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零诊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6064577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零诊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零诊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零诊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零诊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零诊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零诊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零诊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零诊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有人说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就是史记的“刺客列传”,而刺客的流行,与春秋战国时期士人阶层的兴起有关,他们解决身份焦虑的方法之一,是当一名刺客。史记中的五位刺客并不以刺杀谋生,而且明明知道刺杀后自己多半也活不了,为什么还愿意做刺客?史记中对此的交代是,公子光“善客待之”。这种“你对我好,我以死相报”的模式,成为后世刺客的行业标杆。春秋末期,“士”的阶层正在兴起,这个新兴阶层很独特,自我认同也很矛盾,“我到

2、底出于社会阶层的哪一层?”“我应该有怎样的价值观?”士很焦虑。而刺杀,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让士看到了实现身份认同和价值的路径。在“刺客列传”中,司马迁浓墨重彩描写的是后面三位,春秋时期的豫让,战国时期的聂政、荆轲,他们都凭借刺杀而青史留名。豫让为历史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名言,他十分强调自己士的身份,非常希望通过士的职业来自我实现。雇主对士的认同,一方面是认同其技能和能力,另一方面是认同其在社会中的身份价值。雇主的认同对士来说很重要,重要到可以以死相报,这种报答显然已经超越了职业行为,达到一种社会道义的层次。魏国人聂政的表现就更加明显。聂政为什么要替一个陌生人报仇,连人家给的黄金都没收?能解释得

3、通的原因只有一个,报答知遇之恩。聂政和豫让不同,他没有固定老板,而是一个游士。他在街头卖狗肉的时候,严忡子以礼相待,尽管在我们看来,这更像一场交易,我想你帮我做事所以才对你好。但聂政不这么想,他自觉地用知己来解释这个过程。对无根的游士来说,他需要从与自己交往的上层人士身上,寻找自己的身份定位。就像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公子光对他说,你死了之后,你的家庭我来照顾,我给你母亲做儿子,等等。公子光的话很有水平,他等于在告诉专诸,你替我行刺,你就会成为和我同阶层的人,这让专诸一下子看到了人生的意义。荆轲作为刺客这一行的明星,雇主燕太子丹的地位很显赫,行刺对象更是无比尊贵的秦王,堪称那个时代最高层次的一

4、次刺杀。和前面四位刺客不同的是,荆轲不只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和群体价值,而到了一个更高的社会价值,毕竟,他是为了六国和苍生,一不小心就要改变历史走向的。在刺杀前,樊於期和田光就主动献出了生命,为刺杀增加筹码,这让独来独往的刺客这次成了团体作战。再加上临行前,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一个完整的悲剧英雄形象就有了多感官的塑造。司马迁力图把荆轲的刺杀行为纳入到历史和美学的逻辑框架当中,从而使荆轲能超越作为职业的刺客群体,成为历史的英雄。司马迁对刺客的描述充满了赞美,可以看出他对这一职业心向往之。或许他心里想过千百次刺杀汉武帝,但作为历史学家,他又担心极端行为和价值观会对社会带来冲击,所以,无论如何,荆

5、轲可以被欣赏,但注定是悲剧。这些载入历史的刺客,慷慨当歌,已经一去不返。(蒋肖斌史记中的刺客:新兴士人阶层的身份焦虑,有删减)1. 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春秋战国时期刺客的流行,与士人阶层的兴起有关,当刺客是士人解决身份焦虑的一种方法。B. 史记认为刺客明知刺杀后自己多半也活不了还愿意做刺客的理由是公子光能“善客待之”。C. 新兴的“士”自我认同很矛盾,而刺杀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让士看到了实现身份认同和个人价值的路径。D. 雇主的认同对士来说很重要,而士“以死相报”已经超越了职业行为,达到一种社会道义的层次。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本从始至终围

6、绕史记“刺客列传”进行探讨论述,其中例举的刺客事例都属于“你对我好,我以死相报”的范畴。B. 文章中列举专诸、豫让、聂政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刺客欲以刺杀的极端方式实现身份认同,个人价值,甚至群体价值。C. 文章从士人阶层的兴起,士人阶层自我认同的矛盾以及刺客用极端方式实现个人价值等不同角度展开论证,给人以层次丰富的印象。D. 司马迁欣赏的荆轲在史记中注定被塑造成悲剧英雄形象,这体现了司马迁对刺客现象持辩证的态度。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荆轲能超越一般的刺客,在于他的行为不仅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和群体价值,更是为了六国百姓,甚至想要改变历史的走向。B. 荆轲、樊於期、田光和高渐离

7、让本来独来独往的刺客成了团体作战,让完整的悲剧英雄形象有了多感官的塑造。C. 司马迁竭力把荆轲的刺杀行为纳入到历史和美学的逻辑框架当中,从而使荆轲超越作为职业的刺客群体,成为历史的英雄。D. 司马迁对刺客描述充满了赞美,可以看出他心里想过千百次刺杀汉武帝,但他又担心极端行为和价值观会对社会带来冲击。【答案】1. B 2. C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是否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时空错位等问题。B项,“理由是公子光能善客待之”错,第二段中“史记中对此的交代”是用“公子光善客待

