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的反思.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6058134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的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的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的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的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的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的反思选择信息技术“整合”不是把学科教学整合到信息技术中,而是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学科教学中去支持学科教学。学科不同,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不同。一、在地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优点:1、利于微观与宏观的相互转化神秘莫测、变化多端的微观世界,如太阳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云滴的生成、增大,酸雨的形成,矿物的结晶、重结晶,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用传统手段很难表现,但若利用计算机模拟,则可将其形态扩大宏观呈现,使变化过程外显化,此时学生就可以通过观察,形象地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建立科学的概念。距离遥远、空间巨大的超宏观世界,如地球的结构,太阳的构造,地月系的运动,太阳系的组成等,用肉

2、眼只能窥其一斑,无法看到它们系统的整体,利用计算机课件模拟可以将其浓缩在小小的屏幕上,不仅可以使学生看到它的全貌,而且还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它们的内部结构、外部形态、相对位置及运动变化规律。、利于抽象与形象、有形与无形的相互转化 地理学科很多内容十分抽象,如黄赤交角的形成、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昼夜长短的变化、月相的成因、等高线原理、温室效应、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这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通过课件的模拟演示,可以变成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使抽象思维具有形象的外部支撑点,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无线电波的传播、太阳的辐射、地震波的传播、极光的形成、地下水的动态、大气的运动、九大行

3、星的运行轨迹等无形事物,通过课件可以变得有形,便于学生观察、求证。、利于静止与运动的相互转化 许多地理事物看上去好像是静止的,实际上在不断地运动着,只是运动的速度极其缓慢,人眼甚至人一生中都难以觉察,如冰川的运动、星空的变化、大陆的漂移、地壳物质的循环等,这类地理事物通过课件模拟就可以变平面静止图式为立体运动状态,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能较为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月球、地球、太阳每时每刻都在高速运动着,地球上的空气和水亦是如此,诸如热力环流、季风、气旋、反气旋、水循环、大洋环流等等。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可以利用课件根据所需将运动变化着的地理事物截取其中的一瞬间定格,供学生仔细观察与探究。、利于漫

4、长与短暂的相互转化 地壳运动、地表形态的变化、地质构造的形成、生物的进化、银河系的形成、矿产资源的形成等,都要经历几万年、几十万年直至几十亿年的漫长岁月,利用课件可以将其浓缩,用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演示出来,给学生留下清晰的印象。地震的发生、断层的形成、滑坡、流星、陨星撞击地球等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的,但它们造成的危害很大。利用课件进行模拟演示可以将其速度放慢,进行状态分解,使学生看清每一个环节,帮助学生全面地掌握和理解。、利于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

5、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例如,我在教授高一地理下册第七单元第六节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时,在课前两分钟播放一段自拍的岁宝百货和东门购物时的DV片,将生活中熟悉的景象搬进课堂,一方面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另一方面学生犹如亲临其境,对本课内容也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然后设问“岁宝百货旁边的香江超市为什么会很快关门?”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积极投入思考和主动学习中。二、在地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时应注意的问题:1、何时用?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是目前最先进的教学手段,但是如果一哄而上,不分青红皂白,不管什么内

6、容,也无论是一节课的哪个环节,都要用课件进行模拟,对于课的评价也以使用课件的多少及课件是三维动画还是二维静止来评价优劣,就会陷入机械的行而上学的形式主义的泥潭。比如:矿物岩石的辨别、地球仪的演示、星空的观测、等高线模型的制作等全由机器代替,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问题也要做成三维动画,随时随地可取的实物也要用课件模拟。这些做法,割裂了传统与现代的联系,混淆了内容和形式、手段和目的的区别,歪曲了课件的意义和功能。所以用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必须选准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讲求实效性,不宜用时决不用,宜少用时决不多用。、怎么用?利用课件的目的是要改革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活动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此,所运用的课

7、件必须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果老师仅仅是把课堂上的主要活动变成操作鼠标,学生的主要活动变成了看屏幕,画面频频变换,学生目不暇接,而思维却处于休眠状态,那么,这种教学不过是一种新形式的注入式教学而已。因此,在使用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时,应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恰当取舍材料,并使所保留的材料本身富有启发性,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另外使用课件上课,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利用课件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调用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学习积极性,让课件最终为解决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服务。如果不从实质上认识课件的作用,就容易流于肤浅而不深入。甚至简单地将它作为书本、黑板、投影的替代品;有的虽有图片、三维动画但只用其表面特

8、性。所以设计课件时要考虑充分发挥它的优势,用它解决教学的难点、重点,真正发挥课件的作用。现代认知学习理论关于学习机能的研究认为:人类的学习是外部刺激与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内部心理过程包括学习者的态度、需要、兴趣,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的学习内容作出主动有选择的加工过程。这告诉我们,如果外部教学条件(课件)不能激活内部心理活动,则学习者便无法达到预想的效果。所以制作使用课件时,还要注意考虑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如何避免负面影响?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如果违背学生的注意规律及感知觉活动的规律,过分追求画面的色彩、动感、背景装饰等,势必会减弱学生对教学信息刺激进行反应的能力,对学习活动起干扰的作用。所以制作课件要以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先进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充分考虑课件作为教学信息的特征,保证课件的有效性。课件中模拟的尺寸和比例应准确无误,在三维空间中的绝对和相对位置应绝对正确,发生过程要与真实情况相符不能任意想象,否则就会使学生形成错误的概念。教师在制作和使用课件时,不仅要方便教学,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要考虑教法,也要考虑学法。例如在教授地球运动内容时,运用三维空间图形及动画来模拟便于学生理解,但学生却不一定能看懂复杂的平面图。所以一定要注意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帮助学生建立阅读平面图与空间想象之间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