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技巧与心得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611253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技巧与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技巧与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技巧与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技巧与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技巧与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技巧与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技巧与心得(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技巧心得:初学者口诀在不少会计学员看来, 会计课程的学习比较单调, 整天都在和会计分录以及公式计算打交道,知识点非常琐碎, 一般中有特殊, 特殊中还有特殊, 苦于没有好的方法去记忆和理解会计核算的规律。应该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会计学习必须依勤学苦练,没有什么“终南捷径” ,但是会计学习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我们需要在学习中借助一些窍门,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介绍的“口诀法” (你还可以称其为“打油诗”。 )应该就属于这种窍门。一、最基本的口诀读书口诀所有学科的考试学习, 包括会计学习, 都必须仔细阅读考试指定教材和考试大纲。 如果你是参

2、加社会助学的会计应考者, 那么从你听辅导教师授课到最后准备考试, 应该至少读五遍指定教材。我将其总结为“自考五读口诀” ,具体内容如下:一读课前预习先,从师二读课堂间。温故知新读三遍,四读再把习题练。五读复习迎考试,胜利通过笑开颜。这主要强调课前预习、 课堂听讲、 课后复习、 做题巩固以及总复习迎考都要把读书放在基础性地位。 我每门课开课第一次, 我都将这个口诀写在黑板上, 要求同学作为参加会计考试的座右铭, 这其实对所有科目的考试中都是有用的。 如果你是纯粹的自学, 那么读书的意义就更是不言自明了。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或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都是这个道理。二、利用口诀理

3、解记忆账户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 是需要同学们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 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 贷方登记增加; 损益类账户则需要区分是费用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 收入与费用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 为便于初学者理解, 提高其学习兴趣,我编写了以下口诀,并命名其为“记账规则之歌” 。记账规则之歌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收入增加贷方

4、看,减少借方来结转。曾经有一个女学员用“四季歌”的曲调在课堂上演唱,大大加深了初学者的记忆痕迹。 我们在基础会计考试中记账规则直接考查一般都采取简答题的形式,如果你能记住这首“打油诗”当有好处。大家也许还记得,会计核算有七种基本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我们也可以把 七种方法总结成为以下的口诀:会计核算方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登记账簿要仔细,成本核算讲效益。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如果问你某项内容是否属于会计核算方法,只要对照上面的口诀便一目了然。三、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跨期

5、摊提账户的账务处理跨期摊提账户主要包括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待摊费用实际是先付费后分摊的费 用,主要属于资产性质。 预提费用实际是先预计后付费的费用,主要属于负债性质。他们的 共同点是收益期是若干个会计期间(月)。他们的核算规律可以结合以下的口诀进行理解记忆。待摊预提之歌待摊预提都跨期,先花货币是待摊,支付待摊借方记,权责发生来摊提。后掏腰包走预提。贷方资金来放弃。摊销需从贷方转,借走费用进损益。预提费用贷方提,四费借方来对应。付费借方减预提,现金存款别忘记。这个口诀可以这样解释:第一句指出按照账户的用途和结构进行分类,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都属于跨期摊提费用,二者核算的基础都是“权责发生制”

6、。第二句指出了二者在资金耗费时间先后的区别。第三句对应的待摊费用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 。第四句对应的待摊费用在分摊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费用贷:待摊费用” 。其实这个分录的借方可能是制造费用,也可能是管理费用等,主要是期间费用,所以言其“进损益” 。第五句对应的预提费用在提取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费用贷:预提费用” 。其借方主要是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所以是“四费” 。第六句对应的预提费用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预提费用贷:银行存款” 。当然,以上会计分录中的银行存款也可以是现金,二者都属于货币资金。四、利用口诀理解记忆长期股

7、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股利核算口诀当年分以前,成本来冲减。当年分当年,利益算一算。以后年度分,两者比较看。股利减净利,差额细判断。“当年分以前, 直接冲成本” : 比如 96 年 1 月 1 日进行长期股权投资, 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 96 年 5 月 2 日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95 年度股利,于是投资企业就要全部冲减投资成本。“当年分当年, 利益算一算” : 如果假设例题中 96 年 5 月 2 日分派的股利,还包括本年度的, 那么就计算一下属于投资前的部分和属于投资后的部分, 前者冲减投资成本, 后者计 入投资收益。当然了,这种情况下,出题者一般都会假定各月的利润平均分配。“以后年度分,两者比较

8、看” : 97 年以后不是还要宣告分派股利吗,这时我们就可以比较两个值: 其一,就是投资企业按比例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的累积股利(截止本年末) ; 其二, 就是投资企业按照比例享有的被投资企业的累积净利。然后判断:1、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将以前已冲减的投资成本转回。2、前者后者,将(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以前已冲减投资成本)的差额冲减投 资成本。 将投资企业当年应收取股利计入应收股利, 将应收股利和冲减成本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3、前者后者,则不用冲减成本,若以前已冲减成本,就将其全部转回,注意并不是将(前者累积股利- 后者累积净利-以前已冲减投资成本)的差额恢复,不管这个差额是否大于

