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组建校园局域网.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6081041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组建校园局域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如何组建校园局域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如何组建校园局域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如何组建校园局域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如何组建校园局域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组建校园局域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组建校园局域网.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组建校园局域网1、项目内容本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根据某学校园区局域网建设需求,以满足目前校园网大多数应用为目标,在现有独立信息教室的基础上,将对学校办公楼、教学楼和平房辅助管理部门等几座主要建筑物构建校园网络。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1) 根据学校对信息点的安排和网络应用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校园网总体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2) 对学校办公楼、教学楼和平房辅助管理部门等几座主要建筑物实施局域网结构化布线;3) 完成从办公楼的网络中心分别到教学楼和阶梯教室所在平房的2条六芯室外主干网光缆的敷设。4) 实现学校核心交换机与二级交换机的连接、安装、配置和调试;5) 实施对新购服务器和部分微机网络工作站的连接和入

2、网调试。2、某学校园区局域网建设项目结构化布线设计结构化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它既能使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连接,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互连接,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线路上的连线点,与工作区的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以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一个良好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对其服务的设备有一定的独立性,并能互连许多不同的通信设备如数据终端、PC和主机以及公共系统装置。一般布线系统有六个子系统组成:建筑群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垂直(主干)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校园网为园区网,楼群间子系统采用光缆连接,可提供千兆位的带宽,有充分的扩展余地

3、。垂直子系统则位于高层建筑物的竖井内,可采用多模光缆或大对数双绞线。把管理区子系统并入设备间子系统,集中管理。对于多幢楼宇,可采用多设备间的方法。分为中心设备间和楼栋设备间部分,中心设备间是整个局域网的控制中心,内设有对外(Internet)对内通信的各种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视频服务器等),中心交换机通过光缆与楼栋设备间的交换设备相连,以保证数据的高速传输。在此设备间放置布线的线架和网络设备,端接楼内来自在各层的主干线缆,并端接连接网络中心的光纤。楼内布线包括水平布线和主干布线。水平系统采用超五类双绞线,新的楼宇采用暗装墙内的方式,旧的楼宇采用PVC线槽明装的方式。本方案是网络公司根据某

4、学校(以下简称校方)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要求,按照国际商用建筑物布线系统标准(EIA/TIA 568B,ISO11801),以满足园区网应用为目的而提出的。其目标是:实现学校办公楼60个信息点、教学楼136个信息点以及平房26个信息点(总共222个信息点,以超5类布线标准的局域网结构化布线。按照EIA/TIA 568B(国际商用建筑物布线系统标准)设计要求,不仅要选择符合国际标准的布线材料和设备,而且要按照其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根据招标方要求,我们拟选择符合国际标准的著名的布线厂商-美国AMP公司的产品和技术。2.1 用户对信息点的分布和带宽的需求按校方的要求,本次实施的局域网信息点共有222个

5、。其中办公楼60个,分别分布在3个楼层、教学楼136个分布于5层楼层,平房的26个信息点用于一层的阶梯教室和学校辅助管理部门。各楼之间以多模光缆连接,构成学校的园区局域网。学校局域网的中心机房设在办公楼的三层西侧。教学楼的配线间设在三楼东侧的北面。根据学校安排,信息点的具体分布是: 办公楼 教学楼 平房 合计一层 二层 三层 一层 二层 三层 四层 五层 22 20 18 34 30 30 28 14 26 222 60 136 26 222为适应学校将来对各种网络应用的需求,另外随着技术和工艺的进步,考虑到目前各类布线材料在价格方面比较接近,因此拟对所有信息点都按超五类UTP标准布线,每个信

