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十四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6111997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06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宿迁市“十四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宿迁市“十四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宿迁市“十四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宿迁市“十四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宿迁市“十四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宿迁市“十四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宿迁市“十四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宿迁市“十四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目 录第一章 “十三五”发展回顾1第一节 “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取得成绩1第二节 “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8第二章 “十四五”形势分析13第一节 发展机遇13第二节 面临挑战16第三章 总体要求19第一节 指导思想19第二节 发展原则19第三节 战略定位21第四节 远景目标22第五节 发展目标22第四章 产业重点方向27第一节 主导产业重点方向27第二节 先导产业重点方向46第五章 产业布局52第一节 沭阳县产业布局52第二节 泗阳县产业布局53第三节 泗洪县产业布局54第四节 宿豫区产业布局55第五节 宿城区产业布局56第六节 宿迁经开区产业布局5

2、7第七节 市湖滨新区产业布局58第八节 市洋河新区产业布局59第九节 苏宿工业园区产业布局59第六章 主要任务62第一节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62第二节 持续深化企业梯队培育工程69第三节 切实增强科技创新动能73第四节 不断加速数字化赋能进程79第五节 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安全发展84第六节 全面提升平台载体能级87第七节 积极打造开放融合新格局90第七章 保障措施94第一节 强化组织领导94第二节 强化政策支持95第三节 强化人才引培96第四节 强化服务保障99I第一章 “十三五”发展回顾第一节 “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取得成绩“十三五”时期,全市始终坚持“工业兴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以高质量

3、发展“六增六强”为统领,全力推进产业壮大、企业培育和项目招引,工业经济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在质效、结构、创新、融合、绿色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设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总体完成较好。一、工业总量稳步攀升“十三五”时期,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稳步攀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一是工业指标增幅持续位居全省前列。2020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3%;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2740亿元,增长7.3%,增幅位列全省第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46亿元,增长7.8%,增幅位列全省第一;全部工业用电量149.2亿千瓦时,增长8.5%,增幅位列全省第三;全部工业开票销售3207亿元,连跨两

4、个千亿元台阶,增长15.4%,增幅位列全省第一。二是全市工业总量达到苏北中游水平。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4.5%,为苏北最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工业用电量、工业开票销售总量由原先的全省最后跃升至第11位,主要经济指标处于苏北中游。三是总体处于工业化中前期阶段。按照工业化率(二产占GDP比重)方法测算,2020年我市工业化率为41.9%(工业化率达到20%-40%为工业化初期;40%-60%为工业化中期;60%以上为工业化后期),我市总体处于工业化中前期。“十三五”时期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表一)年 份规上工业营业收入(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工业用电工业开票销售工业用电量(

5、亿千瓦时)占全省比重(%)工业开票销售(亿元)占全省比重(%)“十三五”目标600016002016年407710901162.817471.72017年27569031142.821231.82018年21897471242.824741.82019年24367691383.127681.92020年27408461493.332072.2备注:因压实数据原因,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和增加值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下降。二、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十三五”期间,全市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不断增强。一是产业门类不断丰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工业共分为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

6、、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3个门类、41个行业大类。目前,我市工业体系涵盖了除采矿业之外的2个门类32个行业大类,工业经济体系较为齐全。二是产业体系持续优化。全市产业体系由“4+4”产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居制造、机电装备4个特色产业和智能家电、绿色建材、功能材料、智能电网4个新兴产业)产业调整为2019年的“5+4”产业(机电装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绿色家居、新材料5个主导产业和新型电子信息、新型碳材料、新型成形制造、无人机4个先导产业)产业,2020年进一步优化调整为“6+3+X”产业(机电装备、光伏新能源、绿色食品、高端纺织、绿色家居、新材料六个主导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

7、数字经济+X个先导产业),产业方向进一步明晰、产业体系持续优化。三是主导产业比重稳步提高。2020年,我市“6+3”产业总产值为2577.7亿元,其中6个主导产业产值为2201.8亿元,主导产业占比由2015年62.3%提高至2020年的80.7%,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四是先进制造业特色显现。在一批重大项目和优质企业的带动下,光伏新能源、高端纺织、膜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逐步成长为我市的特色优势产业,产业层次实现明显提升,有望在短期内打造成为国家级的重要生产基地。我市绿色食品、光伏、膜材料、高端纺织、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的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纳入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体系。三、企业实力明显提