9、、小于以前已冲减成本数额。整个过程都是借助于在累积股利和累积净利之间求差,以判断是否存在“过头分配” ,从而确定是需要冲减投资成本, 还是恢复投资成本。 如果不能确定投资成本的变化, 也就无 法确定投资收益的大小。举例如下:假设以前已经冲减的投资成本是10, 000,以前已经收取的累积股利是10,000分派值 30 , 000累积月利 10, 000+ 30, 000 = 40, 000累积净利润数 40, 000借:应收股利 30, 000长期股权投资10 , 000贷:投资收益40 , 000分派值50, 000累积月利10, 000 + 50, 000 = 60, 000累积净利润数 4

10、0, 000差额20, 000借:应收股利 50, 000贷:长期股权投资10, 000( 20, 000-10 , 000 )投资收益40 , 000分派值250, 000,已分累积股利 10, 000+25, 000=35, 000,累积净利润数 40, 000 差额-5, 000即使-5000-10000 = -15000也不是按照差额恢复成本,还是恢复原来已经冲减成本的全部数额(不超过这个数额)借:应收股利 25, 000长期股权投资10 , 000贷:投资收益35 , 000如果分派值 150, 000, 已分累积股利 10, 000+15, 000, 累积净利润数40, 000 差

11、额 -15,000,同样即使-15000-10000 =-25000也不是按照差额恢复成本,还是恢复原来已经冲减成 本的全部数额10000 (不超过这个数额) 。若被投资单位当期未分派股利,即使“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为负数,也不确认当期投资权益和恢复初始投资成本。五、利用口诀理解记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是会计考试中十分令人头疼的内容, 丢三落四是现金流量表编制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 下面的口诀基本上概括了现金流量表的全部编制过程。 口诀的具体内容如何理解, 我们在口诀后边详细阐述。看到收入找应收,未收税金分开走。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财务费用有

12、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所得税你直接转,营业外找固资产。坏账工资折旧摊销,哪来哪去反向抵销。为职工支付有多少,单独处理分类思考。解释: 第句话针对销售商品, 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因为直接法是以利润表中营业收入为起算点,所以,我们看到营业收入,就要找应收项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 。未收的税金再单独作账 (收到钱的增值税才作为现金流量) 也就是说应收账款中包括的应收取的税金部分, 若实际未收取现金则贷记应交税金,另外,有关贴现的处理,将应收票据因贴现产生的贴现息(已计入财务费用)作反调。例如:应收票据发生额10 万元(假如 3 月发生)后 5 月份贴现,贴现息为 1 万元。但是从期初,期末的报

13、表看,应收票据未发生变动,但你不能不作现金流量的调整,因为实际现金现流量为 9 万元。第句“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告诉你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的 处理时,找应付科目,同时考虑存货的期初,期末变动值,看是否与此项目有关,有关的调 整。第句“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是指先把“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的数额全部调整“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而后面把6 项内容仅调回来。这6 项内容是: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员 的福利费(营业费用无任何调整)第句“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指的就是上面说的贴现息。第句“所得税直接结

14、转,营业外找固资产”所得税直接结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 出,都是从固定资产盘盈,盘亏那来的,自然就要找固定资产了。第句是指这几个项目不影响现金流量,那么就反向抵回来就可以了。第句支付给职工,和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较特殊,需单独核算。总的来说,有三项需要注意的:在进行“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核算时,需调整2项内容。财务费用中贴现息和应交税金中收到的现金。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核 算时,需调整5 项内容。累计折旧,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待摊费用,应交税金(进项税额)。在进行“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的核算时,需要调整6项内容。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累计折旧,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

15、员福利费,无形资产摊销。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为大家总结的间接法核算规律。与损益有关的项目(9项)调整净利润。固定资产( 4 项) :减值准备,折旧,处置损失,报废损失。无形资产( 1 项) :无形资产摊销。财务费用: 反映本期应属投资筹资的财务费用, 不包括贴现息 (我们上面已经谈过,贴现息是一项特殊的财务费用,实际做题时一定要留意。 )投资损失、预提费用、待摊费用。与损益无关的项目(四项):存货,递延税款,经营性应收及应付,这几项的调整可以应用平衡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当使所有者权益增加时,调减净利润;当使所有者权益减少时, 调增净利润, 从而实现了将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去除不影响现金流量变化的项目。例如:若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则说明“资产”方减少、负债不变情况下“所有者权益”减少,因为折旧不影响现金流量,所以要把这部分往净利润中增加,其他各项都仿照进行处理。六、利用口诀来理解记忆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的填列在编制资产负债表,填写“应收账款” 、 “预付账款” 、 “应付账款” 、 “预收账款”这四个项目时, 要区分对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