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学科考试考试说明.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6093441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学科考试考试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福建省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学科考试考试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福建省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学科考试考试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福建省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学科考试考试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福建省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学科考试考试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学科考试考试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学科考试考试说明.docx(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学科考试考试说明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生物学科考试说明 (适用于 2021 级高中学生) 一、命题依据 依据 2021 年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 2021 年福 建省普通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 施办法(试行)和本考试说明,并结合我省高中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1 导向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 德树人,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中学实施素 质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学业水平考试对普通高 中生物学科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形成

2、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 2 基础性原则。突出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注重学 科基本思想和方法,突出生物学科的特点,兼顾覆盖面,考查初步应用 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不出偏题和怪题。 3 科学性原则。试题设计必须与考试说明要求相一致,具有较高的 信度、效度。试卷结构合理,试题内容科学、严谨,试题文字简洁、规 范,试题答案准确、合理。 4 实践性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关注 生物科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当关注 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前沿。 三、考试目标要求 按照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的基本要求,分别从知识性 目标

3、、技能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的角度,把考试目标划分为如下 5 个要 求层次: 1 了解水平(以 A 代表):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 据;举 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2 理解水平(以 B 代表):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 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3 应用水平(以 C 代表):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 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4 独立操作水平(以 D 代表):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和改进, 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5 认同水平(以 E 代表):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等。 四、考试内容 本考试的范围包括

4、 生物 1 :分子与细胞生物 2 :遗传与进化生 物 3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其具体内容如下: 1 生物 1 :分子与细胞 ( 1 )细胞的分子组成 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概述糖类的种 类和作用;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 2 )细胞的结构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简述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阐明细 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 3 )细胞的代谢 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解释 ATP 在能 量代谢

5、中的作用;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研究影响光合作 用速率的环境因素;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说明细胞呼吸及其 原理的应用。 ( 4 )细胞的增殖 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观察细胞 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 5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说明细胞的分化;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概述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恶 性肿瘤的防治。 2 生物 2 :遗传与进化 ( 1 )遗传的细胞基础 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和受精过程。 ( 2 )遗传的分子基础 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概述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

6、特点; 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概述 DNA 分子的复制;概述遗传信息的转 录和翻译。 ( 3 )遗传的基本规律 分析孟德尔实验的科学方法;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概述伴性遗传。 ( 4 )生物的变异 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简 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举例说出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 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 5 )人类遗传病 列出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 包括单基因病、 多基因病和染色体病 ) ;举例 说出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 6 )生物的进化 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

7、论的主要内容;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 形成;举例说出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3 生物 3 :稳态与环境 ( 1 )植物的激素调节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列举其他植物激素;举例说出植物 激素的应用价值。 ( 2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 传导和传递;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简述动物激 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 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 用;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 态中的作用;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 4 )种

8、群和群落 列举种群的特征;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描述群 落的结构特征;阐明群落的演替。 ( 5 )生态系统 举例说明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 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阐明生态 系统的稳定性。 ( 6 )生态环境的保护 举例说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五、考试形式 1. 答卷方式:采取闭卷、纸笔测试方式。 2. 考试时长: 70 分钟。 3. 卷面分值:试卷满分 100 分。 生物实验操作合格性测试由设区市 XX 局统一组织实施。 六

9、、试卷结构 1 .题型:包括选择题(第 I 卷)和非选择题(第 H 卷),其中选择题为 第 4 页 单项选择题(四选一)。 2 题量及占分比例: 选择题 25 题,占分 50% ;非选择题 6 题左右, 占分 50% 。 3 各模块内容比例:生物 1 :分子与细胞约占 35% ,生物 2 : 遗传 与进化约占 35% ,生物 3 :稳态与环境约占 30% 。 4 试卷难度:全卷的难度值为 0.85 左右。 七、题型示例 本部分以例题分析的形式,诠释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 考试生物学科考试说明(适用于 2021 级高中学生)对 学生 的学 习能 力和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目标、考试内容、考试题

10、型以及试题 难度等方面的要求。 【例 1 1】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 )。 A. 糖类 B. 脂质 C.核酸 D.蛋白质 答案 D 说明 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重要概念的了解。试题涉及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 能简述核酸的种类和作用 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 用等相关知识。 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细胞重要的新陈代谢,具有调节、催化、免 疫、运输等多种功能,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选项 D 符合题意。 本题要求学生在全面了解各类化合物功能的基础上, 进行正确判断, 属于了解水 平( A ),是容易题。 【例 2 2】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一个种群在不受环境阻碍的状况下

11、增长的是 ( ) 答案 D D 说明 本题要求学生应用生物学知识对用数学表达形式描述的生物学现象进行分 析,做出合理判断。试题涉及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等知识。 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 没有天敌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不受环境 的阻碍,没有环境容纳量的限制,不出现 K 值。种群的数量在单位时间内以一定的倍数 增长,增长曲线呈 J J型。因此选项 D D 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考生对种群增长曲线的区分,属于理解水平(B B),是中等难度题。 【例 3 3】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 )。 A. 溶解色素 B.分离色素 C.使研磨充分 D.防止色素被破

12、坏 第 5 页 答案 D D 说明 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具备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的能力, 要求学生理解实验目的、 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技能等。试题涉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 取和分离实验中相关化学试剂的作用原理等内容。 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无水乙醇用于溶解色素,层析液用于 分离色素, 加入二氧化硅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 而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研磨中色 素被破坏。因此选项 D 符合题意。 本题要求学生掌握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原理和相关的操作技 能,属于了解水平(A A)和独立操作水平(D D),是容易题。 【例 4 4】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时,在含有 R R 型

13、菌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 S 型菌 的提取物(如下图),结果有 S S 型菌落出现的是( )。 A. B. C. D. 答案 A A 说明 本题侧重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和获取 信息的能力。试题涉及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等相关知识。 DNA 在 DNA 酶的催化作用下被降解而失去遗传效应,所以在含有 R 型菌的培 养基中分别加入 S S 型菌的 DNA、蛋白质、荚膜多糖和 A DNA+DNA 酶后,只有加入 S 型菌的 A DNA 才会使部分的 R R 型菌转化为 S S 型菌,转化后的 S S 型菌能稳定遗传产生子 代 S S 型菌,导致在含有 R R 型菌的培

14、养基中出现 S S 型菌落。故只有选项 A A 符合题意。 本题要求学生回忆、 理解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 过程和结论以及 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属于理解水平(B B),是中等难度题。 【例 5 5】 我国古代已发展出桑基鱼塘生产方式:利用桑叶喂蚕,蚕粪养鱼, 塘泥肥桑。下列对桑基鱼塘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B. 实现了各营养级间能量的相互流动 C. 将废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 D. 通过科学规划使能量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答案 B 说明 本题侧重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生产现象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的能 力,将知识与能力置于生产实践情景中进行考查,体现了生态

15、文明的发展理念,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试题涉及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 其应用等知识。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各营养级间能量不能相互流 动,但是可以通过科学地规划,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 益的部分, 通过废物资源化, 实现能量多级利用, 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 因此 B 选项 符合题意。 本题要求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将理论知识和生活、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进行 分析、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属于理解水平(B B)和认同水平(E E),是中等难度题。 【例 6 6】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我国计划免疫政策的一项内容。新生儿接种了乙 肝疫苗后,预防接种成功的标志是其体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