8、之”代表“你对我好,我以死相报”的模式,并非替代理由。且公子光“善客待之”的对象只有专诸一人。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关系,论点和论据间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假设论证、因果论证、对比论证、事例论证等方法。选项提到的论点、手法等要仔细比对,选出最佳答案。C项,第二段“春秋末期,士的阶层正在兴起,这个新兴阶层很独特,自我认同也很矛盾,我到底出于社会阶层的哪一层?我应该有怎样的价值观?士很焦虑。而刺杀,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让士看到了实现身份认同和价值的路径”用兴起和自我认同的矛盾,

9、来引出刺客这一新兴士人阶层的价值;第七段“荆轲不只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和群体价值,而到了一个更高的社会价值,毕竟,他是为了六国和苍生,一不小心就要改变历史走向的”用事例论证新兴士人阶层的价值,可见C项,“士人阶层的兴起,士人阶层自我认同的矛盾以及刺客用极端方式实现个人价值”并非“不同角度”而是同一角度追根溯源,探究刺客这一新兴士人阶层的价值。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正确的一项”,浏览选项意思,回归原文,比对是否有时空错位、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不符合逻辑等问题,选出最佳答案。A项,“想要改变历史的走向”错误,第七段“荆轲不只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

10、和群体价值,而到了一个更高的社会价值,毕竟,他是为了六国和苍生,一不小心就要改变历史走向的”只是推测荆轲行刺行为的结果有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而不是说荆轲主观上想要改变历史,故A不符合题意;B项,曲解原文且张冠李戴,依据第八段“在刺杀前,樊於期和田光就主动献出了生命,为刺杀增加筹码,这让独来独往的刺客这次成了团体作战。再加上临行前,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一个完整的悲剧英雄形象就有了多感官的塑造”可知,“刺客作战团体成员”包括樊於期、田光,而不包括高渐离,“让完整的悲剧英雄形象有了多感官的塑造”的是高渐离,而没有樊於期、田光,故B不符合题意;D项,“可以看出他心里想过千百次刺杀汉武帝”错,原文末

11、段“司马迁对刺客的描述充满了赞美,可以看出他对这一职业心向往之。或许他心里想过千百次刺杀汉武帝,但作为历史学家,他又担心极端行为和价值观会对社会带来冲击”可知,只能直接推测出“他对这一职业心向往之”,而“或许他心里想过千百次刺杀汉武帝”只是作者的假设,不是既成事实,故D项“可以看出他心里想过千百次刺杀汉武帝”将猜测说成了事实,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比对关系,看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词语,要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特别注意比对:指代词、范围词、程度词、时间词等

12、。(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九市组成的城市群,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达6956.93万,GDP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2.17%,GDP总量规模在世界国家排行中名列11位,与韩国持平,是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和重要增长极;在四大湾区中经济总量

13、居第二位,人口、土地面积、港口和机场吞吐量均居四大湾区之首。(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港珠澳大桥被誉为“世纪工程”,原因在于它是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约55公里,桥隧结合,另有四个人工岛,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今后由香港前往广东的陆路交通时间将大为缩短,由过去大约四个小时减少至一个小时以内。由此,旅游、物流可望更加活跃。大桥的开通,得益于中国的国家战略,即要使制造业发达的广东和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以及受人欢迎的观光胜地澳门实现一体化。据美国华尔街日报10月22日报道,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蜿蜒跨越中国珠三角,支撑着北京将南方多座城市整合为一体的计划。这座桥梁的长度是美国金门大桥的约20倍,跨越拥有6

14、000多万人口的经济区域。该区域年度GDP约合1.51万亿美元,差不多是旧金山湾区的两倍。它和最近通车的京港高铁一道将内地制造业城市和金融中心香港以及澳门之间的通行时间缩短,促进了它们的商业联系。这些联络线是打造官方所说的粤港澳大湾区的一部分。报道还称,中国明确表示,将南方地区发展成高科技中心是重中之重。粤港澳大湾区面积在中国国土面积中所占比例不到1%,而该地区贡献了GDP的12%,预计到2025年中国近45%的科技企业将位于这一地区。(摘编自港珠澳大桥成中国“靓丽名片”,参考消息2018年10月24日)材料三:珠三角产业基础雄厚,已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港澳是世界发达经济体,大湾区经济发展

15、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整体经济实力已接近一些中等发达国家,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和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高端创新要素加快聚集,创新载体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凸显,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稳步提高。2017年广东省R&D经费(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2343.6亿,名列全国第一,同比增长15.2%,科技进步贡献率58%、技术自给率72.5%,已正式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经过近几年的合作建设,大湾区已具有较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社会保障制度,也是中国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人们生活富足,幸福指数较高。(摘编自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的灵魂,中国新闻周刊2019

16、年第7期)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也是我国经济重要的增长极,将有助于我国参与全球竞争。B. 珠三角是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二者可形成功能互补、借位发展、相互支撑的格局。C. 有外媒认为港珠澳大桥跨越珠三角区域,当北京完成对南方多城市的整合,该区域年度GDP将超旧金山湾区。D. 使制造业发达广东和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以及受人欢迎的观光胜地澳门实现一体化,是中国的国家战略。5.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大湾区战略定位对标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三个经济发达、高质量发展的国际一流湾区。B. 港珠澳大桥和京港高铁,为打造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