6、息点可实现不低于100Mb的带宽,这样不仅可支持一般的学校信息管理应用对网络传输带宽的要求,而且完全支持MPEG-2等格式的多媒体信息传输。此布线方案只考虑数据信息点布线,不涉及语音信息点及其设备。2.2 楼宇内的综合布线设计学校办公楼和教学楼的特点是:未经加装护墙板和顶棚等复杂的精心装修。因此,楼道和房间内拟采用明线槽敷设,为美观起见,水平子系统主干线槽能隐蔽的尽可能隐蔽,只有无法避免时才走明线槽。办公楼主体部分的物理尺寸大约为:长约35米,宽约14米,共3层,中心机房设在三楼西侧,到一楼东头的最远信息点不超过60米。教学楼长约70米,宽约14米,共5层,二级交换机柜设在三楼东头,距离该机柜

7、最远的信息点为一楼西侧的南面房间。其最长距离约为91米。该楼是座已使用多年的建筑物,楼道内既有明线槽的有线闭路馈线和电话线,又有老局域网的结构化布线,新增的线槽必须在避免各种可能引起干扰的情况,又要保持线槽的美观。因此,需要对其布线的设计和工艺进行精心处理。根据EIA/TIA 568、ISO11801的要求,有源设备到有源设备之间的双绞线长度应当保持在100米以内。当然,在采用5类双绞线时,10Mbps的带宽下,个别信息点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达到130米左右(有些网络产品厂商承诺可达200米)。在本方案中,任一桌面信息点到配线间的走线距离都不会超过94米(实际最远距离不超过91米),完全满足技

8、术规范的要求。本项目的主要结构化布线材料(配线架、UTP线缆、信息插座、插头等关键部件)选用美国安普公司(AMP)的产品。该产品由于具有以下特点而颇具市场竞争力:AMP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接插件生产厂,其产品的寿命、可靠性和电器性能已经过数十年的考验。大多数的计算机厂商和通讯设备厂商都选用AMP公司的接插件为其设备的电缆连接件。AMP的Netconnect产品系列含盖了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所有产品,完全遵从国际标准。AMP公司的面板形状为正方形,颜色为乳白色,与国内常用的电源插座、开关和电话插座比较协调。面板上插口带有滑动的防尘盖,插头拔出后盖板自动弹落,提高了信息插座的清洁度。AMP的Netcon

9、nect产品具有很好的性能价格比,同类产品,AMP品牌在国内市场上比AVAYA产品价格普遍低10以上。局域网规划拓扑图如下:2.3 楼宇间的连接链路2.3.1 几种常用传输介质的比较楼宇间的连接线缆暴露在室外,常年受到日晒雨林的影响和雷电的干扰,就目前常用的双绞线、细同轴电缆和粗同轴电缆和光缆等几种有线传输介质来看,从抗干扰,抗腐蚀,高带宽及允许传输距离等几方面看,以室外铠装光缆作传输介质最为适宜。下面就这几种常用的传输介质作些分析比较:(1)双绞线目前室内布线常用的双绞线都是指无屏蔽的双绞铜线(UTP),其传输速率同距离密切相关,虽然在100以内五类无屏蔽双绞线可以传输125MHz(100M

10、bps),但它不适合作连接楼与楼之间的主干电缆,其原因有:没有屏蔽层的铜线在室外很容易感应雷电而产生干扰,甚至损坏设备。UTP因受室外恶劣环景的影响,容易老化,寿命短。按照PDS 布线规则,UTP线缆不容许超过100米(尤其是100Mb的快速以太网),因而也不适合作室外主干电缆。至于屏蔽双绞铜线(STP),从理论上说,抗干扰和传输距离都比UTP好,但它要求有较高的接地性能,从工艺上一般很难保证,即便做到了,其投资也十分可观,否则会弄巧成拙。这也是STP未能广泛流行的主要原因。(2)同轴电缆传统的同轴电缆主要有粗同轴电缆和细同轴电缆。粗同轴电缆比起细同轴电缆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机械性能好和有效传

