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精准扶贫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607418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乡村精准扶贫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美丽乡村精准扶贫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美丽乡村精准扶贫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美丽乡村精准扶贫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美丽乡村精准扶贫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丽乡村精准扶贫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乡村精准扶贫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丽乡村精准扶贫报告篇一:县委书记王海军调研美丽乡村和扶贫攻坚工作】县委书记王海军调研美丽乡村和扶贫攻坚工作5 月 26 日,县委书记王海军深入下堡寺西王庄和临西镇周楼村、东 马鸣堂村,就美丽乡村和扶贫攻坚工作开展调研。每到一处,王海军都与镇、村干部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村庄环境整 治、群众收入来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并来到便民服务中 心,认真查阅扶贫档案;走进农户家中,询问生产生活情况;深入 村内街道小巷,实地查看农村建设。王海军指出:美丽乡村建设要结合实际,按照省、市总要求,用好 用活用对资金、强调村民主体地位、确保宣传先行、突出重点,大 力推进农村改房、改水、改路、改厕、改厨,全面实施

2、民居改造和 中心村建设等一系列工作,让农村变得更美丽,让老百姓生活得更 幸福。就扶贫开发工作,他指出:扶贫开发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 要突出增收致富路子,充分调动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 和当地群众的积极性,继续完善农村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 工作内容,切实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落实一系列强农惠农 政策,把扶贫开发工作与当地特色产业相结合,以产业项目为抓手, 带动广大贫困群众致富。王海军要求镇、村干部要把 “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活动与美丽乡村建 设和扶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深入学习,做到干部素质有新提 升,作风有新转变,工作有新成效,用学习成果推动各项工作持续 开展。【篇二:关

3、于深入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实施精准扶贫工作 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市及渝东南片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 增强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全县扶贫开发水平,加快贫 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实施精准扶贫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扶贫开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首要民生工程。实现 “科学发展、富民兴 石”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改革开放以来, 我县扶贫开发经历了 “二六越温达标 ”、“八七扶贫攻坚 ”、稳定解决 温饱等阶段,目前已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 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全面攻坚新阶

4、段。但长期以 来,扶贫开发存在着贫困人口底数不清、致贫原因不明、扶贫资金 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精准度不够。按照人 均纯收入 2300 元 /年的贫困线标准,全县还有低收入人口 6.7 万人, 其中建档贫困户 4.8 万人、低保户 1.9 万人,贫困发生率为 12.41% , 较全市平均高 3.91 个百分点。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还没有从根 本上得到改变,我县仍属于国家重点贫困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 识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严峻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把扶贫开发当作 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 更有效的举措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加快建成扶贫开发示范

5、县和 绿色生态经济强县。二、准确把握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市委四届三次、四次全会及县 委十三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关于扶贫开发的工作部署 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 2020 年)要求,围绕打造 “扶贫开发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总目标,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 以 “一区三片 ”为主战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构建 “三位一体 ”扶 贫格局为路径,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更加注重解决制约贫困地 区发展的突出问题,更加注重增强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 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精准扶贫,加快贫困 群众脱贫

6、致富、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二)基本原则 发展为要、民生为本。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促进减贫的根本举 措,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扶贫开发首 要任务;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从制度上保障贫 困人口生存和发展基本权利。点面结合、合力攻坚。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 整合多方资源,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把具备劳动能力 的贫困人口作为扶贫开发主要对象,落实好到人到户措施,努力增 加贫困群众收入。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立足实际,突出优势和特色,将扶贫开 发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与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结合,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统筹

7、推进区域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开放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解放思想、开拓思 路,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探索 扶贫开发新途径。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发挥政府在扶贫开发中的主导作用,广 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群的主动性和 创造性,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三)总体目标到 2017 年,按照人均纯收入 2300 元 /年的扶贫标准,实现 4.8 万贫 困人口 “两不愁三保障 ”(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医疗 和住房),完成 100 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建设任务,全面建成 “扶贫开 发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贫困村农民人均纯

8、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平 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县平均水平。三、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各项重点工作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将集中解决相对贫困、区 域贫困、发展差距等突出问题。各级各部门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落实好精准扶贫各项措施,切实解决好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问 题。(一)坚持 “两个瞄准 ”,实行精准识别1 瞄准贫困户,认真开展扶贫对象识别。结合国家扶贫标准,瞄准 贫困户,严格按照 “七步四公示 ”(“七步 ”即自愿申请、初选对象、 入户调查、村级评议、审核公示、规划帮扶、审批备案, “四公示 ” 即县、乡、村、村民小组四级四次公示)要求,坚决杜绝优亲厚友、 弄虚

9、作假等行为,彻底改变 “穷人帽子富人戴 ”现象,科学合理确定 扶贫开发对象。建立 “重庆石柱扶贫信息管理系统 ”,按照每年扶贫 对象动态调整要求,对信息系统中的贫困对象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 管理识别方式,及时进行调整。2 瞄准贫困村,找准制约发展突出问题。按照水、电、路、气、房 和环境改善 “六到农家 ”要求及 “七有四通三解决 ”基本标准,找准群 众最迫切、反映最强烈、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现实难题。对已 经验收的贫困村跟踪问效,及时解决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实际困 难,对正在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贫困村强力推进各项工作,确保不 脱贫不验收达标。(二)着眼突出困难,实施精准扶持“五小水利 ”重点县资

