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獭兔生态养殖及深加工可行性策划书.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6073024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良种獭兔生态养殖及深加工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良种獭兔生态养殖及深加工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良种獭兔生态养殖及深加工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良种獭兔生态养殖及深加工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良种獭兔生态养殖及深加工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良种獭兔生态养殖及深加工可行性策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良种獭兔生态养殖及深加工可行性策划书.doc(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星 火 计 划 项 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 目 名 称:某县良种獭兔生态养殖及深加工申 报 单 位(盖章):某某某兔业有限公司联 系 人: 电 话: 传 真: 科技主管部门:某省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部星火计划办公室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述5一、项目概要5二、编制依据6第二章 申报单位基本情况7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7二、申报单位技术实力8三、建设单位企业制度和管理模式9四、企业财务状况9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9一、项目建设意义9二、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第四章 项目可行性分析13一、项目实施的优势13二、技术依托单位情况16四、技术服务单位情况17第五章 主要开发内容和经济技术指标18一、项目地

2、点与建设原则18二、总体目标19三、项目具体目标19四、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20第六章 投资预算及资金筹措22一、投资估算依据22二、项目建设投资估算22第七章 市场与预期效果分析25一、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25二、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28三、生产成本(经营成本)估算28四、财务效益分析29五、不确定性分析30六、财务评价结论31七、项目社会效益32八、项目生态效益33第八章 进度安排33第九章 项目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35一、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35二、 项目建设管理35二、 项目建设保障措施36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37一、 环境影响分析37二、 生态环境评价38第十章 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

3、效果评价38一、农业产业化经营38二、其它社会影响39三、项目建成后产业链的延长40附件目录42第一章 项目概述一、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某县良种獭兔生态养殖及深加工 2、项目类型:特色涉农产业技术升级3、项目类别:引导类4、项目申报单位:某绿之苑兔业有限公司5、法人代表:初安庭 6、建设地点:某县川口镇果园村。7、项目建设期限:1年8、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内容:建立良种獭兔养殖繁育基地;培训、培养、发展獭兔养殖专业户、专业村;建立、推广獭兔粪便沼气池发酵及有机肥还田的生态养殖示范;建立獭兔屠宰、熟食加工、皮毛鞣制和皮毛生产线。规模:引进良种獭兔2000只,年繁育推广良种獭兔2万只,生产商品

4、兔4万只;年收购商品兔16万只,达到年投放种兔5000组2万只、年加工20万只肉食兔、年加工饲料2万吨、年加工兔皮20万张的能力;培训农民2000人次;培训经纪人20人;编印獭兔养殖科技读本1000册;印发獭兔养殖宣传材料10000份。 9、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354.6万元,其中:项目设备投资为68.6万元,占总投资的19.3%;种兔养殖及繁育投资256万元, 占总投资的72.2%;项目其它投资为30万元,占总投资8.5%。10、资金筹措项目建设总投资为354.6万元,其中申请科技部专项资金80万元,某绿之苑兔业有限公司自筹274.6万元,占77.4%。11、项目建设目标通过獭兔生态养殖示范和

5、深加工,使某绿之苑兔业公司建立起集供种、饲料供应、技术服务与指导、商品兔回收与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龙头企业。形成“研究所+公司+基地+科技特派员+农户”的獭兔生产经营模式,带动某县畜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养殖户收入。12、效益指标项目总投资354.6万元,年均经营支出258万元,年均总收入416万元,年均净收益158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2.56年。13、社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变青海东部农民收入结构,对农民转移就业特别是对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有重要带动作用,对落后地区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开展适合自身的特色经济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尤其对青海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值得大力支持、推广。二、编制

6、依据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产品工业发展的意见2007年2、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行动计划2006年3、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2006-2010)4、畜禽养殖污染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1年5、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NY/T 1222-2006)6、某县獭兔产业发展规划第二章 申报单位基本情况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项目申报单位某绿之苑兔业有限公司,是某县委、县政府于2008年4月引进山东省莱州市獭兔研究所的资金和技术成立的。绿之苑兔业有限公司依据自身的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先后投资360万元,在川口镇果园村建立了占地27亩,标准化兔舍1200平方米,存栏优质种兔1600只,

7、年繁殖种兔20000只的种兔繁殖场。同时,公司在种兔繁殖场内设立了办公区,现拥有中高级专业人员及员工19人,设立有技术部、市场部、培训部、财务部等部门。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初安庭是山东省莱州市獭兔研究所所长,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科技下乡专家团成员。公司是集种兔繁殖、饲料供应、商品兔收购加工和科技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公司。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公司兴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促进产业化经营为目标,秉承“诚信-务实-开拓-发展”的经营理念,以“研究所+公司基地科技特派员+农户,供种、服务、回收、加工一条龙”的经营模式,为广大养殖户在种兔、饲料、兔笼、药械、技术等方面提供优质、全面和及时的服

