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人的交往方式-论文-应用日语.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6062536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日本人的交往方式-论文-应用日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论日本人的交往方式-论文-应用日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论日本人的交往方式-论文-应用日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论日本人的交往方式-论文-应用日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论日本人的交往方式-论文-应用日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日本人的交往方式-论文-应用日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日本人的交往方式-论文-应用日语.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某某信息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论日本人的交往方式 姓 名 : 00000 班级、学号 : 0000班 00号 系 (部) : 经济管理系 专 业 : 应用日语 指导教师 : 00000 开题时间: 2009-6-4 完成时间: 2009-11-12 2009 年 11 月 12 日12目 录毕业设计任务书1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2答辩申请书3-4正文5-13答辩委员会表决意见14答辩过程记录表15课 题 论日本人的交往方式 一、 课题(论文)提纲0.引言1.日本人的间人主意1.1间人主意的由来1.2间人主意的特点1.3间人主意的形成原因2.日本人的恭维与客气3.日本人的暧昧 3.1

2、日本人暧昧的表现 3.2日本人暧昧的原因4.总结二、内容摘要日本人的交往向来是以含混不清而闻名于世,这也得益于日本人长期以来的日本式默契。日本人特有的交往方式可以分为间人主意、恭维与客气、暧昧等。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交往方式也是日本民族性格的缩影。本文介绍了日本人的几种交往方式,及其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三、 参考文献1刘桂敏.日本人交往方式的变迁.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3期2足立香里.论“间”及其对日本审美与设计的影响.艺术百家.2007年06期3金爱月.日本人的语言表达特征和文化背景.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07期论日本人的交往方式000内容摘要:日本人的交往向来是以含混不清而

3、闻名于世,这也得益于日本人长期以来的日本式默契。日本人特有的交往方式可以分为间人主意、恭维与客气、暧昧等。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交往方式也是日本民族性格的缩影。本文介绍了日本人的几种交往方式,及其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关键字:日本人;交往方式0.引言 日本是一个非常注重人际交往的民族。日本人的交际与日本文化的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日本近代社会的开放带来了交际的解放。日本人的交际空间、交际手段等,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影响。随着日本现代化的发展,现代人的交际也随之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日本人之间长期以来形成的日本式的默契、模棱两可和暧昧和不可言传的隐晦,只有日本人在日语中才能心领神会,在外国人看

4、来简直是不可理解,更是无法适应。1.日本人的间人主义“间”是一个普通的汉字,在当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会经常出现,它的意思基本上没有超出“间隙”的含义。但在日本,这个汉字“间”却被极大的引申、发展了。它的内涵,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个字符本身,逐步发展成为日本人重要的文化心里特征以及日常语言表达、生活方式、人际交往准则。1.1间人主义的由来“间人主义”这一概念是由日本的滨口教授提出的。所谓间人主义即行动时要充分考虑他人或所属部门的立场、心情及相互关系,强调相互间的依存和尊重。“间人”来自英语referentialsubject。 应当说日本社会的“同一性”是“间人主义”的人际关系和行为的基础。 一千

5、多年以来,日本社会一直是以血缘集体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其结果导致了在这一社会群体时,形成了许多不用言传,只用某一动作即能互相理解,或者在沉默中互相心领神会的表达方法。能做到相互间心领神会的是自己人,反之视为外人,并以客相待。 “间人主义”所说的是,日本社会不是由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所构成的,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存在不是单独的,而是在于人与人之间,并以此作为言行的基础。当征求某人的意见时,往往会反问对方:“大家是怎么说的?”日本人有着一种怕被大家排除在外的先天忧虑,因此并不过分坚持自己的主张,而是尽可能地和周围的人步调一致,即使有意见分歧也愿意圆满解决。日本人不愿意固持己见,突出自己,而更喜欢赞同大家的

