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创新推行农村党员“底线管理”制度主要做法新编.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6061590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创新推行农村党员“底线管理”制度主要做法新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某县创新推行农村党员“底线管理”制度主要做法新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某县创新推行农村党员“底线管理”制度主要做法新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某县创新推行农村党员“底线管理”制度主要做法新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创新推行农村党员“底线管理”制度主要做法新编.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努力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每一天!某县创新推行农村党员“底线管理”制度主要做法时间:202X年X月XX日 撰写时间:2021年x月 某县创新推行农村党员“底线管理”制度主要做法 今年以来,任县针对农村党员学习教育难组织、流动党员难管理、不合格党员难处置、党员先进性难体现等问题,对全县10722名农村党员探索实行了“底线管理”制度。该制度以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义务为准绳,以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为依据,立足农村工作和党员实际,把群众最希望、党员最应该做的和群众最反对、党员最不应该做的事项列为党员日常行为“底线”,促使党员自觉发挥作用,保持了先进性。其主要做法是:一、设置党员行为“底线”。党员管理“

2、底线”包括对党员的共性要求和个性要求两个方面内容,因村因人因时而异。“共性”要求由乡镇党委提出,主要是根据党员权利、义务和党员先进性要求,对本乡镇范围内一个时期农村应该做什么作出“共性”规定,要求每个党员都必须做到。“个性”要求由村党组织和党员提出,主要是根据乡镇党委提出的“共性”要求,结合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分别立足村干部党员、一般无职党员、外出流动党员和年老体弱党员等四种类型党员的实际,逐条列出本村党员最应该做的、群众最希望党员作的和党员最不应该做的、群众最反对的事项,作为党员行为管理“底线”。党员的行为一旦触及这些“底线”,党组织就要采取适当的教育管理措施。党员管理“底线”和考评办法广泛征求党外群众意见,并经党员大会讨论通过后,在党员活动室和村务公开栏公布,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各村根据党员年龄、职务、身体状况和工作特点,将党员划分为村两委成员党员、45岁以下无职党员、45-60岁的无职党员、60岁以。 本篇工作范文是办公室文字编辑赵老师抽空在百忙之中编写的,如写得不妥之处肯请大家提出见解并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