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歌》.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6070799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之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长江之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长江之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长江之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长江之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江之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之歌》.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长江之歌 教材简析: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中的主题歌词,这首歌词,从地理、人文两个方面歌颂了长江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是本文学习的重点,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是理解的难点。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欣赏并跟唱。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4.进一步查阅资料,全面了解长江。5.领悟诗歌对应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1、搜集关于长江的资料,加强对长江的了解。2、用直观的课件、音乐将学生带入情景,增强对母亲河的热爱。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导学生翻

2、阅本单元教材,导课。1、同学们,中国有两条大河,横贯中国大半个国土,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你们知道是哪两条河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江之歌。2、出示长江干流流经图。中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km,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沿途汇入许许多多支流,形成一个宠大的水系。它长度居世界第三位。3、了解作者。二、出示学习目标1、认字4个,写字6个,学习多音字1个。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及表达效果。三、比认字(第一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一: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

3、子。注意停顿、节奏。 ( 3分钟后比一比谁读的流利) 当堂检测一: 1、我会读。哺育 挽起荡涤 尘埃磅礴2、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哺(b p )育磅(bng png )礴3、我会组词。4、我能写好这个字。礴四、比读书(第二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二:1、 把生字带回课文中,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3分钟后比谁吐字清晰,声音响亮,读得有节奏。)朗读展示: 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读文要求:1、吐字清晰,声音洪亮。2、停顿得当,朗读有节奏。五、比整体感知课文(第三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三: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分钟)(指名学生说一说)六、比感悟诗歌(第四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四:自由

4、朗读诗歌第一部分,1、说说第一部分从哪个角度歌颂了长江?(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出示:横向看长江,从空间的角度歌颂长江,视野开阔。2、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来写的?请用“”画出句子读一读。课件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1)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以第二人称“你”面对“母亲”般的长江进行倾诉和讴歌。(2)从“雪山”到“东海”,说明长江流程长,流域广阔。“春潮”“惊涛”表现了长江的雄伟豪迈、多姿多彩。(3)拟人化地写出了长江是各族儿女共同的母亲,是挽起祖国高山大海的母亲。3、这部分的副歌部分是哪几句?有什么作用

5、?(指名学生回答)出示副歌部分: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直抒胸怀: 直接抒发了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课件出示: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4、你是怎样理解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和有“母亲的情怀”的?(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从雪山走来向东海奔去无穷的源 从远古走向未来奔去 母亲的情怀 乳汁 哺育臂膀 挽起清流 灌溉力量 推动 七、比感悟诗歌(第四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四:自由朗读诗歌第二部分,1、说说第二部分从哪个角度歌颂了长江?(引导学生回答)纵向看长江,从时间的角度歌颂长江,目光深邃。课件出示: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

6、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2、“远古”和“未来”说明了什么?课件出示:“远古”和“未来”从时间的跨度,显示长江是中华民族孕育、发展、成长的见证。课件出示: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3、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学生各抒己见)课件出示:长江以她的“纯洁的清流”和“磅礴的力量”推动着时代的进步、祖国的强盛。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与第一节的副歌部分重复,反复再现“赞美”“依恋”的主题,抒发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八、体会写法(第五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五: 默读诗歌:对照诗歌一、二部分,说说诗歌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前后对应)九、回顾目标:1、认字4个,写字6个,学习多音字1个。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及表达效果。板书设计: 长江之歌雪山走来 东海奔去 乳汁哺育 臂膀挽起 无穷的源泉远古走来 未来奔去 清流灌溉 力量推动 母亲的胸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