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2014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一单元-第2讲-东西方的先哲课时演练-新人教版选修4.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6098752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指导】2014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一单元-第2讲-东西方的先哲课时演练-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优化指导】2014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一单元-第2讲-东西方的先哲课时演练-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优化指导】2014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一单元-第2讲-东西方的先哲课时演练-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化指导】2014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一单元-第2讲-东西方的先哲课时演练-新人教版选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指导】2014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一单元-第2讲-东西方的先哲课时演练-新人教版选修4.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化指导】2014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单元 第2讲 东西方的先哲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41(2012苏北四市摸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道(治理)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材料二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政治学(1)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治国主张。结

2、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主张没有被当时统治者采纳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亚里士多德建立有序社会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他提出这些主张的政治背景。(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怎样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2(2013西安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材料二柏拉图认为,个人的灵魂是由理性、意志和欲望三部分组成的,他们分别代表着智慧、勇敢和节制三种品德,其中理性统治着其它部分。城邦统治者,城邦护卫者和农

3、工商牧分别具备这三种品德。三种天性的和谐一致,就产生了第四种品德,即正义。在这里代表智慧的、兼具极强思维能力和优秀美德的城邦统治者是哲学王,也叫监国者。摘自石上泉永远的柏拉图评理想国(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是如何看待“仁”和“礼”的关系的?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孔子提出“仁”和“礼”的学说的时代背景。(2)在材料二中,柏拉图认为城邦统治者应该具备什么品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拉图提出此观点的时代背景。(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如何看待历史人物与时代的关系。3(2013宁波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道(同“导”,治理、引

4、导)之以政,齐(整治、约束)之以刑,民免(避免犯罪)而无耻(羞耻之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正)。论语材料二城邦的公民显然彼此是兄弟,但他们的构成和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在城邦中的职责和地位也不同。神用金子创造了具有统治能力的统治者,用银子创造了武士,即统治者的辅助者,用铜和铁创造了农夫和匠人。柏拉图国家篇材料三假如公正是少数人的意愿,就会出现暴君,假如公正是以数目取胜的多数人的意愿,他们就会行施不公,没收少数富人的财产人们应该选取中庸,既不过度,也不无及。亚里士多德全集(1)依据材料概括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三人思想差异的原因。(3)为了传播他们的思想,他们采取的共同方式是什么?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4)我们对他们的思想应该如何评价?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