8、升“十三五”期间,全市工业企业实力稳步提升,工业经济核心主体作用不断增强。一是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全市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由2015年的1户增加至4户,超50亿元企业由2015年的3户增加至6户,超10亿元企业由2015年的32户增加至49户;实现A股上市企业6户、净增3户,挂牌上市企业100户、净增88户。二是专精特新企业队伍持续扩容。全市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户;省级专精特新产品28个、科技小巨人企业26户;市级专精特新产品61个、科技小巨人企业133户,独角兽(潜在)企业1户、瞪羚企业17户。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持续提高。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275.4亿元,总额全省第8位

9、,增长21.7%,全省最高;亏损企业亏损额16.29亿元,全省最低,下降35.5%,降幅全省最大。“十三五”以来企业实力主要指标变化(表二)指 标2015年2020年规模企业数2550户1746户销售超百亿企业1户4户销售超50亿元企业3户6户销售超10亿元企业32户49户销售超亿元企业750户454户A股上市企业3户6户挂牌上市企业12户100户市级以上科技小巨人46户133户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产品061个独角兽企业(潜在)01户瞪羚企业017户四、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十三五”期间,全市产业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创新平台影响力持续提升。一是创新投入产出实现“双丰收”。2020年,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G

10、DP比重1.95%,较“十三五”末提高了0.4个百分点;“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开发新产品新技术1436个,其中省级以上1219个,有112个列入省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目录;全市累计授权专利39616件,有效发明专利量达2200件,同比增长40.4%,增幅居全省第二位。二是新型创新力量持续壮大。2020年,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472家,较“十三五”末年均增加174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1.6%,年均提高2.6个百分点。三是创新平台载体优势凸显。全市建成省级以上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212个,其中国家级2个(天能、斯迪克)。江苏阿尔法药业有限公司获批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实

11、现了“零突破”。五、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全市落地重大项目创新高,技改投资稳步提高。一是重大项目数量质量并进。“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485个,协议总投资7936.85亿元,其中投资超百亿元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1539亿元,实现历史性突破。二是工业技改投资稳步提高。“十三五”以来,全市组织实施省重点技改项目163个,设备投资超千万元技改项目1790个,累计投资超过781.17亿元。“十三五”期间全市投资超百亿重大项目情况表(表三)序号企业名称项目内容总投资新增销售收入建设时间1恒力(宿迁)时尚产业园年产120万吨差别化超仿真功能性化学纤维、10亿米功能性面料

12、项目280亿元300亿元2020-20212宿迁市逸达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40万吨差别化纤维品质提升改造扩建项目260亿元120亿元2019-20213国望高科纤维(宿迁)有限公司年产差别化功能性纤维200万吨及配套智能加弹装置项目180亿元250亿元2020-20234天合光能(宿迁)光伏产业园10GW光伏组件、10GW光伏电池及其衍生产品项目115亿元120亿元2018-20215江苏龙恒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0GW光伏电池、5GW切片、5GW组件项目102亿元166亿元2019-20216斯迪克膜材料产业园高端功能性薄膜及衍生产品生产等项目120亿元150亿元2020-20237天能集团沭

13、阳公司包含天能循环经济、新能源电池、氢能源电池和物流生态链四个板块120亿元500亿元2020-20258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40万吨新型功能纤维、90万吨功能性DTY纤维、25万吨高端面料坯布的生产150亿元300亿元2020-20239南玻院江苏(宿迁)新材料产业园年产高硅氧原丝10000吨、年产10000吨特种高硅氧玻璃纤维、年产4500万米高硅氧轻型织物及年产3000吨复合特种玻璃纤维特种复材项目110亿元180亿元2021-202310宿迁阿特斯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GW高效光伏组件、年产10GW高效光伏电池项目102亿元230亿元2020-2023六、融合发展扎实推进“

14、十三五”期间,全市深入开展两化融合和企业智能化改造,成效显著。一是两化融合成效显现。“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实施重点两化融合项目128个,建成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4个、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2个、通过两化融合贯标企业95个,新增省星级“上云”企业391个,其中三星级319个、四星级70个、五星级2个。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提高至58.8。二是智造新生力量不断涌现。“十三五”以来,全市积极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累计实施22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1220余台套;建成省级智能工厂1户(洋河酒厂),市级以上示范智能车间157个,其中省级以上21个。3家企业入选江苏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三是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无线网络覆盖持续扩大,在实现4G网络城乡全覆盖的基础上,编制5G网络空间布局规划,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截至2020年底累计建成5G基站2250个,基本实现市县城区5G网络覆盖。高速宽带基础更加夯实,全面建成全光网城市,城域网出口带宽达到6000G,宽带用户实际平均接入速率超过100M,速率在1000M以上的宽带用户达4.92万户。大数据中心初具规模,京东云华东数据中心一期已投入使用,可提供30万台服务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