8、务。将着力建设以良种供应、饲料加工、技术服务、产品收购与加工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化生产模式,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链条,为某县獭兔产业的兴起,为广大养殖户脱贫致富,为某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尽一份力量。二、申报单位技术实力公司现有工程技术人员10名,均多年从事獭兔饲养、繁育及销售方面的工作,具备一定的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同时,以青海大学牧科院、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大、江苏省农科院等高科院校技术为依托单位,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可提供良种繁育、食品研究、养殖与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支撑。我公司与以下专家保持常年合作关系:薛家宾,江苏省农科院牧医站,从事动物传染病研究。他主持的兔原型魏氏校

9、菌病防治研究,曾获国家外经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兔巴氏杆菌病防治研究,曾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张玉笙, 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方向是兔饲养。现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同时担任世界家兔科学协会中国分会副主席、全国家兔育种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家兔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务。三、建设单位企业制度和管理模式公司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下设副总经理4名,专门负责种兔场、饲料加工厂、屠宰加工厂和服务公司。公司内设有技术部、市场部、培训部、财务部。专门从事獭兔种兔繁殖、商品兔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产业化经营公司牵头成

10、立獭兔合作社:是自愿发起,自愿参与,自主经营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有社长1名,副社长2名。下设社员及社员代表会,计划部、生产部、技术部、财务部。四、企业财务状况公司自2008年6月成立营运的一年多来,效益一直很好,没有亏损状况发生。随着公司生产规模扩大和经营面的进一步拓展,企业的效益会更好地发挥出来(详见企业经营损益表)。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一、项目建设的意义某县是青海省典型的农业大县,生产基础条件差,农民收入低,县域经济比较落后,属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持农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某有

11、丰富的饲草料资源,有适合獭兔生产的地理、自然优势,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发展獭兔产业的基础比较坚实,条件比较俱备。充分利用上述优势,大力发展獭兔养殖,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措施。为此,建立和完善其兔肉、兔皮产品的加工、销售体系,将其打造成为某地区獭兔养殖的产业龙头,对发展农区特色养殖业,尤其是对做大、做强这一优势和主导产业,提高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提高农业经济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对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畜牧业,促进獭兔养殖产业化经营,更好的服务“三农”,服务农业,带动和支撑贫困地区的

12、贫困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将发挥积极的作用。二、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发展獭兔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需要。獭兔养殖投资小,小规模的家庭养殖只需要3000元左右;见效快,商品兔4个月即可出栏;效益明显,农户养510只母兔,年收入可达到20004000元;饲养管理要求不高,老人、妇女均可以家庭副业的形式从事,不影响其他产业;风险小,虽然市场的波动不可避免,但由于投资小,对农户的损失小。通过项目的实施以“公司基地科技特派员+农户”的经营方式和发展订单畜牧业,形成一个具有地区特色和稳定持续发展的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2、发

13、展獭兔生态养殖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需要。在某发展獭兔养殖有诸多的优势和有利条件。一是有丰富的饲草料优势。某有丰富的玉米、豆类,大量的农作物秸杆,仅2010年全膜覆盖玉米栽培就将达到15万亩,还有退耕还林种植的苜蓿,为兔业的发展提供优质、充足的饲草料,发展兔业的物质基础比较好。二是有适合獭兔生产的地理、自然优势。某气候温和,海拔低,有利于母兔的繁殖、商品兔的生长,尤其是在冬季,对圈舍稍加改造就可安全越冬,能保证獭兔生产性能的完全发挥。同时,某县地处西宁、兰州二大省会城市的中间,交通便利,市场相对广阔,对产品的销售、市场培育极为有利。三是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某地处青海省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比较

14、发达的河湟谷地,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水平和市场意识较高,有着传统的畜牧养殖习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加之獭兔养殖在我县已经起步,群众已经开始认识和了解这一产业,发展獭兔产业的群众基础比较坚实。3、发展獭兔产业化养殖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需要。在某广大的农村,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发展其它产业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贫困的农村,受资金、资源、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综合制约,发展工业、高科技产业的条件还不具备。要想尽快的脱贫致富,就必须充分利用土地、人口、自然资源的优势,发展投资少,效益快,具有地区和地方优势的项目。而獭兔产业作为一个千家万户都能从事的产业,能在短时间内

15、让从事这一产业的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达到发展经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的目的。通过项目建设生产加工的大量的兔肉、兔皮等产品,在满足市场供给的同时,能有效的刺激消费市场,对扩大内需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4、发展獭兔生态养殖是满足社会对优质安全畜产品的需要。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畜产品质量的需求已逐步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高蛋白,低脂肪,无污染的绿色无公害畜产品如兔肉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优良獭兔产业,增加无污染的绿色兔肉产品产量,对于满足城市“菜篮子”需求,保障市场优质、安全畜产品的供给,具有重要意义。5、发展獭兔生态养殖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需要。近年来粮食丰产,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机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寻找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显得尤为迫切。青海省省委、省政府结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指出“始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