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4东亚.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609118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7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4东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4东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4东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4东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4东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4东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4东亚.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 东亚学习目标1结合地图识记东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2理解东亚地形对当地气候与河流的影响。3理解日本自然环境对该国工农业生产的影响。4理解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图表落实1读东亚地区图,回答:(1)将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写列横线上:为国,西侧为国、东侧为国;为国;为海;为洋。(2)从A到B,从沿海到内陆,降水量由向递减。东亚东部受影响比同纬度其他地区获得较多的,自古是著名的。(3)东亚西部地区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较远,气候,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答案】(1)蒙古韩日本朝鲜日本太平(2)东南西北季风(夏季风)降水农业区(3)海洋干燥畜牧业2在“日本图”中填注:(1

2、)经纬度、四个隔海相望国和四个大岛;(2)用字母在图上标注地理事物位置:A日本海、B濑户内海、C朝鲜海峡、D关东平原、E富士山、F首都东京、G港口神户、H横滨。(3)用字母在图上标出主要城市位置:大阪、北九州、长崎、筑波、名古屋。(4)用 标出四大工业区的位置,并写出名称。【答案】略学海导航一地理位置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东亚位于亚洲东部,主要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等国家。跨经纬度范围较广,两到73E的中国帕米尔高原,东到150E左右的日本北方四岛。南到4N的中国曾母暗沙,北至53N的中国漠河以北。二范围1国家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民族:汉族)

3、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民族:蒙古族)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汉城)(民族:朝鲜族)岛国:日本(首都:东京;民族:大和族)2重要经纬线20N纬线穿过:北部湾、琼州海峡及海南岛(海口)、南海、巴士海峡附近。2326N纬线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海峡、澎湖列岛、台湾岛(玉山)。40N纬线穿过: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草原(黄河几字大拐弯)、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渤海、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海、本州岛。50N纬线穿过:蒙古、中国、日本海、库页岛、鄂霍次克海、千岛群岛蒙古:80E120E,50N附近。朝鲜半岛:为35N,128E穿过。黄海、日

4、本海、朝鲜海峡三面围绕。三地形特征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地形多种多样:东部多平原、丘陵;西部多高原、山地。海岸线曲折,沿海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四气候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35N)东亚地区冬夏季风差异的比较冬季夏季陆地(蒙古、西伯利亚)海洋(太平洋)陆地(亚洲大陆)海洋(太平洋)增温快慢降温快降温慢增温快增温慢气温高低气温较低气温较高气温较高气

5、温较低气压高低气压较高气压较低气压较低气压较高风向陆地吹向海洋偏北风海洋吹向陆地偏南风气流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对东亚气候的影响冬季风风力强,大部分地区低温少雨夏季炎热、东部近海地区降水多,往西北内陆,雨量减少温馨提示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显著: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季风气候最显著。2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

6、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3东部季风气候的差异东亚背靠亚欧大陆,面向太平洋,地形多样,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东部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又由于南北热量差异大,大致以秦淮为界,以南形成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北形成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的温带季风气候。在东西方向上,由沿海向内陆海洋性减弱,大陆性增强。日本为海洋性季风气候,朝鲜半岛处于海洋性和大陆性的过渡地带,中国东部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4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地势西高东低,利于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使东部广大地区形成温和湿润的气候。【例1】读东亚1月和7月气压和风向图,完成下列要求:(1)A图表示的是月

7、的气压和风向,B图表示的是月的气压和风向。(2)东亚的季风气候可分为季风气候和季风气候两种类型。其中,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雨季较短的气候是气候。而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雨季较长的气候是气候。(3)东亚东部地区的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有( )(选择填空)A年降水量分配均匀B雨热同期C冬季普遍高温D年降水量较丰沛(4)季风气候对我国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主要有( )(选择填空)A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B降水量年际变化大C容易造成台风灾害D容易发生旱涝灾害【解析】(1)A图陆地为高气压,盛行偏北风,为冬季,北半球的冬季为1月,B图大陆为低压,说明气温高,盛行偏南风,为夏季,北半球夏季

8、为7月。(2)东亚的北部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最低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雨季较短,南部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在0以上,雨季较长。(3)东亚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雨量可以满足农作物需要,对农业生产有利。(4)我国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容易造成旱涝灾害。我国华北地区一般台风发生的频率很小。【答案】(1)1 7(2)温带 亚热带 温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3)BD(4)BD【例2】(2008年重庆模拟)读下图,回答问题:(1)A处附近在冬春季节常常有沙尘暴天气,其原因之一(不考虑地形因素)是A处冬季风力比夏季风力大。这是由于。(2)从综合国力基本实体的角

9、度,对比分析、所在国家发展经济的条件。(3)、三点共同的气候特征为,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4)某土耳其旅客于当地区时5月1日10点起飞,飞行l0小时;某巴西旅客于当地区时4月30日21点起飞,飞行l8小时。二人同时抵达韩国。那么,两人所乘飞机起飞地之间的区时差为。【解析】(1)A处在海陆过渡带上,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2)为日本国科技力量强、海洋运输便利,但资源缺乏。为中国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3)都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利于农作物生长;受季风影响旱涝灾害频繁。【答案】(1)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强,距冬季风源地近,则风力大。夏季相反。(2)国为岛国,国土狭小,矿

10、产短缺,劳动力素质高。国为临海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劳动力数量多。(3)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降水集中夏季,产生洪涝灾害(或冬季低温冻害)(4)5小时五人口和经济1人口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人种:黄色人种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2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范围海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发展东部沿海东亚东部,包括中国东部沿海,朝鲜、韩国和日本濒临海洋,距海近地势较低,平原为主,间有丘陵或低山,河湖较多气候温暖湿润、降水较多交通方便、城市很多,工农业发达,世界水稻、茶叶、蚕丝主要产区,经济发展迅速西部内陆东亚西部,包括中国西部

11、和蒙古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地势较高,多山地和高原、河湖较少气候干干、强差较大交通不便,以畜牧业、畜产品加工和采矿业为主(3)各国的经济特征:朝鲜:森林、矿产资源丰富,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韩国:经济以汽车、电子、服装等制造业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蒙古:畜牧业占重要地位日本: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中国: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六日本读图识记四大岛、日本海、濑户内海、北方四岛;纬度(30N45N);关东平原、富士山;札幌、函馆、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1自然地理特征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形似一张弓,东京是搭箭的交点,似乎要射向太平洋面积狭小,人口稠密

12、,人口超亿的国家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森林水力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2发达的经济世界经济大国“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三极之一

13、”经济发展的条件不利条件:国土(狭小)市场、矿产贫乏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扬长避短,发展经济。对外贸易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日本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濑户内五大工业区。(因为: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多港湾,适合建立大港口。在海边,原料运进和产品外运极为方便,减少了陆上运输,省时、省钱、成本低。日本矿产资源多是从太平洋航线运到日本,因此,工业多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工业布局趋向分

14、散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农业和渔业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达到基本自给、自足,多种在平原地区,但每年要进口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山丘地区多种桑树、果树和蔬菜。但蔬菜和水果仍需大量进口。苹果中红富士苹果是日本培育的优良品种。日本是一个岛国,周围海域盛产各种海产。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3主要城市首都东京,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科学城筑波宇航中心种子岛硅岛九州岛4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日本是个经济大国,资源小国,这就决定了日本工业所需的原料、燃料主要来自国外,日本海沿岸海岸线平直,少优良港湾,太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