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次滚动练习.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6059411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3次滚动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33次滚动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3次滚动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33次滚动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3次滚动练习.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高三历史滚动练习(33) 2012312 出题人:郑天玉1、年号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方式。它可以用来指称皇帝,如雍正皇帝;也可以用来表示历史事件,如贞观之治。下列选项符合后一种用法的是( )A、辛亥革命 B、商鞅变法 C、靖康之变 D、光武中兴2、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队严宏昌等18户农民签定按有红手印的包干合同书。这份文书已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你认为它被收藏的历史原因是( )1它标志着我国政府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2体现了农民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3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4它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早期的可贵尝试A、12 B、23 C、34 D、243.“大贵族的

2、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 英国的这种情形被根本改变是在A.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时期 B.责任内阁制形成时期C.工业革命时期的议会改革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议会改革4清朝官员沈葆桢认为外国人在中国铺设铁路会侵占“民间之田庐至坏其祖父之坟墓,虽至愚不肖者,亦必痛心疾首,聚族而争。众愤所加,何所不至。”对此材料的正确解读是:沈葆桢非常关注民生 沈葆桢的主要目的是反对外国人借修筑铁路侵略中国 沈葆桢的主张表现了清朝官员对西方物质文明的排斥心理 沈葆桢害怕铺设铁路引起民变影响王朝统治A. B. C. D.5、联合国是1945年成立的国际组织,它的主要宗旨是维护

3、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你认为中国儒家学说中与联合国的宗旨比较吻合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克己复礼” D、“道之以德,齐之以礼”6、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画以题材的不同,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B、山水画是中国画的国粹,中国山水画作为独立画科出现于唐代C、风俗画是两宋时期画坛的最大亮点D、元明清时期,集多种艺术为一体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7、“事实上,自春秋战国以来,人们对孔子及其学说的态度,就像翻烙饼,批孔与尊孔总是交替出现还孔子以本来面目难度真不小。”这也反映了历史A、仅仅是

4、不可重演的过去 B、只是史籍记载的过去C、是古人与“今人”的对话及其沟通过程 D、是人类社会的客观发展过程8、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半径很小,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B、绝大多数人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C、土地是主要的生产资料,居民流动性很小D、传统农业社会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9、下列史实中哪些有可能是真的? 清末民初,中国报纸上出现征婚广告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已经拥有自己制造的汽车 民国时期,西装和中山装已经取代长袍马褂成为中国男子的主要服饰 1949年,部分北京居民可以在家通过电视观看开国大典。A. B. C. D. 10.某同学

5、在一篇名为我的爷爷的作文中写到:“我的爷爷出生于1920年,18岁参加了工农红军闹革命;之后跟随部队参加了百团大战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又随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来到大别山脚下并扎根下来,率领当地农民进行土改运动;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我爷爷担任人民公社书记,带领社员开荒修渠”这段文字的四处叙述中,与史实相比A正确,错误 B正确,错误C正确,错误 D正确,错误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早在1869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有市场,开支较低,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后来,中国制造商开始建造火柴厂、面粉厂、纱厂和纺丝厂。这些新的经济领导人往往是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他

6、们不喜欢欧洲的统治,因为这种统治授予外国商业竞争者以特权。但他们也不太喜欢北京反动的帝国朝廷,因为它既不有效地抵抗外国人,也不去了解现代经济的性质和需要。”以下对此则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材料中叙述的企业属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B.从材料中能够看出此类企业的发展受到本国当政者以及外国人的双重阻碍C.材料中的此类企业凭借其技术及管理优势“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D.“这些新的经济领导人”尴尬的处境是由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决定的12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例的变化,这一变化 1950年1954年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贫农、中农85.545.292

7、.191.4富农地主14.554.87.98.6表明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标志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 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结果 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13.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海峡两岸都在陆续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20分):(1)有人说:“孙中山是中国的伏尔泰,大东亚的杰非逊。”请问今年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诞辰多少周年?他在中国近代思想发展方面的最大贡献是什么?(3分)(2)孙中山的思想吸收了欧美启蒙思想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的哪些合理内容?(4分)(3)孙中山晚年的思想有什么新发展?其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何推动作用?(5分)(4)试从革命史观、现代化

8、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四个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8分)高三历史滚动练习(33)答案15 CDCBA 610 BCAAB 1112 CA13.(1)诞辰:145周年。(1分)思想贡献:提出“三民主义”。(2分)(2)思想:伏尔泰反君主专制思想,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卢梭的“人民主权说”。(3分)制度: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1分)(3)发展: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主张“联俄、联共、互助农工”。(3分)作用: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到来。(2分)(4)革命史观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2分)现代化史观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重大突破,同时也有力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2分)全球史观辛亥革命是20世纪初“亚洲的觉醒”的高潮事件,反映了资本主义潮流和民族主义潮流在世界的东方依然充满生机。(2分)社会史观辛亥革命不仅是政治革命,还是一场社会革命,进一步破坏了传统社会,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文明进步。(2分)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