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孩子没有春天.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6099996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穷孩子没有春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穷孩子没有春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穷孩子没有春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穷孩子没有春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穷孩子没有春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穷孩子没有春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穷孩子没有春天.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正在被加剧和固化。三十年来,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在逐渐陷入停顿。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从小被灌输并认定的世界观:知识改变命运,逆境辈出英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云杉统计19782005年近30年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19781998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清华大学人

2、文学院社科2010级王斯敏等几位本科生在清华2010级学生中做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生源占总人数的17%。那年的高考考场里,全国农村考生的比例是62%。不仅仅是北大清华。教育学者杨东平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调研得出,中国国家重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开始不断滑落。2008年12月,总理温家宝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中也感慨,“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本来经济社会发展了,但是他们上高职、上大学的比重却下降了。”哪些障碍,垫高了陆铭这样的孩子考入名校的门槛?封锁了他们努力

3、向上攀爬的通道?知识改变了陆铭的命运,可绝大多数寒门子弟还有机会改变自己命运的吗?教育学者杨东平的研究显示,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与专科院校。以湖北省为例,20022007年5年间,考取专科的农村生源比例从39%提高到62%,以军事、师范等方向为主的提前批次录取的比例亦从33%升至57%。而在重点高校,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则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向上流动倍感艰难的不仅仅是农村少年。2004年,厦门大学教育学院课题组对全国34所高校的生源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普通工人阶级子女考入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的比例分别减少了7.9%与5.6%这是超级中学与省重点中学选拔机制的结果:根

4、据单独招考成绩,排在最前的直接入学,后面的根据相差的分数缴纳赞助费,此外还普遍存在拼爹妈的条子生、择校生。农村孩子,尤其是远离省会城市的农村孩子,即便再努力,表现再好,考入超级中学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不平等的起跑线超级中学的出现,很大程度成就于近年系列高考新政,保送、加分、自主招生的机会,大多被各省最富竞争力的高中包揽。例如,全国十三所外国语学校,每年最优秀的学生都可直接保送进入北大清华。陕西超级中学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北大清华在陕西自主招生名额的98.9%、保送名额的97.3%,被西安的五大名校垄断。裸分考上北大清华的几率越来越小。据来自北大招生办的信息,2010年北大在某省招收的70

5、名文理科学生中,只有10人没有任何加分,其余60人则通过自主招生加分、政策性加分、保送的途径迈入北大。他们绝大多数出自超级中学。这是中国高中版的马太效应,在高考系列新政的助力下,那些最富竞争力的重点高中实力越来越强,迅速升级为超级中学。绝大多数的普通高中与县城高中,被远远甩在了后面。这台隐形的抽水机还在继续高速运转,向上抽离的垂直距离还在不断延长。,“保送、加分、自招等高考政策又叠加了优越家庭的优势,寒门子弟拿什么和他们竞争?靠什么改变命运?”越来越窄的向上通道高考向弱势群体倾斜的补偿性政策对象主要包括少数民族学生、烈士子女等。但较之特长生加分、自主招生加分、奥赛等加分,比例与力度显然偏小。对

6、于陆铭来说,最有可能的加分是获得省三好或省优干,但这些有限的名额往往更容易被超级中学及省级重点获得。自主招生的考题涉及面广,往往是城市孩子才可能接触到的事物,比如五线谱,比如歼十清华社科2010级的陈美诗则在自主招生考试中遇到了一道关于费孝通在哪里上大学的题目,她说:“我在进清华前连费孝通是谁都不知道,这题清华附中的孩子可就都知道了。”艺术加分与寒门子弟更是绝缘。来自北京大学招生办的资料显示,最近五年北大招收的体育特长生绝大部分来自东部地区,七成来自大中城市,来自农村的只有6%;而艺术特长生,迄今没有一位来自农村。高考扩招后,寒门子弟考大学不难,难就难在四年后,拿什么改变家族命运?”这意味着,

7、中国高校扩招后,并没有增加寒门子弟向上流动的机会,”杨东平说,“相反,普通高校文凭的市场竞争力在扩招后越来越弱,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难度越来越大。”缺乏好人生导师和应试指导的人,比起不缺的人更难成功,但前者每取得一点进步,都要付出比后者更多的努力,有更曲折的过程也就是更多阅历,在此过程中会更容易训练出独立坚韧的意志和自学摸索的经验智慧,这样微弱的优点累积二十年,积腋成裘,会是很强的力量,输就只能输在人脉上了。小学是到家最近的村小或者镇小学读书,初中是在镇中学读书;初中毕业后成绩好的去县城读高中,成绩一般的要缴纳一大笔费用才能读高中或者去读中职,一部分跟着父母出去打工;高中(中职)毕业后,很少的一

8、部分人能上大学,大多数人出去打工,成为所谓的“新生代农民工”。其中只有佼佼者能考上重点大学,小部分人才能考上普通院校。造成上面情形的原因,一是经济落后,父母外出打工,照顾孩子生活学习的重担落在了祖父祖母那辈人的肩膀上。而年老的他们文化低、身体差、对孩子更多的是溺爱,不能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这些将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种下灰色的种子。二是教学环境差,不否认在乡镇学校上课的老师辛勤耕耘的成绩,但是这些学校硬件设施差、师资质量参差不齐、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严重的不利影响。现在更强调素质教育,然而农村的孩子因经济条件关系接触的社会是那么的狭隘那么的落后,在素质教育这块更不能与城市的孩子相比。最简单的例子就是

9、城里的孩子很小就去学习文艺方面的,比如跳舞、乐器,而农村的孩子是没有这个条件的。三是父母的观念落后,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很多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让人感觉很体面的工作。于是“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开始蔓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就开始慢慢的减少。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祖国的未来。为了让祖国的花朵能健康的成长,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主要有硬件方面和软件方面。硬件方面包括教舍、教学设备。软件方面包括聘请老师、邀请名校的老师来学校进行学术交流,把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带到农村。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参与和改善中西部农村的教育事业。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

10、的,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人民群众建立新中国,就更能够带领人民群众解决农村的教育问题。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正视贫穷、没有信心去脱离贫穷。我们要竭尽所能、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当人民受到的教育提高了,人民的素质就提高了,我们离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不远了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 一、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 1、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 2、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由政府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

11、 3、对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在研究生招录和事业单位选聘时优先录取; 4、对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的,给予生活补贴,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项目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的,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高职(高专)学生可免试入读成人本科;今后相应的自然减员空岗全部聘用参加项目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 二、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 5、由政府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 6、在选取士官、考军校、安排到技术岗位等方面优先; 7、退役后参加政法院校为基层公检法定向岗位招生考试时,优先录

12、取; 8、具有高职(高专)学历的,退役后免试入读成人本科;或经过一定考核,入读普通本科; 9、退役后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后免试推荐入读硕士研究生。 三、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 10、高校毕业生在参与项目研究期间,享受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补助,户口、档案可存放在项目单位所在地或入学前家庭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聘用期满,根据需要可以续聘或到其他岗位就业,就业后工龄与参与项目研究期间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社会保险缴费年限连续计算。 四、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11、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

13、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12、为到中小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档案管理、人事代理、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等方面的服务; 13、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并享受国家相关扶持政策; 14、登记失业并自主创业的,如自筹资金不足,可申请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按规定适当提高贷款额度; 15、参加创业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16、灵活就业并符合规定的,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五、强化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17、就业困难和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享受公益性岗位安置、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就业援助政策; 18、机关、事业单位免收招聘报名费和体检费; 19、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求职补贴; 20、对离校后未就业回到原籍的高校毕业生,由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提供就业服务并组织就业见习和职业技能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