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心学中的“格物”.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6088961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陆九渊心学中的“格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陆九渊心学中的“格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陆九渊心学中的“格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陆九渊心学中的“格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陆九渊心学中的“格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陆九渊心学中的“格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九渊心学中的“格物”.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陆九渊心学中的“格物” 认为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者的学者们说:“陆九渊的认识论是建立在吾心即是宇宙的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上的。”“认识路线不是由物质到心,而是由心 到物质的唯心主义路线。”理由有二:陆九渊以为“一切知识和真理都在我的心中, 是心所固有的。”“陆九渊以心为本体,因此,就毋需通过格物的途径去 体认心,而只需反省内求,就可以自己体认吾心。如果说,陆九渊也谈什么格物 的话,那就是格心。”笔者以为认为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者的学者们的结论是没 有事实根据的,其理由是莫须有的,研究方法是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的。 “格物是下手处”的“格物”,是宋儒“为学”八条目之一。“格物致知”在许多哲学史论

2、著中被认定为宋儒的“认识论”。然而,不管是“格物致知”,还是“无极而太极”,在宋儒那里,都只是为重建以伦理为本的人生哲学服务的。宋儒以天、地、人为宇宙三极,他们认为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人性是连接天、地、人的枢纽。在宋儒那里,所谓“知”,“实际上并非对外物、对世界的理知认识,而是一种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的天人合一的属伦理又超伦理的精神境界,而一切见闻之知以至穷神知化,都不过是为了身而体道,为了使作为主体的人通过伦理学与天同一,达到这种属伦理又超伦理超道德的本体世界。”宋儒没有形成西方近、现代意义的主客对立、物我对立的观点,也没有西方近、现代意义的所谓认识论和宇宙观。许多哲学史论著将宋儒哲

3、学分为宇宙观、认识论、社会政治思想三大块进行论述,实际上是脱离宋儒的思想实际的。 一、少而学道,壮而行道 陆九渊是否认为“一切知识和真理都在我的心中,是心所固有的”呢?这要看 事实,不能揣量模写。 陆九渊一生,以“传尧舜之道,续孔孟之统”为己任,极力主张“少而学道,壮而行道。” 他说:“由孟子而来,千有五百馀年之间,以儒名者甚众,而荀、杨、王、韩独著,专场盖代,天下归之,非止朋游党与之私也。若曰传尧舜之道,续孔孟之统,则不容以形似假借, 天下万世之公,亦终不可厚诬也。”“孟子曰:幼而学之,壮而行之。所谓行之者,行其所学以格君心之非,引其君于当道,与其君论道经邦,燮理阴阳,使斯道达乎天下也。故少

4、而学道、壮而行道者,士君子之职也。” “大抵为学,但当孜孜进德修业,使此心于日用间戕贼日少,光润日著,则圣贤垂训,向以为盘根错节未可遽解者,将涣然冰释,怡然理顺,有不加思而得之者矣。” 在陆九渊集中,“为学”是核心内容。他在与友人的书信中, 不厌其烦地阐述关于“为学”目的、方式、途径等问题。他认为“为学”一要志道、明道,二要隆师、亲友,三要发明本心、知自反。他说:“为学无他谬巧,但要理明义精,动皆听于义理,不任己私耳。” “近来学者多有虚见虚说,冥迷渺茫,不肯就实。原其所以,皆是学无师授,闻见杂驳,而条贯统纪之不明,凡所传习,祗成惑乱,此一节又不与其志。”“常俗汩没于贫富、贵贱、利害、得丧、声

5、色、嗜欲之间,丧失其良心,不顾义理,极为可哀。今学者但能专意一志于道理,事事要睹是,不肯徇情纵欲。识见虽未通明,行事虽未中节,亦不失为善人正士之徒。更得师友讲磨,何患不进?未亲师友,亦只得随分自理会,但得不陷于邪恶,亦自可贵。若立意强说道理,又无益也。”“理明义精”是“为学” 的根本内容,“亲师友”是“为学”的基本方式。同时,陆九渊还认为“志道”、“明道”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读书、求学问的问题,而是一个道德修养问题。所以,他说:“古之学者,本非为人,迁善改过,莫不由己。善在所当迁,吾自迁之,非为人而迁也。过在所当改,吾自改之,非为人而改也。故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在与潘文叔中说:“

