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优质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6054812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五从军征》优质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十五从军征》优质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十五从军征》优质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十五从军征》优质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十五从军征》优质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从军征》优质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五从军征优质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了解乐府诗的文学常识,掌握诗歌内容。 2.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3.领会诗歌抒发的悲凉凄苦之情,深刻体会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重点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领会诗歌抒发的悲凉凄苦之情,深刻体会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战争是无情的,是残酷的,战争是可怕的,它给世人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它让多少人流离失所,让多少人家破人亡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和战争有关的古诗十五从军征,让我们通过这首古诗去感受战争给

2、人们造成的苦难。 讲授新课一.检查预习 1.乐府常识 一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二、最大的特点是:叙事性强三、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南北双璧”。四、后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 中国古典诗歌的分类:古体诗、近体诗 2.朗读诗歌正读音 3.理解字词 始:才 阿:语气词,无意义 冢:坟墓累累:连续不断的样子 狗窦:狗洞雉:野鸡 旅:野生葵:葵菜 舂:放在石舂里把谷类的壳捣掉 羹:糊状食物 贻:送,赠送 4.读诗歌解诗意: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去打仗,到了八十岁 才回来。路遇一个乡下

3、的邻居,问:“我家 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地方现在已是松树 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看见 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 井台。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 来煮汤。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 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 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5.创作背景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二.品诗句,悟诗情 1诗歌开头就告诉我们“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为什么会这样呢? 残酷的兵役制度(在汉朝,男子23岁起

4、正式服兵役,直到56岁。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这位老人遇上了战争,所以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久服役 2.好不容易回到了家,可回家后会是怎样的情景,老人心情怎样的呢? (1)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亲人亡) (2)兔从狗窦入、旅谷旅葵。(家凄凉) (3)舂谷持作饭舂谷做饭,采葵做汤(无依靠) 悲 3.“松柏冢累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暗示老兵的家人都已过世,等待老兵的,只有家败人亡的景象。以哀景写哀情,与下文相呼应。 4.怎样理解:面对这一切,让老人再也忍不住“老泪纵横,哭泣无声啊!出门东向看”这一细节? 描写老兵们张望与老泪纵横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

5、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 尽致。 三.揭主题、谈感想。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了这首诗歌,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主题思想:这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乐府民歌,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数十年后返回故里时,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 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感受:虽然在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战争,但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世界的文明,让和平之花遍地开放,我们的世界变已经得越来越美好,越来越精彩。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和平世界的美好吧! 四.课堂练习 1.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远远看去,那就是你的家,那边松树柏树很多

6、,坟墓一大堆。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走出门外向东望去,(心情极其悲痛),眼泪就流了下来。 2.诗中主人公离家归家的年龄分别是多大? 十五、八十 3.用诗中的句子回答:主人公的家现在怎样? 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4.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全诗通过对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的老兵回家时所见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凉,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也体现了人民 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之情。 五.拓展提高 1.“十五”“八十”是_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夸张,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极端的不合理。 2.此诗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通过哪句诗体现出来的? 抒发了老翁孤独凄凉的心情。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在兵役严苛的封建社会,这首十五从军征里道不尽的心酸与批判。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该诗。 2.积累古诗中有关描写“战争”的诗句 课堂小结从古至今,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就一直存在着战争,你们希望和平吗?那就让我们一起热情地呼吁吧:消除战争,维护和平。 板书 从军之久 回乡所见 回到家中 回家心情 主题:反对战争,揭露黑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求职简历 > 职业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