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钢集团余气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6045482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X 页数:104 大小:33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钢集团余气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广钢集团余气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广钢集团余气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广钢集团余气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广钢集团余气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钢集团余气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钢集团余气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污染影响类)(公示版)项目名称:广钢集团余气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单位(盖章):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22 年 9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目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9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27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33五、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52六、结论54附图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广钢集团余气综合利用项目项目代码*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企沙镇柳钢防城港钢铁基地地理坐标*国民经济行业类别D4411 火力发电建设项目行业类别四十一、电力、热力生产和供 应业建设

2、性质新建(迁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 填)/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文号(选填)/总投资(万元)74238.16环保投资(万元)1328环保投资占比(%)1.8施工工期15 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是: 用地面积(m2)项目位于钢铁基地内,不新增 用地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本项目建设1432t/h超临界煤气直流锅炉+1 145MW超临界煤气 发电再热机组,本机组建成后,加上原有3 135MW汽轮机发电机 组,共四台机组总的温排水量为86440m3/h,未超过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 一期)海水取排

3、口变动环境影响分析报告论证的温排水量(105743m3/h),取、排水口也和原设计相同,未发生变化,故本次评价不需设置地表水环境影响专题和海洋环境影响专题。项目使用的氨水(浓度20%)依托1558t/h超临界煤气直流锅炉 +1 180MW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机+1200MW发电机组配 套的2个30m3氨水储罐,不再新增氨水储罐。因此,本项目危险物质主 要为煤气(包括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焦化煤气)。煤气采用管道直接接入锅炉,不设置煤气储罐,煤气存量总计1.58t;根据建设项目1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煤气临界量为7.5t ,未超过临界量,故本项目不设置环境风险专题。

4、规划情况防城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防城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于2018年由防城港经济技术 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制防城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 响报告书,并于2018年5月获得防城港市环境保护局审查意见(防环函2018106号)。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1 、项目与防城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符合性分析防城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范围东起企沙大道,南至企沙南港口 作业区,西至东湾物流园西,北至企沙大道,由企沙工业区、大西南 临港工业园、东湾物流园三大园区组成。总用地面积194平方公里,其 中,企沙工业区规划用地面积为139.5平方公里(包括企沙港口用地43.3

5、平方公里),大西南临港工业园规划用地面积为25.7平方公里,东湾 物流园规划用地面积为28.83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182035年。其中,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防城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定位为:形成以冶金(钢铁、有色 金属)、新材料、化工、能源、粮油食品、装备制造及建材产业为主, 港口物流业、商业金融等服务性产业为辅,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本项目位于防城港市防城港钢铁基地内,防城港钢铁基地位于企 沙工业园区西南部。本项目利用防钢富余煤气进行发电,符合园区产业定位。其他符合性分 析1 、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项目不属于鼓励 类、限

6、制类及淘汰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项目不属于广 西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1 年本)中淘汰类、限制类项目,属于允许类项目,项目建设符合地方产业政策。本项目已经获得防城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项目建设的备案证2明,备案文件见附件 2。2 、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选址于防城港市防城港钢铁基地内、一期工程西侧规划的二期场地上,无新增用地。3 、与钢铁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 2013 年第 31号公告)符合性分析根据钢铁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二、清洁生产鼓励充分利 用钢铁生产过程中的余热余能,最大限度回收利用高炉、转炉和铁合 金电炉的煤气,以及烧结烟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电炉

7、烟气的余 热。”本项目能够充分利用大量富余煤气,采用先进的高效节能发电技 术,可实现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降低企业的综合能耗、可比能耗和 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鼓励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4、与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1935 号)符合性分析根据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中“二、钢铁企 业超低排放指标要求:三、重点任务:(二)积极有序推进现有钢铁 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各地应围绕环境空气质量改善需求,按照推进实 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总体要求,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有序推进钢铁 企业超低排放改造。要加强对企业服务和指导,帮助企业合理选择