10、金集中整治山坪塘 859 口,新增、恢复改善灌 溉面积 2.5 万亩、 8.5 万亩。加大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力度,建成 “安 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 ”的农村电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推 进生态村、生态乡镇建设,完成 23 个乡镇污水处理厂、 3 个乡镇片 区垃圾处理厂建设,实施 62 个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争取将我 县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范畴,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工程 试点县建设。充分利用二轮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中央造林补贴 等国家生态建设项目资金,实施生态造林 15.5 万亩,石漠化面积 190 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 141.5 平方公里,增强贫困地区防灾减 灾能力。到 20

11、17 年,实现行政村通畅率达 100% ,乡镇客运和符合 客运条件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达 100% ,农村安全饮用水率达到 85%, 森林覆盖率达到 57.2% ,贫困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2 大力扶持特色支柱产业。以产业扶贫为主线,加快建设武陵山区 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县。坚持将财政扶贫资金的70% 用于产业发展,以 “三百 ”工程(百村百园百企)为载体,围绕 “3+7”特色效益 产业,在每个贫困村培育 1 2 个主导产业。完善县乡农产品市场体 系,打造黄连、莼菜、辣椒等电子交易平台,加快销售贫困地区特 色农副产品。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贫困农户抱团经营, 促进贫困户稳步增收。依托

12、“绿色生态、土家风情、历史文化 ”三大 优势,围绕建成 “中国黄水国际民俗生态旅游度假区 ”目标,积极打 造 大黄水” 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5个;围绕 “一县两极四区多点 ”布局,整合旅游、扶贫、民族发展等资金,大 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年接 待游客超过 1000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 50 亿元,旅游产业成 为带动旅游地区贫困群众增收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工业, 开展辣椒、莼菜、优质牛羊肉等农副产品加工,建设渝东南地区农 林产品加工基地,促进贫困群众就近创业就业。完善县校合作机制, 深化校地合作;加快推进 “重庆辣椒产业科技支撑示

13、范工程 ”,实现 辣椒生产标准化、加工精深化、质量安全化;深入推进科研平台建 设,巩固好辣椒、黄连 6 个专家大院,新建 1 个冷水鱼专家大院, 加快“石柱黄连中兽药试验示范工程 ”、“石柱莼菜良种扩繁 ”建设; 每个贫困村配备 1 名科技特派员,帮助贫困户掌握 1 2 项实用技术。 到 2017 年,力争每个有条件的贫困农户至少有 1 项增收产业项目, 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贫困群众步入平稳较快协调发展 的良性轨道。3 全力推进连片整村扶贫。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加速打 造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示范县。立足县域优势,借助政策 “洼地 ”, 加快实施石柱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

14、实施规划 (2011 2020 年),用好用足国家对连片特困区域发展的优惠政 策,围绕 “基础设施改善、骨干产业培育、社会服务保障、到户政策 落实”等内容积极开展先行先试,集中打造 “大黄水 ”片区和方斗山、 七曜山、西沱沿江三大片,培育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高山生态扶 贫搬迁新村、乡村旅游示范片等一批示范亮点工程。到 2014 年, “大黄水 ”片区财政专项投入达到 1200 万元,全面建成全市连片扶贫 试验区。围绕 “七有四通三解决 ”标准,引导发改、交通、水务、民 族发展等政策和资金向贫困村倾斜,在 52 个整村 脱贫村中推进水泥路、自来水、清洁能源、信息服务、商贸服务、 优美环境等农村基

15、础设施 “六到农家 ”工程,力争 “建设一片、脱贫一 片、带动一片 ”。到 2017 年,实现 100 个贫困村脱贫销号,基本完 成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任务。扎实开展生态扶贫搬迁。切实把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作为重要 民生实事来抓。坚持群众自愿、贫困户优先原则,瞄准居住在深山 峡谷、高寒边远、生态修复保护区等地的贫困群众,坚持农户自愿、 梯度搬迁、房屋自建为主,适度集中搬迁、统建为辅的迁建模式, 努力降低搬迁成本,坚决杜绝 “搬近不搬远、搬富不搬穷 ”和 “小产权 房”现象。争取市级以上专项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县级财政每年 安排 300 万元专项用于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山东省淄博市帮扶 资金的

16、 70% 、江津区帮扶资金的 60% 精准用于特困户搬迁补助及集 中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好普通搬迁户、建卡贫困户、低 保户每人 0.6 万元、 0.8 万元、 1 万元的补助政策。对有意愿搬迁但 无力搬迁的特别困难群众,采取机关单位结对帮扶、小额贷款贴息 等方式帮助筹资搬迁。整合水利、交通、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 生态建设等资金,重点支持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安置区的水、路、电、 气、通讯、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安置区因地制宜打造辣椒、黄 连、莼菜、中蜂、冷水鱼等特色种养业,农业产业发展资金、特色 效益农业资金、乡村旅游资金等向搬迁集中安置点倾斜,引导贫困 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或务工创业。到 2017 年,完成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3.3 万人,其中贫困人口 1.02 万人,迁出区生态修复 1.49 万亩,贫 困群众居住环境明显改善。4 稳步推进教育就业扶贫。坚持扶贫先扶智,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 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