自然,战胜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各种困难。让学生能够更加理性地明白学习本节知识的重要性。本教材的特点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所给的地理图片、小问题、活动,形成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手段;教师以培养学生地理思辨能力、探究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力求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2、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我校初一年级学生。他们是首次接触专业地理学习,因此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一些地理术语如经纬度,经纬线等,都是第一次出现在他们的课本上,而且思维由小学阶段的平面过渡到中学的立体空间,因此理解有一定障碍。加上知识点较零碎,刚学过

4、转眼又忘了,不好记忆,也造成了理解困难。因此教师当好“向导”,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简明扼要的结论很有必要。五、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根据立体和平面的各种地理图表,分析地球上某一点的经纬度位置,并说出所在半球;能根据给定的经纬度,找出其在地球仪上的位置。 2、能力目标:能根据所学知识对书中图1.12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做出正确分析和归纳,从中培养学生识图读图和归纳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进一步使学生明白了解、研究地球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性,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深入研究,更加科学地认识地球,地球上的万事万物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培养学生探索科

5、学的好奇心和钻研精神。六、教学重、难点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根据立体和平面的各种地理图表,分析地球上某一点的经纬度位置,并说出所在半球;能根据给定的经纬度,找出其在地球仪上的位置。 由于本节课进一步强化的知识点较多,因此如何利用课本中的地图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化零为整,巧记巧学,是本节课的难点。七、 教学方法: 本节课利用讲述、探究、合作、讨论、比赛等教学方式来组织和实施教学,提高学生识图读图、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八、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经线和纬线的概念:四字归纳“横纬竖经”2、经度和纬度3、地球上的重要纬线及其纬度: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 北极点;4、

6、地球上的重要经线经:本初子午线5、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6、共同背诵上节课的地球仪歌诀: 地球仪歌诀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东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设计思路:学好上节课的这部分知识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由于概念多,较零碎,学生虽然理解较简单,但离开书本后容易忘记。解决问题时还要不断翻开书本复视前面的内容,因此上节课老师将庞杂的内容整理成歌谣,要求学生背诵。这样,学生牢记在心,能把所学知识变成不离心的工具,新出现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导入

7、 (图1)200910月19日15时50分,青岛远洋运输公司所属的中国籍散货轮“德新海”轮(总吨40892,船长 225米,航速8节,船上有船员25人,装载煤炭,在由南非开往印度),在塞舌尔岛东北320海里、摩加迪沙东偏南980海里遭武装海盗分子登船。 问题:中国同胞被海盗劫持,茫茫印度洋上,中国海警如何迅速确定并赶到事发现场,解救人质?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学生说出利用经纬网定位。随后讲述地球上某一点经纬网的表达方式。(图2)中国海警迅速确定事发地点的地理位置,东经60度4分49秒,南纬1度49分39秒。并在第一时间内派出了海上救援舰队(图3)索马里海盗向“德新海号”开火 (图4)中

8、国海警打击海盗,船员获救,保卫了国家尊严和人民生命安全设计思路: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内容要联系实际,要反映时代特征, 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本节课采用索马里海盗材料展开,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材料具有时事性。把学生熟悉的地理事件引入课堂,引导学生从解决身边问题入手,学习知识。另一方面,从材料也看出海盗猖獗的活动给世界人民造成的灾难,教育学生从意识上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德。(三) 新授1、(图5)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图5)设计思路:这是本节课的一幅立体经

9、纬网地图,是本节课需要教师讲解,学生充分理解的重点图。既突出了重点,也使学生的思维从平面过渡到立体空间,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图6)D2、(图6)小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指出图示中A、B、C三点的经纬度位置,并说出他们位于东西半球中的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A(60W,60N) 西半球,北半球 B(0,0) 东半球,赤道 C(40 E,40S) 东半球,南半球 设计思路: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实现了教学的知识目标,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实现了能力目标;小组讨论提高了课堂实效性。学生学的轻松,老师教的轻松。3、 (图6)一架飞机从80E,45N的位置出发去执行任务,请在图6中

