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县东港乡黄荆村位于修水县西南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6100232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水县东港乡黄荆村位于修水县西南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修水县东港乡黄荆村位于修水县西南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修水县东港乡黄荆村位于修水县西南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修水县东港乡黄荆村位于修水县西南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修水县东港乡黄荆村位于修水县西南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水县东港乡黄荆村位于修水县西南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修水县东港乡黄荆村位于修水县西南部,距修水县城约公里,与我省铜鼓县、湖南省平江县交界,辖1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户籍252户,农业人口169人。全村行政区划面积34平方公里,旱地面积0余亩,水田面积余亩,山林面积3.5万余亩。农民人均收入约为140元。土地革命时期,该村是出名的苏区,彭德怀、傅秋涛等开国将帅曾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中共修水临时县委在这里诞生,湘鄂赣特委、平修铜中心县委、湘鄂赣军区中路指挥部等机构曾驻扎于此。这里家家均有“革命人”,为中国革命作出过重大牺牲和重要奉献。全村贫困人口为385人,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强。村级经济基本单薄,村负债16万元;村民住房条件较差,90%以上为土坯

2、房;上学就医困难,全村无幼儿园,只有一所初小和一所卫生室。该村是一种集老、边、穷于一体的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近年来,我市高度注重扶贫工作,将扶贫工作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来抓,在移民扶贫、“雨露筹划”、产业发展等工作中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我市山区面积大,贫困人口相对较多,特别是老区、偏远山区自然条件脆弱,脱贫难度较大,因此我市扶贫攻坚任务艰巨。通过调研,笔者觉得,规划先行,突出重点,是解决我市老边穷地区贫困问题的重要举措。1、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扶贫详规制定扶贫规划,是扶贫工作的基本工作,规划先行,扶贫工作才干有的放矢,把握重点。因此要把科学规划作为扶贫工作的前提。制定扶贫规划要结合本

3、地实际,发挥村民主人翁精神,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献计献策,使规划成为与村民共同创作的“作品”,符合实际,具可操作性,易为群众所接受,可以收到实际效果。要对各类扶贫对象的不同状况和特点,加强分类指引,制定具体的帮扶方案,做到一户一策,为贫困户制定个性化扶持措施,并建立帮扶责任制。扶贫规划应作为指引本地扶贫攻坚的重要文献,并且成为考核扶贫成效的重要根据,未完毕规划内容的应加强力量继续进行扶贫,直至完毕规划内容中扶贫项目,克服未脱贫,先撤兵的现象。2、坚持以人为本,做好移民扶贫实践证明,移民扶贫是解决贫困的有效途径。对于分散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农民,提供水电路等基本设施和教学医疗资源的成本非常高,虽然不计成

4、本为她们提供公共产品,其质量也无法与城乡相比。以黄荆村为例,06人散居在4平方公里12个村民小组,有的甚至居住在海拔100米的大龙山上,要想实现小康水平任务尤为艰巨,因此最佳的方式是移民。一是实行就近或靠亲移民。移民下山。将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山上居民移至平地,开展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改善居住环境和交通条件。移居集镇。将山区居民移至本乡或周边乡集镇,这样既以便子女就学,又可增长劳务收入。为了以便子女就学,黄荆村诸多家庭在相邻的渣津镇购房或租房,既陪读,又务工,呈现半移民状态。只要政府予以一定政策支持和引导,半移民就能顺利成为城乡居民。靠亲移民。实行生存条件较差的村民,移居至生存环境较好的亲戚朋友处

5、。靠亲移民是国内老式的移民方式,由于人缘相亲、风俗习惯相近,能较好减少村民转移的精神成本。二是结合强工兴城移民。新型工业化、城乡化的发展为新时期移民扶贫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修水县结合工业化、城乡化开展县域内整村移民,将不合适人居的深山居民,采用整村移入工业园和县城的做法,既有助于缓和公司用工难,扩大都市需求,推动强工兴城,又为化解山区贫困找到了新的途径。结合强工兴城的移民扶贫作法,为深山居民过上城里人同样的生活发明了条件。三是实行跨区移民。九江正在建设长江中游特大都市,需要增长都市人口,需要有新的市民,特别是需要增长大量劳动力,如果将移民扶贫工作与我市特大都市建设结合起来,即将条件相对较

