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管理中渗透人本思想.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607795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科学管理中渗透人本思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科学管理中渗透人本思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科学管理中渗透人本思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科学管理中渗透人本思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科学管理中渗透人本思想.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科学管理中渗透人本思想 摘自:中国校长网教师从事的劳动,是需要发挥人的聪明才智的劳动。因此,对教师的管理必须既注重科学,又注重以人为本。对于学校校长而言,仅仅掌握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实践上下功夫。当前,很多学校追求科学管理,力图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促进学校各个方面资源的最优化组合,以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人是管理的核心要素,对于人仅用制度、计划、监督来管理,尽管体现了科学管理的规范性、实效性,但却忽视了人的本质特征,即人的个性、需要及人的发展,甚至容易窒息人的创造性,这使人退化为制度的奴隶.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向探究型、学者型、开放型、专家型转变。转变的基础是教师个性

2、的张扬和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的职业角色决定了他的追求价值取向,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承认远甚于物质利益.因此,对教师的管理必须既注重科学,又注重以人为本。人本管理的实质是彰显人的价值,保护人的自尊,激励人的情感。叶澜教授说过: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的事业,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就是教师的职业生活,要让教师的职业生活丰富多彩,就必须鼓励教师向自我挑战。在学校的人事管理中,校长应遵循机会均等的原则,冲破任人上的晕轮效应,知人善任尤为重要.知人善任,重在知人,难在知人。知人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了解和交流的过程。决

3、策者要知教师,教师也要知决策者。决策者要放下架子,对教师主动关心,坦诚交心,教师才能对决策者付出真心,对学校树立信心。学校决策者通过谈心、交心,达到知人、知心,从而把广大教师凝聚在领导群体的周围。知人的目的在于善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决策者应根据教师的学识个性、爱好特长、能力水平,合理配置,优化组合,使人尽其才,整体高效,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首先摸清管理对象在性格、经验、工作实际、生活状况、社会关系诸方面的特征,并倾注积极的期待,鼓励教师尝试风格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育对象。然后对工作岗位进行招聘并公示,最后将教师的安排、目标及研究任务同时下达。目标应分层,体现弹性;研究任务

4、要有针对性,指向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研究考核的方式是用提高分减去过去的基础分,重在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在传统的教育管理中,管理者常常运用到榜样激励法、谈话交流法、物质慰问法。这些管理手段在当前仍然具有很大的价值,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管理者还要充分发挥教师活动的重要作用。人与人是相互支撑的,人与人的相互理解贵在沟通。活动能创设便于沟通的情境,优化交流的氛围,让教师切身体会学校的关心与温暖,浓化干群之间的人情味,强化学校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学校文化建设沉淀的精髓是学校发展的沃土,特色学校是众多学校决策者追求的目标。教师活动是学校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教师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学校的学生特色活动

5、就不会稳定长久。因此,教师活动的特色是一所学校长期形成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是维系、规范、凝聚全体教职工的纽带。最有效最灵验的管理方法就是学校领导对教师劳动的理解和对教师人格的尊重,包括感情投入和思想沟通。教师作为特殊的脑力劳动者,普遍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我表现欲望.他们对尊重的需要,高于对物质的需要;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要求,高于对金钱的追求。他们最大的愿望是精神上的鼓励,事业上的成功;最大的苦恼是精神上的创伤,能力上的受压抑。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校决策者在工作实践中,要努力构建教师激励机制,尽量满足教师的不同层次需求,以此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一是关心教师的物质生活,想方设法为教师解决实际困难,让教师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二是关心教师的精神生活,与教师建立起志同道合的同志关系,互相支持和帮助;三是为教师创造一个施展才华,实现自我的良好条件。时代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教育事业也是不断往前发展的,同样,学校管理模式也需要相应改变,即把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一所学校有名望,有质量,关键在人才。学校管理模式的合理转变,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从而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推向一个新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