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6047243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文中的五个生字,能正确认读文中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二、教学难点体会四次“最后一分钟”,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三、教学准备1、交接仪式影像资料、多媒体课件。2、学生收集有关香港过去、现在及交接仪式的相关信息。四、教学过程(一)看图交流,揭题1、交流香港的有关信息2、课件出示文中插图。师:同学们,请仔细看这幅图,你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特殊的时刻吗?3、教师激情揭题:是的,这个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这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这

2、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大地四处开放;这一刻,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这一刻,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激动人心的最后一分钟(板书课题)。(二)自由读诗,解决字词障碍,了解诗歌内容1、学生自由读诗,要求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2、学生自由提出困难,共同解决。3、再读诗歌,思考一个问题:文中的四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随机板书)(三)品读诗歌,体会、激发情感1、师:诗歌的大概内容同学们都已有所了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好好地品味这“最后一分钟”。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几次提到“最后一分钟”?第一处“最后一分钟”1、指名读第一小节2、师:同

3、学们,在第一小节中躲着一种修辞手法,你能把它找出来吗?(生:拟人)那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说一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拉着香港这位亲人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历程。3、齐读第一小节第二处“最后一分钟”1、师: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升起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无比的(学生接说:激动、自豪)。请大家读一读第二小节,边读边体会这一份激动和自豪。2、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3、师:看着同学们这么认真地读着,老师相信你们的体会肯定也到位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合作朗读,一起来感受这份激动和自豪。请听要求:前面部分男女同学轮读,最后三行一起读。4、分角色朗读5、教师范读6、有感情地齐读第三处“最后一分钟”1、师:

4、同学们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你们已充分体会到了那份激动和自豪,真棒!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如今的香港是非常繁荣的,可在150多年的时间里,它走过的历程却是坎坷的。2、课件出示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等相关资料,教师介绍。3、师:虎门上空的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发黄的旧条约也在此刻悄然落地。在这最后一分钟,又是什么在长城的脸上,在黄皮肤的脸上流淌呢?快到第三小节中找一找。4、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相关语句。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1)指名读一读(2)理解“使大海沸腾”(学生自由说;借助图片理解)(3)引读:在这最后一分钟,百年的屈辱终于挥之而去,中国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怎能

5、不让人欢欣鼓舞呢?在这最后一分钟,所有中国人的喜悦都化作了泪水,这怎能不使大海沸腾呢?第四处“最后一分钟”1、师:香港终于回来了,我们激动,我们自豪。香港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小节,体会这小节体表现出的心情是怎样的?2、学生自由朗读3、交流,指导朗读(师:同学们,让我们去迎接第一朵紫荆,一起把最美好的祝愿送给香港吧!)(四)配乐齐读,再次体会情感1、师:香港历经百年沧桑,今天终于回来了。这最后一分钟,带给大家的是无尽的激动、喜悦和自豪,老师给同学们配上音乐,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永远记住这“最后一分钟”!2、配乐齐读诗歌(五)播放视频,情感升华1、师:刚才的学习,我们从

6、语言文字里感受到了那份激动、喜悦和自豪。下面老师带大家走进当时的情景,再次感受这激动人心的最后一分钟。(播放录像,教师配画外音。)(六)课堂练笔、小结1、师:同学们,流浪了百年的游子香港回来了,面对骨肉团聚的动人一幕,你最想说什么?请把它写在课文空白处。2、集体交流3、师小结: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家了;事隔两年,澳门也回家了;而如今,祖国母亲还有一个孩子在外头,你们知道是谁吗?(生:台湾)是的,虽然台湾回家的路还很坎坷,但我们有理由 相信,在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下,台湾一定会回来的!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那时的最后一分钟也会像今天我们所读到的、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那样,令人无比激 动、喜悦和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