6、好,个人故意愿移入都市的村民,享有移民户和都市困难市民双重政策,直接移入大都市,可为扶贫工作找到新的途径,提高移民扶贫开发水平。国内在大型水库移民中,较多采用这种跨区移民,如在三峡库区移民实践中,成功将三峡移民跨省移入上海市、江苏省等地,充足改善了三峡移民的条件。库区跨区移民经验为我们开展扶贫移民提供了启示。、突出扶贫重点,推动老边穷地区发展老边穷地区是国家扶贫重点,特别是老区,为中国革命作出过重大奉献,这些地方大多地处偏僻,自然条件差,因此加大对老区的扶贫非常必要。我市历来注重老区扶贫工作,95个市级贫困村之中,老区村占了相称比重,但由于老区村普遍过于偏远,投入资金需求较大,扶贫成效见效慢,

7、某些有实力的扶贫单位较多地安排在能出亮点、易出成绩的公路沿线村,很少分派到这些边远地方扶贫,导致老区贫困落背面貌变化不大。我们考察了湖南省平江县的扶贫作法,平江县与修水县同样,是出名的老区,为湘鄂赣苏区的中心,湖南省高度注重平江老区扶贫,将平江作为湖南省重点扶贫地区,如国家财政部、湖南省财政厅等部门始终在平江县挂点扶贫,与黄荆村交界的平江县南桥乡永联村尽管处在大山深处,由岳阳市委副书记李志坚亲自挂点扶贫,岳阳市林业局、公路局、盐务局三家单位均为帮扶工作构成员单位,联手协助永联村脱贫。邻省注重老区扶贫的做法值得借鉴,必须克服扶贫工作中撒糊椒面的做法,突出重点,形成合力,优先解决我市老边穷地区的贫

8、困问题。4、发挥地方特色,做好“山”字文章靠山吃山,是村民的老式生存之道。相邻的平江县永联村就充足做好了“山”字文章,实行灵活的林业政策,运用本地资源优势,立足产业抓扶贫,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积极发展林业和食用菌,摸索新的农业经营模式,成立了平江县兴泰林业农民合伙社和平江县永丰菌业农民种植合伙社,农民植树积极性高涨,村里呈现蓬蓬勃勃的造林景象,诸多家庭盖起了别墅式的小洋房,走上了致富之路。黄荆村林业资源丰富,为村民的生存和致富提供了条件,但却并未走上致富之路,甚至生存也非常困难,靠着金山没饭吃。因此需要做活山上文章,实现资源脱贫。加强调查研究,制定科学的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充足顾

9、及林农利益,充足调动林农积极性;转变观念,提高服务水平,加大兴林强林惠林服务,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经济秩序;创新方式,完善扶持政策,充足发挥林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最大限度地释放林地的生产力,切实增长山区林农收入。、加大扶智力度,实现稳定脱贫扶智重于扶贫,扶智是百年之计,做好了扶智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可形成后发优势。但是目前扶贫工作中往往忽视扶智,最明显的是贫困山区教育落后有加剧趋势,年轻人接受教育限度偏低,尽管第一代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助下解决了贫困问题,下一代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又步入了贫困的怪圈。以黄荆村为例,全村原有学校网点4个,完小两所。目前只有教学网点1个,1个复

10、式班级,1位轮值教师(一年一轮),小学三年级要到0多公里以外的靖林小学寄宿。我们拟为黄荆小学提供电脑,以便充足运用远程教学资源改善教学条件,但宽带网线却未入村,现代设备无法派上用场。落后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导致黄荆村学龄学生散居在湖南平江、本县渣津镇和本乡集镇等多地就读,给村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诸多青壮年妇女加入陪读大军,挥霍了劳动力资源。本村能进入大学之门者廖廖无几,目前只有位在校大学生,平均一年没有一位大学生,比例极低。教育条件落后制约了贫困的变化,加大扶智力度刻不容缓。一是为贫困村改善基本教学条件。尽量为贫困村提供较为优质的教学资源,根据需要尽量保存教学网点,放宽师生编制比例,提高偏远

11、山区教师的待遇,在职称、津贴、荣誉等方面予以大力度倾斜,吸引有志青年到山区任教,特别是为农村培养本地留得下来的师资力量,如联合九江学院、九江职大等,定向培养本地的师范类大学生,保证山区对教师的需求。二是为贫困村培养技能人才。开展政府买单,免费安排有入学意愿的贫困村青年入读九江职业大学、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等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大中专学校,为贫困村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扶贫、科技、农业等有关部门,免费为贫困村农民进行短期培训,培养养殖、种植等农村合用人才。通过增长贫困家庭大学生或技能人才比重,提高贫困家庭整体素质,达到有效减少贫困的目的。三是为移民扶贫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市委市政府为有效解决都市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将经济合用房和廉租房建在市重点学校附近,为下一代提供了最佳的教育机会,为都市贫困人口脱贫发明了条件。这种作法可资农村移民扶贫借鉴。移民扶贫安顿点应尽量建在学校附近,为移民户后裔学习提供以便,通过扶智,有效解决下一代贫困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