6、得书知为学有进,其甚慰!但所谓怠堕急迫两偏,此人之通患。若得平稳之地,不以动静而变。若动静不能如一,是未得平稳也。涵泳之久,驰扰暂杀,所谓饥者甘食,谒者甘饮,本心若未发明,终然无益。若自谓已得静中工夫,又别作动中工夫,恐只增扰扰耳。何适而非此心,心正则静亦正,动亦正;心不正则虽静亦不正矣。 若动静异心,是有二心也。此事非有真实朋友不可。”与诸葛受之中说:“某自承父师之训,平日与朋友切磋,辄未尝少避为善之任。非敢奋一旦之决,信不逊之意,徒为无顾忌大言。诚畴昔亲炙师友之次,实深切自反,灼见善非外铄,徒以交物有蔽,论胥以亡,大发愧耻。自此鞭策驽蹇,不敢自弃。”在与胡达材中说:“达材资质甚美,天常亦厚

7、,但前此讲学,用心多驰骛于外,而未知自反。喻如年少子弟,居一故宅,栋宇宏丽,寝庙堂室,厩库廪庾,百尔器用,莫不备具,甚安且广。而其人乃不自知,不能自作主宰,不能泛扫堂室,修完墙屋,续先世之业而不替,而日与饮博者遨游市肆,虽不能不时时寝处于故宅,亦不复能享其安且广者矣。及一旦知饮博之非,又求长生不死之药,悦妄人之言,从事于丹砂、青芝、煅炉、山屐之间,冀蓬莱、瑶池可至,则亦终苦身亡家,伶仃而后已。惟声色、臭味、富贵、利达之求,而不知为学者,其说由前;有意为学,而不知自反者, 其说由后。其实皆驰骛于外也。”通过“迁善改过”而“志道”,在“发明本心”、“深切自反”的过程中“明道”,这是“为学”的根本途

8、径。 陆九渊所说的“为学”,从其目的、方式、途径来看,并未涉及西方近、现代哲学所说的“认识论”或者“认识路线”问题;从其“志道”、“明道”的全过程来看,完全是道德修养问题。陆九渊对比古今,对这一问题说得十分明白:“古人之学,其时习必悦,其朋来必乐,其理易知,其事易从。不贰于异说,不牵于私欲,造次于是,颠沛于是,则其文大可必。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此古人之学也。”“今时士人读书,其志在于学场屋之文以取科第,安能有大志?其间好事者,因书册见前辈议论,起为学之志者,亦岂能专纯?不专心致志,则所谓乡学者未免悠悠一出一入。私意是举世所溺,平生所习岂容以悠悠一出一入之学而知之哉

9、?必有大疑大惧,深思痛省,决去世俗之习,如弃秽恶,如避寇仇,则此心之灵自有其仁,自有其智,自有其勇,私意俗习,如见晛之雪,虽欲存之而不可得,此乃谓之知至,乃谓之先立乎其大者。” 所谓“一切知识和真理都在我心中”这一命题,与上述陆九渊关于“为学”的论述是相抵牾的。陆九渊一方面虔诚地“传尧舜之道,续孔孟之统”,另一方面要求为学者潜心学习宇宙间的实理。宇宙间的实理存在于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之中;尧、舜之道虽是先周以来所形成的理论系统,也是对客观世界的理论概括。“道塞宇宙,非有所隐道,在天曰阴阳,在地曰柔刚,在人曰仁义。”“此道充塞宇宙,天地顺此而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顺此而动,故刑罚清而民服

10、。”“道在天下,加之不可,损之不可,舍之不可。”“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临深履薄,参前倚衡,儆戒无虞,小心翼翼,道不可须臾也。五典天叙,五礼天秩,洪范九畴,帝用锡禹,传在箕子,武王访之,三代攸兴,罔不克敬典。” “宇宙间自有实理,贵乎学者,为能明此理耳。此理苟明,则自有实行,有实事。实行之人,所谓不言而信,与近时一种事唇123下一页 吻、闲图度者,天渊不侔,燕、越异向。事唇吻、闲图度之人,本于质之不美,识之不明,重以相习而成风,反不如随世习者,其过恶易于整救。”陆九渊所述,足以证明,“一切知识和真理”都来自客观世界;“一切