11、输距离更远(前者最大距离是500米,后者为185米)的特点,但施工难度大,而且由于应用越来越少,市面上货源难觅,其成本已超过光缆。初、细缆两者的传输速率都是10Mbps,且只能作为共享介质使用。不过,由于细缆施工方便,价钱便宜,在共享网段的工作站数目不多的请况下(十来个站点以内),在室内使用是可以考虑的。但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都稍差。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两种传输介质都已趋淘汰。(3)光缆光缆具有高带宽(一般可达数百MBit乃至数十Gbit级),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安全性好等显著特点。其相关产品的价格也逐年大幅度下降。目前是业界作网络主干的理想传输介质。对于某学校园区网,涉及到3座建筑物的楼

12、间局域网互联。由于网络中心设在办公楼,按照星型的网络拓扑结构,在考虑目前主要以客户机/服务器(C/S)或浏览器/服务器(B/S)集中式应用模式的特点,所以其它二座楼都应当分别连接到办公楼的网络中心。就目前大多数校园网的应用情况而言,校园网上承载的传输信息中,多媒体信息的传输量将会越来越大,如多媒体教学,电子阅览、视屏点播等应用。因此,无论从目前或者将来的发展观点看,主干网传输介质必须具有承载千兆速率的能力。另外,作为户外传输介质,还需具备较好的抗干扰、可靠性、抗老化和高寿命等特点。然而具备上述这些特点的传输介质目前只有光缆可满足要求。光缆按模式可分为多模和单模两种。它们都可以承载千兆的传输速率

13、,唯有在距离问题上,二者差异较大,前者的最大传输距离只有275米(62.5/125m)至550米(50/125m),由于其光收发器件半导体器件(LED),所以价格相对较便宜;而单模光纤因采用的是激光器件作光收发器,因此,传输距离可达数十公里,而价格也要高出前者几倍。对于本方案,由于楼宇间的最远光缆距离也不会超过200米,所以为节省投资宜采用62.5/125m的多模光缆。2.3.2 室外主干链路部分设计拓扑方案根据学校的需求,需要将办公楼、教学楼和平房等3座建筑物的室内信息点互连成学校的园区局域网。从便于管理和维护,有利于提高所有信息点访问中心服务器的速率,并结合地理位置统筹考虑,较好的拓扑方案

14、是:以办公楼的网络机房为中心,按星型结构方式辐射到其它2座楼。楼宇间互连的介质选择正如前面分析所述,对于目前园区网的室外主干传输介质,光缆已成为唯一有效的选择。它不仅具有很好的带宽及其扩展性,而且在抗干扰性,可靠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等多方面都十分优越。不足的只是施工难度稍大,成本较高。对于前者,只要设计时考虑周全,施工时一次到位,考虑足够的前瞻性,有充分的扩展性,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为此,拟打算从办公楼网络中心到其它2座建筑楼的室外主干链路全都采用多模6芯光缆(教学楼信息点较多,可考虑2条千兆上连链路,或者按LAG方式捆绑成一个2千兆的主干链路,一旦任意一条链路发生故障,另一条链路会自动按

15、一个千兆速率的链路正常运行。还有两芯作备用)。这样可实现高速、冗余、可靠、稳定的优质主干链路。在光缆的连接方面,目前存在至少三方法:熔接,磨接和冷压接。磨接法在多模光缆中虽有一定的应用市场,但经验证明,一致性差,往往因人而异,普遍衰减较大。熔接容易保证性能,特别是在单模光缆更是如此。冷压接是一种新的工艺需要特殊的设备,性能也不如熔接好。我们一般采用熔接的光缆连接方法。3、带宽分析3.1 主干网带宽的考虑主干网实际上是中心交换机与二级交换机(对于规模不太大的网络环境,也就是接入级)之间以及中心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信道。对于交换式以太网来说,其带宽有10M,100M和1000M三种。对于本方案而言,根据该网络规模、应用特点并结合校方的意愿,主干带宽拟按1000M考虑。中心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可根据服务器的规模和应用类型在100M或1000M之间选择,而中心交换机与办公楼、教学楼和平房的接入交换机之间宜采用1000M全双工方式。对于规模不是十分庞大且地域不是太分散的局域网,以尽可能减少交换机或集线器的级连级数为宜,以免增加延时。对于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