8、改 造技术路线,协调解决清洁运输等重大事项。附件 2:钢铁企业自备 电厂燃气锅炉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时均值分别为5 、35 、50 毫克/立方米。 ”本项目利用钢厂剩余煤气用于发电,减少煤气放散,降低污染物 排放,同时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及除尘,满足超低排放要求,综合 分析,项目建设与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1935 号)相符。5 、与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3表 1 与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文件要求本项目是否 相符1项目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法定 规划以及相关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及行业碳达 峰碳中和目

9、标、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重点污染 物排放总量控制等政策要求。热电联产项目还 应符合热电联产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要求, 落实热负荷和热网建设方案,明确替代关停供 热范围内的燃煤、燃油等小锅炉。项目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等政策要求相符2项目选址应符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及能源、 电力建设发展、热电联产等相关规划及规划环 境影响评价要求。项目不得位于法律法规明令 禁止建设的区域,应避开生态保护红线。项目选址符合 生态环境分区 管控以及能源、 电力建设发展相符3新建、扩建煤电项目应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 工艺和设备,供电煤耗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应达 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标杆水平,单位发电量水 耗、废水排放量、

10、资源综合利用等指标应达到 清洁生产国内先进水平。本项目不属于 煤电项目,相符4项目应同步建设先进高效的脱硫、脱硝、除尘 等废气治理设施,不得设置烟气治理设施旁路 烟道,其中新建燃煤发电(含热电)机组确保 满足最低技术出力以上全负荷范围达到超低排放要求。项目各项废气污染物排放应符合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项目建设先进高效的脱硫、脱硝、除尘等废气治理设施,废气污染物达标排放相符5将温室气体排放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核算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量,推进减污降碳 协同增效,推动减碳技术创新示范应用。鼓励 开展碳捕集、利用及封存工程试点示范。已将温室气体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相符6做好

11、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明确废水分类收集 和处理方案,按照“一水多用 ”的原则强化水 资源的梯级、循环使用要求,提高水重复利用 率,鼓励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脱硫废水单独 处理后优先回用,鼓励实现脱硫废水不外排。 项目排放的废水污染物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 标准(GB 8978)。项目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废水不外排相符7项目应对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装置、设备 设施及场所提出防腐蚀、防渗漏、防流失、防 扬洒等土壤污染防治具体措施,并根据环境保 护目标的敏感程度、建设项目工程平面布局、 水文地质条件等采取分区防渗措施,提出有效 的土壤和地下水监控和应急方案。项目不涉及有 毒有害物质相符8按照减量化、资源化

12、、无害化原则,妥善处理 处置固体废物。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等一 般工业固体废物应优先综合利用,暂不具备综项目一般固废 处置符合一般相符4合利用条件的运往灰场分区贮存。灰场选址、 建设和运行应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 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要求。鼓励 灰渣综合利用,热电联产项目设置事故备用灰 场(库)的储量不宜超过半年。工业固体废物 贮存和填埋污 染控制标准 (GB18599)要求9优化厂区平面布置,优先选择低噪声设备和工 艺,采取减振、隔声、消声等措施有效控制噪 声污染,厂界噪声应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 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要求。位于噪声 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改建、扩

13、建项目,应强 化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防止噪声污染。项目厂区布置合理,选用低噪声设备相符10项目应提出合理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要求,事故水池等 环境风险应急设施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要求。项目已提出风 险防范措施和 预案编制要求相符11改建、扩建项目应全面梳理现有工程存在的环 保问题或减排潜力,应提出有效整改或改进措 施。项目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相符12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建设项目应执行关 于加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区域削减措施监督 管理的通知(环办环评202036 号)。项目所在区域、流域控制单元环境质量达到国 家或者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因子,原则上其对 应的国家实施排放总量管控的重点污染物实 行区域等量削减。项目所在区域 为达标区相符13明确项目实施后的环境管理要求和环境监测 计划。根据行业自行监测技术指南要求,制定 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及厂界环境噪声自行监 测方案并开展监测,排污口或监测位置应符合 技术规范要求。重点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自动 监测设备应依法依规与生态环境及有关部门 联网,原则上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应与废气 污染物产生设施对应。涉及水、大气有毒有害 污染物名录中污染物排放的,还应依法依规制 定周边环境的监测计划。已明确环境管理要求和环境监测计划相符 、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