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深度学习要什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6082654 上传时间:2024-03-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向深度学习要什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向深度学习要什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向深度学习要什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向深度学习要什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深度学习要什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向深度学习要什么来源:中国教师报深度课改需思考三个深层次问题:学习是怎样发生的?学习的内容是否有意义?学习是不是有力量?为此,有必要构建课堂教学全新的学习场。构建全新的学习场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必然。目前进行课堂变改革的学校或区域,大多取得了一些进展:教学组织形式得到改变,教与学的关系得到调整,从重教轻学逐渐转变成学为中心。但课改显然不能仅限于此。我认为,深度课改还需要思考三个深层次问题:学习是怎样发生的?学习的内容是否有意义?学习是不是有力量?为此,有必要构建课堂教学全新的学习场。让核心素养统领教学内容。只有明晰了教与学的价值与内容,教学方法才有意义。换句话说,教学要重点关注培养什么样的

2、人的问题。近年来,教育部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推进课程改革,制订相应的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质量标准。无疑,这是对课堂最应该让学生学习哪些有价值内容的有力导向和引领。而如何在核心素养的统领下,确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环节、选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和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课题。换言之,要重新发现学科深藏的育人价值,重新梳理学科独特的素养,改变学科教学内容和思维方式,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这是课堂改革再出发的转折点和最有价值的探索空间。让审美情趣充满课堂学习。课堂有其特殊的场域特征,是师生、生生生命的交流与交融场。因此,课堂改革不能过分强调教与学在程序上的翻转,不能简单地让师生关系停留于活动

3、时间的限制中,更不能让课堂变成死板的几大环节、几个步骤,或以单纯的训练取代知识学习的过程,忽视了知识学习本身的趣味性及审美心态,忽视了师生生命的情感交融。课堂改革还应站在美育的角度改造课堂教学的流程,让审美情趣充满课堂;让知识充满生命的温度,这样的课堂才是舒展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具有生命成长的力量,这样的课堂改革才具有持续性,才会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 让课堂改革回到学科本身。每一个学科都是不同的,但我们常常用相同的方法推进课堂改革。尤其在学生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课程和学习方式,一刀切的课堂改革终究会被教师抛弃。同时,要避免课堂改革的繁文缛节,不能人为地弄出许多流程、许多环节,浪费

4、了师生宝贵的时间,加重了师生的负担。有效的课堂改革应尊重学科本身的学习方式,针对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推动学习过程的再造或优化,努力将课堂从“讲台上的教学”变为“课桌上的学习”。比如,数学的学习需要举一反三,即学习了一个例题,就相应地懂得了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这是理科的学习方式;但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反三归一,语文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通过大量的阅读,最后获得一点感悟。如果语文学科也以“前测、导学案、后测”等作为课堂改革的要点,那课堂教学将会误入歧途。让自主建构促进转识成智。学习是否有力量,关键看是否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主建构。但在当下,大多数课堂教学仍属于“指令性教学”,其特征是传授知识,强加要

5、求,强化训练,注重成绩等,并按照刻板的步骤进行。教师掌控教与学,学生跟随教师的教而学,并非教师跟随学生的学而教。所以,学生是学到了知识,但学习并没有真正发生。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都会感到枯燥和厌倦。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知识生动活泼起来,这是教育的核心问题。课堂改革的关键是通过针对性教学促进学生将知识、信息转化为智慧,通过自主建构促使学生转知成智,促进自我发展。这个发展过程,黑格尔把它分为三个阶段:正、反、合。打个比喻,一开始学生只是一颗麦粒(正),但它实际上已经包含了突破自己的因素。当它真的长成一棵麦苗时,就不再是一颗麦粒了,而是到了麦粒的对立面(反)。麦苗最终还会成熟结种,自己死去而产生新

6、的麦粒。新的麦粒既不是麦苗,也不是原来作为种子的麦粒,而是两者综合的产物(合)。教育亦然,推动学生如此发展的教与学,才是真正有力量的课堂改革。(曹鸿飞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深度学习应包括知识再建、问题意识、学以创新、不懈批判、多维思辨、高阶思维等要素。当然,深度学习的前提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深度学习的五个课堂指标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渐取代了告知式、灌输式学习方式。但是在不少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仅仅解决了较低思维层次上的记忆、理解、简单应用等问题,没有或很少涉及高阶思维,更谈不上深度学习。那么,深度学习具体应包括哪些要素呢

7、?知识再建。知识再建就是指知识系统的重组及反思。深度学习倡导要把新知识的学习纳人原有的知识体系,使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孤立的、零散的,而是系统的、有体系的。而且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只要是相关的内容都可一并归纳。同时,对于重新组建的知识系统要重新审视、甄别、检验,以便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深度学习不会被表面的现象所困,而是通过现象直达事物的本质。问题意识。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问题是思维的起点,真问题是思维的助推器。只有学生的真问题存在,才能谈得上课堂的深度学习。对于一堂课,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学习过程中有哪些困惑?课后还有哪些需要关注的问题?这些都是真问题,是学生想

8、象力、求知欲、思维力的来源。呵护这些问题才是以生为本的体现,才是课堂有意义的基石。没有真问题,学生就是知识的奴仆。学以创新。深度学习重视学以致用,在学以致用的基础上学以创新,懂得知识的迁移运用,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及现实问题。如通过学习电阻相关知识,就可以解决生活中白蚁的危害问题。否则学习就只是简单的、机械的、肤浅的记忆、复制、强化的过程,仍属于浅层的学习。不懈批判。深度学习倡导批判性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并不是一味地否定、怀疑、排斥,批判性思维可以使学生“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使学生质疑、反思,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形成独立的人格。深度学习的课堂必然是开放的课堂,课堂上多种观点

9、并存,多种学习方式并存他们互相包容、互相碰撞、互相悦纳。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敏捷性等,在这个过程中得以提升。多维思辨。深度学习倡导多维思辨,就是让学生围绕开放性问题各抒己见、唇枪舌剑、据理力争。学生的潜能被发掘,灵性被激活,心智的火焰被点燃。思辨的过程中,重组思维、发散思维、臻美思维等多种思维方法交互呈现,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直觉思维、创造思维得到潜移默化的滋养。深度学习重点关注高阶思维,即达到布卢姆认知领域学习目标中的分析、评价及创造层次。让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独立思考、独立求证,考虑多种不同方案,筛选、甄别、选择最佳方案,在促进思维发展的同时获得成就感和快乐。当然,深度学习的前提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同时,深度学习还需要充分利用交互式反馈评价、思维导图式学习等工具。所有这一切都构成深度学习的要素,都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真正提升,有利于促进学生人格的培养和思维的建构。(孙玉生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苍平县杜郎口中学)第 1 页 共 1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