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6047314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3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重庆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重庆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重庆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重庆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doc(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2021年9月目 录第一章 水安全保障现状及形势(7)第一节 “十三五”成就及现状(7)第二节 面临形势 (12)第二章 总体要求 (16)第一节 指导思想 (16)第二节 基本原则 (17)第三节 目标任务 (18)第四节 统筹“一区两群”水利发展 (21)第五节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利发展 (23)第三章 消隐患防洪水,保障巴渝江河安澜 (24)第一节 实施防洪工程提升行动 (24)第二节 提升薄弱环节防洪能力 (26)第三节 提高监测预报预警水平 (26)第四节 加强水旱灾害风险防控 (27)第四章 抓节水保供水,构建城乡供水网络

2、(28)第一节 坚持节水优先 (28)第二节 全面推进重庆水网建设 (30)第三节 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31)第四节 有序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32)第五节 实施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 (33)第五章 重保护强修复,持续改善河湖面貌 (34)第一节 深化实化河长制工作 (34)第二节 优化三峡后续工作 (35)第三节 大力推进水土保持 (36)第四节 持续开展水美乡村建设 (37)第五节 促进农村小水电绿色发展 (38)第六章 严管理增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39)第一节 依法治水管水,维护良好水事秩序 (39)第二节 深化“放管服”,优化政务服务环境(39)第三节 严格水资源管理,科学利

3、用水资源 (40)第四节 强化河湖监管,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40)第五节 创新工程管理,提高建设运营能力 (41)第六节 深入实施后期扶持,促进移民安稳致富 (42)第七节 完善体制机制,提升水治理能力 (43)第七章 兴科技弘文化,提高水利发展质量 (44)第一节 创新水利科技文化体制机制 (44)第二节 强化水利新技术研发及应用 (45)第三节 保护传承弘扬水文化 (45)第四节 加快推进智慧水利建设 (46)第八章 抓改革激活力,破解水利发展瓶颈 (48)第一节 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保障水利建设资金需求(48)第二节 推动产权制度改革,激发水利发展活力 (49)第三节 推进水价水市场改革

4、,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 (50)第四节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水利高质量发展基础(51)第九章 保障措施 (51)重庆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水安全是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国家安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安全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把水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解决新老水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加快实施国家水网等重大工程,维护水利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提高水资源

5、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全市水安全保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新任务。为系统解决水安全保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第一章 水安全保障现状及形势第一节“十三五”成就及现状“十三五”时期,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6、,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认真实施三大攻坚战、“八项行动计划”,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涉水事务监管、健全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完成投资1185亿元,较好完成了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加快补齐工程性缺水短板。实施水源工程建设三年行动,“十三五”期间水源工程完成前期工作116座,建设124座(新开工89座),建成33座,新增蓄

7、引提水能力9亿立方米。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藻渡水库等5个项目纳入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名单,长征渠、渝南及重庆中部水资源配置工程等7个重大项目列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老窖溪水库获评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涌现出梨子坪水库等一批“部级文明工地”。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持续提升。实施长江干流、中小河流和山洪沟治理284处,综合治理河长1145公里,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330座。编制完成乌江等河流洪水防御方案和中心城区、合川城区等洪水风险图,重庆市防汛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一期)正式运行,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明显提升。有效应对2018年“712”过境洪水、2020年綦江“622

8、”首次红色预警超标准洪水,特别是长江、嘉陵江“208”历史罕见洪水等自然灾害。除合川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在建外,其他区县级以上城市实现应急备用水源全覆盖,工农业和城乡居民饮用水得到有效保障。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强化水资源消耗总量与强度双控,连续4年获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优秀等次。用水总量由2015年的79亿立方米下降到2020年的70.1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29%、61%,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79提高到0.5037。完成7个大型灌区、40个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任务,永川区、璧山区等12个区县获评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

9、标区县。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一河一长”“一河一策”“一河一档”要求,构建起三级“双总河长”架构和四级河长体系,发布第1、2号市总河长令,开展“三排”“三乱”专项整治。实施“清四乱”“清江行动”等专项行动,完成全市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完成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河道划界,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935平方公里。梁平区、綦江区纳入全国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区县,丰都龙河成功创建首批全国示范河湖。水利扶贫成果显著。向有扶贫开发任务的33个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区县)投入市以上水利资金478.4亿元。把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建成各类巩固提升工程2.1万处,691处万人

10、供水工程实行企业化管理,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落实管护责任人,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得到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整体提升。完成水利部确定的5个定点扶贫区县、18个深度贫困乡镇水利扶贫攻坚任务。三峡后续及移民后扶有力有效。到位三峡后续资金267.1亿元(不含地质灾害治理资金),实施三峡后续项目1873个,建设道路3871公里、公共基础设施750处、治理岸线234公里、造林绿化264万亩。完成地质灾害治理项目233个,对377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2637个高切坡实施群测群防或专业监测,武隆区、奉节县滑坡避险搬迁11497人。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5088个村、18094个组基础设施

11、及公共服务设施达到或超过同类型村组水平,80.32万移民“五难”问题全面解决。水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健全法制体系,修订重庆市水利工程管理条例重庆市河道采砂管理办法,制定重庆市村镇供水条例重庆市河长制条例;加强水行政执法,开展水利行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市级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平均缩减约70%,全程网办率达89%。BIM(建筑信息模型)、盾构、顶管等技术在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2018年市防办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在全市水利系统中尚属首次;基于大数据下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构建及应用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市水利系统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干部

12、职工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末,全市已基本建成集供水、防洪、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于一体的水安全保障体系,总体处于基本安全状态,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城乡供水方面,建成大型水库2座(不含发电水库,下同)、中型水库84座、小型水库2875座,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1.95万处,蓄引提水能力82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047万亩,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6%,初步形成以大中型水利设施为骨干、小型水利设施为辅助,蓄引提水相结合的城乡供水保障体系。城乡防洪方面,建成堤防护岸长度2948公里,5级以上江河堤防达标率86%,保护人口904万人,保护耕地301万亩;建成水文报汛站及预警监测站点

13、4865处,实现重要防洪乡镇预警水位站、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重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站点全覆盖,基本建成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洪水防御体系。水生态保护方面,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万平方公里,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优,纳入国家考核的42个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在100%,河湖面貌持续改善、长江干流非法采砂基本绝迹,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修复。专栏1 “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15年“十三五”规划目标2020年指标属性1新增蓄引提供水能力亿立方米10.5159预期性2农村集中供水率%83.98588预期性3农村自来水普及率%73.18086预期性4用水总量亿立方米799770.1约束性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15年降低%2929约束性6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降低%3061约束性7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4790.500.5037预期性85级以上江河堤防达标率%83.686预期性9山洪灾害易发区监测预报预警设施覆盖率%9090预期性10水情信息自动化采集率%8095预期性11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50007935预期性12新增农村水电装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