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原著导读.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607519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原著导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马克思原著导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马克思原著导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原著导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原著导读.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原著导读-读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有感主要内容:一国两制,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邓小平执政以来,中国一直在克服“左”的错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来制定各方面工作的政策。中国政府为解决香港问题所采取的立场、方针、政策是坚定不移的。我国政府在一九九七年恢复香港主权后,香港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变,北京除了派发军队以外,不向香港特

2、区政府派出干部也不变。“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一国两制”的“两制”是指在中国国内可以两种制度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由宪法规定设置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生活方式、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两制并存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充分考虑和照顾到了各方面的利益,有利于特别行政区的稳定和繁荣。前提和基础:正确认识、全面把握“一国两制”方针,必须把“一国”与“两制”统一起来。讲“一国”,就是坚持一个国家,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讲“两制”,就是在国家的

3、主体制度实行社会主义的同时,通过中央的授权,在某些特殊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也就是说,这些地区实行高度自治的程度可以高到实行不同于内地的制度。“一国”与“两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先与后、源与流的关系。没有“一国”,就没有“两制”。只讲“两制”,不讲“一国”,高度自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香港回归的历史看,回归祖国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前提和基础;从香港特区权力的来源看,国家主权是地方治权的前提和基础;从国家制度体系的构成看,国家制度是地方制度的前提和基础;从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的经验看,国家繁荣昌盛是地方兴旺发达的前提和基础。而港人治港有个界线和标准,就是必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

4、人来治理香港。爱国者的标准是,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而且我们要相信香港的中国人能治理好香港。香港过去的繁荣,主要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香港人干出来的。中国人的智力不必外国人差,中国人不是低能的,不要总以为只有外国人才干得好。可行性(依据):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的主体是社会主义。 “一国两制”要讲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里允许一些特殊地区搞资本主义,不是搞一段时间,而是搞几十年,成百年,另一方面也要确定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中国

5、的主体,10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在小范围内允许资本主义存在,不会改变大范围的社会主义性质,而且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用马克思的观点来说,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社会主义,占主导地位,而次要方面是资本主义,占支配地位。就是说:实行一国两制后,我国的社会性质不会发生改变。这就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了保证。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这点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实践也有力地证明了它的可行性。澳门回归以前的形势是很不好的,经济不振,治安混乱,人心不

6、安,社会动荡。回归祖国以后的10年来,实行“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绩效显著,成绩斐然,早已使“澳门社会面貌焕然一新”。重大影响: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大的意义。1、 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按照“一国两制”构想,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为作为国家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同时也允许和保护一定地区范围内存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说过的新话。2、 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

7、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3、 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4、 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的原则用来处理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准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把它用于解决一个国家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地区之间的问题,这是一个伟大的创造。现实意义: “一国两制”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事实证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依托内陆广阔的市场和优厚的政策经

8、济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实行“一国两制”,台湾与港澳有所不同,比港澳更宽,作为中国对港澳恢复行使主权的象征,中央政府向港澳派驻军队;台湾可以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派军队去。统一后,大陆不仅不派行政人员到台湾去,中央政府还要在全国性政权机构中留出一定比例的名额,让台湾各界人士参与国家管理。可以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中央政府不向特别行政区收税,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内部事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都有特别行政区的代表和委员参与国家管理;台湾特别行政区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我国政府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样做,有利于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台湾、香港、澳门的繁荣与发展,也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