6、意见从而达到统一的目的。正是由于这种思想,日本人十分注意别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被人瞧不起,或遭到拒绝,特别是在大庭广众面前时,会感到一种耻辱。著名文化人类学者本尼迪克特在菊花与刀一书中就有这样的论述:“日本人以耻辱感为原动力”。脱离了集体的日本人一定是痛苦万分,极端的情况是选择自尽而结束被集体的遗弃和个人的蒙羞。 1.2间人主义的特点在“间人主义”社会里,人们的独立意识和自信心较弱,谨小慎微,瞻前顾后,十分注意周围对自己的评价,讲究与人的和谐。南博在起专著日本人的自我一书中指出:“自我不塌实感是大部分日本人共同具有的人格特征,是日本人自我结构的基本特征”。由于“自我不塌实感”的存在,绝大部分日

7、本人在行为上必然表现为缺乏自信心和判断力,很多场合不得不趋同于众、委身他人,已求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塌实感”。例如,当人征求某人意见时,得到的回答往往是反问:“别人是怎么想的?”“大家是怎么说的?”等第。 “间人主义”处世方式十分注重“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和以“序列意识”为核心的道德规范。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大和朝廷的代表人物圣德太子(公元574622)在其亲自起草的、在日本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十七条宪法中,第一条为“和为贵”。起具体表现为,事想人前,言随人后,明哲保身,委曲求全。此外,日本的家族制度和社会制度规定了严格的“序列意识”,既辈分的高低、年龄的长幼、地位的尊卑、性格的差异等也都无

8、形地在人们的意识中发挥着作用并影响和支配着人们的言行。另外,遇到矛盾,也很少争吵,尽量做到求同存异,以期圆满解决。上述处世哲学和序列意识等可以从日本社会中大量存在的寺庙、神社中窥见一斑。即使实在当今,日本传统的道德观念还是在左右着人们的言行,反省诛心,一切诉诸于“道”。 “间人主义”处世方式在语言行为和交际方式上表现为内刚外柔,含蓄委婉,注意分寸,三思后行,语犹未尽。在解决问题时,决不强加于人,只希望通过与对方的相互体谅,在和风细雨中交流感情,与其达到共识或一致。1.3 间人主义的形成原因日本人不自信。这是一些日本问题研究专家的观点,他们认为:也许是因为岛国的独特地貌没有天然的保护屏障,加上日

9、本国家由来已久的资源匮乏,日本人骨子里既缺乏自信又惧怕单独,他们所受的教育也反复提示他们,个体是无力并软弱的,只有归属到团体当中才会安全稳定。在这种寻觅安全感的历程中,日本人本能的进行着团队规制的完善,以致今天的日本民众已完全不必非得在团体中谨慎人际和入主派别,而仅仅靠着完备的制度,他们就可以心安理得的立足职场了。日本人无自我。相对于世界其他民族而言,日本民族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继承了太多的东西,其中包括我们的祖先根据交谈对象,刻意调整自己身份、角色的自称方式,例如“鄙人”、“在下”、“晚生”、“小妾”、“为兄”等等,并将这种“间人”的处事方法保留至今。一如他们的为人处世总把他人放到更主要的位置

10、上,习惯谦让和委屈自己,很怕给别人添麻烦一样。日本人只意会。据说与日本人相处,哪怕是初识,也需拿出十年夫妻那“一切尽在不言中”的灵犀、默契来。无须多言,是因为在他们的社会中事事有章可循,在他们的生活里件件模式标准,因而给外人的感觉是,日本人只要答应你的事,就会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并努力把事情做到极致,而对于让他们勉为其难请求,虽不会做出明确拒绝,他们说到底也不会为你去多做一点点。2.日本人的恭维和客气日本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通常不愿意直截了当地拒绝别人,而是通常回委婉地说:“你们的产品非常好,设计新颖,造型美观,包装也很别致,让我们考虑考虑再说”;“我理解您的要求”;“我将把贵方的意思尽快向领导汇报