10、找出它的位置,并说出这架飞机起飞时所在的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设计思路: 经纬网在航空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利用经纬网可以给空中翱翔的飞机准确定位。如果发生了空难,可以找出空难发生的地点,以便找出事故原因。4、 (图7)在图上找出汶川地震所在的大致位置:北纬30,东经102 (图7)设计思路:从本例中,学生明白,发生地震后,可以迅速利用经纬网定位,找出震源,以利于展开救援,并且为地质学家研究地理灾害提供准确的信息,经纬网在地质学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5、(图7)分小组讨论,在平面的经纬网地图上找出中国所处的经纬度范围。 (经度范围:80E130E;纬度范围:20N50N)设计思路:利用本节课所

11、学知识,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的祖国,也为 以后学习区域地理打下了基础。6、(图8)阿普拉海军基地是美国位于太平洋的一个海军基地。地点位于北纬13度35分,东经144度56分,请在图中找出其位置。(图8)设计思路: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的祖国,了解世界,也为以后学习区域地理打下了基础。7、 (图9)小组讨论后,每组提问3-4个代表,指出A、B、C、D四点的经纬度,并指出所在的半球,进行小组评价。 (图9)A(110W,20S),西半球,南半球B(120W50S),西半球,南半球C(170W60S),东半球,南半球D(170E70S),东半球,南半球小组问题完成情况分数读出度数读出度

12、数,说出东西经,南北纬读出度数,说出东西经,南北纬,半球位置3分5分10分12345678设计思路:本过程引进了小组比赛,学生群策群力,提高了参与率,学生融入集体的活动中,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结果表明,这一活动学生积极性非常高,集体荣誉感非常强。8、发现问题:学生分不清东经和西经,南纬和北纬。9、分析问题:观察图10,小组讨论后回答: 西经向西度数有什么变化规律?(越来越大) 东经向东度数有什么变化规律?(越来越大) 南纬向南度数有什么变化规律?(越来越大) 北纬向北度数有什么变化规律?(越来越大) (图10)设计思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老师可以引导他们寻找规律,自己解决问题。而

13、不是直接纠错,告诉答案。10、老师归纳,给出歌诀,让学生讨论歌诀的含义。东西经、南北纬歌诀东大我为东经,西大我为西经,南大我为南纬,北大我为北纬。含义:判断“我”是东经还是西经,南纬还是北纬,就以“我”为中心不动,“我”的东边大,“我”就是东经;“我”的西边大,“我”就是西经;“我”的南边大,“我”就是南纬;“我”的北边大,“我”就是北纬。设计思路:老师善于归纳,教起来更轻松,学生学起来更愉快。本环节中,老师发现很多学生的领悟能力非常强。歌诀的这层含义就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教师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践行成功教育的理念。11、给学生3-4分钟时间,背

14、诵上面的歌谣,熟读并理解含义。教师当堂考核背诵情况。设计思路:现在的地理考试都是开卷,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大脑里积累的知识严重不足。考试时过分依赖书本,离开书本解决实际问题时就力不从心,大脑一片茫然。这主要是他们知识的积累量不够,没有把课本中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必要的背诵刚好弥补了这一缺陷。12、解决问题:照上面的规则,指出图11中,A、B、C各点的经纬度位置,并指出其所在半球位置。(图11)A(0,40N), 东半球,北半球B(30W,60N),西半球,北半球C(45E,40N), 东半球,北半球 设计思路:本例要求学生利用教师总结的歌诀作为解题工具,将本节课的重点突出,难点化简,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课堂中令学生和老师头疼的经纬度问题。经过刚才背诵歌诀,学生一下子轻车熟路,很快就给出了本环节问题的正确答案。熟能生巧。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难的学习,只要抓住一个“巧”字,就会达到出神入化的效果。13、教学评价评价内容5分3分1分能够熟练地分别出经纬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