11、知识和真理都在我心中”纯属杜撰,是出于要把陆九渊说成是主观唯心主义者这一需要的揣量模写。 二、天之所以予我者,本心也 认为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者的学者们,置陆九渊关于“为学”的论述而不顾, 生硬地拿“认识论”、“认识路线”进行对号,设定圈套令其入彀。为了说明“ 一切知识和真理都在我的心中,是心所固有的”这一论点,他们先后引用了与曾宅之、 与邵叔谊中的两段话,作为论据。现转述如下。 “仁,即此心也,此理也。求则得之,得此理也;先知者,知此理也,先觉者,觉此理也;爱其亲者此理也;敬其兄者,此理也;见孺子将入井,而有怵惕恻隐之心者,此理也;可羞之事则羞之,可恶之事则恶之者,此理也;是知其为是,非知其

12、为非,此理也;宜辞而辞,宜逊而逊者,此理也;敬,此理也;义,亦此理也;内,此理也,外,亦此理也。孟子曰: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此天之所与我者,我固有之,非由外铄我也。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此吾之本心也。 陆九渊在这里说得十分明白:“仁,即此心也,此理也。”后面“得此理”、“知此理”、 “觉此理”以及“敬其兄者”、“有怵惕恻隐之心者” 等等所说的“此理”都是指“仁”。“良知”、“良能”,天之所与我者,我固有之,非由外铄我也。 “万物皆备于我 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吾之本心也。 “此天之所以予我者,非由外铄我也。思则得之,得此者也; 先立乎其大者,

13、立此者也;积善者,积此者也;集义者,集此者也;知德者,知此者也; 进德者,进此者也。 这段引文中的“此”指代什么?从上下文来看,应是指上一自然段“夷齐未足言也”。上一自然段说:“前日窃闻尝以夫子所论齐景公、伯夷、叔齐之说,断命以祛俗惑,至今叹服,不能弭忘。笑谈之间,度越如此,辅之切磋,何可当也。允其所见,推其所为,勿怠勿画,益著益察,日跻于纯一之地,是所望于君子,夷齐未足言也。”论语载:“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非常清楚,“此”,指“仁义”。 认为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者的学者们,在第一段引文后的结论说:“这就是说,第一,一切知识

14、和真理,包括伦理道德的知识,先知、先觉者知识以及是非的标准,都具在我本心之中;第二,这些知识和真理以及规律,是先天就具有的,不是由认识客观获得的。它是一种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和良能;第三,如果进一步探求知识从那里来,陆九渊只得归之于天,是天给予的;”在第二段引文后的结论是:“得此、立此、集此、知此、进此,这里所说的此,就是指心。心中先验地具有一切知识。 这显然是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在认识论上的贯彻。” 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辨识:陆九渊所说的“心”和“本心”是不是同一性概念? 陆九渊所说的“此天之所与我者,我固有之,非由外铄我也”中的“此”是不是指“一切知识和真理,包括伦理道德

15、的知识,先知、先觉者知识和以及是非标准”? 陆九渊说“天之所与”、“我固有之”是不是就是在强调“心中先验地具有一切知识”? 陆九渊所说的“心”和“本心”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心”是以“思”为职的物性 的人体器官;“本心”是客观现实在以“思”为职的人体器官“心”中的反映,是具有社会 性的心理现象。陆九渊说:“仁义者,人之本心也。”“耻得所者,本心也。”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此吾之本心也,所谓安宅、正路者,此也;所谓广居、正位、大道者,此也。”一句话,陆九渊所说的“本心”就是仁义之心。 以仁义为特定内涵的“本心”是怎样产生的?“本心”是“人之初”, 现实的伦理关系 以及传统的伦理道德的言传身教在“人心”中的反映。 陆九渊说:“孟子曰:心之 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又曰: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又曰:至 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又曰:君子之所以异于人者,以存其心也。又曰:非独贤者有 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又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 存之。去之者,去此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思想汇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