11、”。这实际上就等于明确地拒绝。据说,日本人如果真的想同某人做生意,他们会竭尽“吹毛求疵”之能事,对产品,交货条件和服务百般挑剔,而且越是接近谈判的尾声,日本人的问题越多。对日本人的恭维和客气,反而要小心警惕才是。有人曾经将位于上海日本人学校对面的一套公寓出租给一个日本家庭。租约快到期前,房东问他们是否要续租,而且重申如果要续租,他们享有优先续租权,否则将另行处置。这个日本家庭先是“顾左右而言他”,不直接回答问题。后来,被逼得不行了,居然说出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理由:公寓没有电梯,我们还要再考虑一下。房东开始生气了:“小高层复式公寓本来就没有电梯,你怎么现在才感觉到?不想续租就直说。”我们经常讨

12、论日中两国之间文化上的不同,以及在日常工作中的差别,普遍得出的结论就是,日本人不太愿意直接表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总是用一些似是而非的句型,如“可能”、“好像”、“似乎”、“看起来”、“我了解了”等。而且日本人出于礼貌和面子,即使想接受别人的帮助或邀请,也先要假惺惺地客气一番。如果对方坚持,才接受帮助。比如同事一起出去吃饭,一般是制。但有时不知是酒喝多了还是由于其他原因,有人会抢先买单。当大家问:“是你请客,还是大家分摊?”事主通常会模棱两可地“哈依”、“哈依”几句,直到大家将钱塞到他手中时,才乐呵呵地收下。 如果说,日本人的这种处事方式在本国可以行得通的话,在与其他国家的人交往时就会遇到困难。

13、有一个日本人讲了一桩在美国遇到的事情:“我从商店买东西出来,遇见开车的邻居好心要顺路带我回家,但是按照日本的习惯,我还是说不需要了,谢谢您的好意。性格直率的美国人以为我身负重担却真的不需要帮助,便开车扬长而去,弄得我很是后悔。”日本人到商店里买东西,如果对产品不满意,会生硬地说“太贵了”;“我不买了”而会委婉地说“我下次再来买”。3.日本人的暧昧3.1日本人暧昧的表现 日本人特有的表达方式非常暧昧,他们讲究的是“以心传心”。有的时候,暧昧体现的是一种含蓄和委婉,特别是在感情方面,日本人比欧美人要来得婉转和暧昧。日本的公共场所经常会看到或听到“远虑”这样一个词,比如“电车中使用携带电话时请远虑”

14、的告示。尽管这个词的第一层含义同中文一样,都是“深思远虑”的意思,但在这里却应该理解为“请不要在电车内使用移动电话”。日本人喜欢用“远虑”这样婉转的劝告型语气,来表达在其他语言本应该用“强烈和直接”的语气来表达的句型,而“远虑”这样含混不清的句型恐怕只能适用于日本人。 比如,中国的公共场所就开诚布公:“机场内禁止吸烟”,“严禁随地吐痰”,“博物馆内禁止照相”。换成日本人很可能会使用“机场内吸烟请远虑”,“随地吐痰请远虑”,“博物馆内照相请远虑”。中国人会误解为“最好不要吸烟”,或“最好不要随地吐痰”,“博物馆内最好不要照相”。那么,尽管不是最好,但还是可以为之的。日本各地都设有赌场,尤其是车站等人流集中的场所。在赌场门口通常挂着“十八岁以下者入场请远虑”的牌子。那么,究竟可不可以进去,只有青少年自己判断了。反正,赌场方面已经履行“告知义务”了。某种服务设施坏了或餐馆关门,日本人会委婉地在门上挂上一块“调整中”或“准备中”的招牌,究竟“不营业”的时间有多长,谁都不知道。不仅在语言表达上日本人非常暧昧,在面部表情上,中国人也会觉得日本人很暧昧,很难理解。如同日本传统艺术“能剧”中所表达的“能面”一样,非常难以琢磨。其中,最容易遭人误解的是日本人的“笑”。日本学者柳田国男曾经说,日本人的笑分为许多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