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公司渐进式股权激励专项方案版.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6042463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BC公司渐进式股权激励专项方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ABC公司渐进式股权激励专项方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ABC公司渐进式股权激励专项方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ABC公司渐进式股权激励专项方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ABC公司渐进式股权激励专项方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BC公司渐进式股权激励专项方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BC公司渐进式股权激励专项方案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BC135渐进式股权激励方案135渐进式股权激励方案范本说明:本范本仅为华一世纪课程讲解范例使用,如未经企业律师确定而直接套用,其法律后果由企业自行负担。二一六年二月尤其说明:1、本激励方案依据中国企业法及其它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XX章程制订。2、本激励方案激励模式是135渐进式股权激励方法。3、本激励方案中所述增持股激励方法激励对象为企业总监级及以上高级管理人员。4、假如未来企业盈利模式、商业模式或运作机制没有发生改变,则本激励模式中在职分红方案一直连续实施。目 录一、释义4二、本股权激励方案实施目标4三、本股权激励方案管理机构4四、激励对象5五、激励时间5六、激励额度5七、在职分红绩效

2、考评7八、在职分红支付方法7九、锁定时和股份注册8十、退出机制9十一、其它事项10一、 释义除非另有说明,以下简称在本文中作以下释义:1、 企业:指XX。2、 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指XX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3、 在职分红激励:指企业将当年度经审计所获净利润(在利润激励基点以内部分)中一部分(具体数额以股东会决定)作为在职职员激励一个方法。 4、 135渐进式股权激励模式:由1年在职分红股激励、3年在职分红目标滚动考评及5年待注册股锁定,锁定时结束后再进行股份注册股权激励方法。5、 退出机制:是指发生所列示行为,即丧失对应激励资格。二、 本股权激励方案实施目标企业制订、实施本激励方案关键

3、目标是为了完善企业激励机制,深入提升关键管理层职员主动性、发明性,促进企业业绩连续增加;在提升企业价值同时为企业关键高管带来增值利益,实现关键高管和企业共同发展,最终达成股东和关键高管团体形成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及精神共同体。具体表现为:1、 建立对企业关键管理层职员中长久激励约束机制,将关键高管利益和股东价值紧密联络起来,使关键高管行为和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促进企业可连续发展。2、 经过本激励方案引入,深入完善企业绩效考评体系和薪酬体系,吸引、保留和激励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所需要人才。3、 树立关键管理团体和企业共同连续发展理念和感恩文化。三、 本股权激励方案管理机构1、 企业股东会负责审议

4、同意本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变更和终止。2、 企业董事会是本股权激励计划实施管理机构,负责拟订本股权激励计划方案并提交股东会审议经过;企业董事会依据股东会授权办理本股权激励计划实施等相关事宜。3、 企业监事会是本股权激励计划监管机构,负责核实激励对象名单,并对本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章程进行监督。四、 激励对象本激励计划适适用于截止1月1日(激励方案实施首日)在岗任职副总及以上等级关键管理人员。五、 激励时间1、 在职分红激励激励时间:从1月1日开始实施,根据本方案中激励额度每十二个月实施一次考评周期:每十二个月1月1日12月31日考评时间:当年度考评周期结束后第二年1月15日

5、-20日2、 锁定时在职分红前三年目标滚动考评后,依据激励对象前三年在职分红考评结果,确定激励对象最终可取得企业注册股份百分比,然后以期权形式进入五年锁定时。锁定时起止时间:1月21日2023年1月20日3、 股份注册时间锁定时届满后,企业和激励对象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激励对象所获股份工商登记。六、 激励额度(一) 在职分红激励额度1、 激励总额度将企业当年净利润20%作为关键管理团体在职分红 2、 各激励对象具体预授额度依据企业目前发展规模及未来发展战略要求,在确定激励人员基础上,依据各人员任职岗位岗位价值及岗位工龄系数确定预授虚拟股(预授虚拟股是为了便于计算各岗位实际得到分红和注册股百分比

6、而设置数值,暂定预授虚拟股总额度为1000万股)以下表:序号职位姓名激励额度(万股)1总经理XXX5002营销副总XXX2003客服副总XXX2004行政副总XXX100累计1000注:每个岗位对应激励股数额度仅为该岗位预授激励股数,该岗位激励对象当年最终实际取得激励股数由其年度实际绩效考评结果决定。(二) 注册股激励额度10%企业注册股,方法为企业向激励对象定向增发。(三) 各激励对象实际可取得股份额度计算先计算各激励对象在职分红额度,再依在职分红额度确定各自占总增发股份百分比1、 计算激励对象在职分红额度(1) 全部激励对象在职分红总额=企业当年度经审计净利润总额*20%(2) 激励对象每

7、十二个月实际取得激励额度=预授虚拟激励额度*当年绩效考评系数(3) 激励对象每十二个月在职分红百分比=激励对象每十二个月实际取得激励额度/全部激励对象实际取得激励额度之和(4) 激励对象每十二个月实际取得在职分红=全部激励对象在职分红总额*激励对象每十二个月在职分红百分比2、 确定锁定时待注册股百分比某激励对象待注册股百分比=该激励对象三年内实际取得激励股份总额/全部激励对象三年内实际取得激励股份总额之和*10%七、 在职分红绩效考评1、 激励对象年度绩效考评条件各激励对象全部有3-5个绩效考评指标或一票否决权。一票否决权是指出现一票否决所列明事项时即丧失此次激励资格,绩效表现采取上下浮动制。

8、考评指标、目标和权重等相关数据依据企业年度发展计划要求来设定和调整。(详见附件一激励对象在职分红考评表)2、 绩效考评系数(1) 年度绩效考评50%,绩效考评系数为0.3(2) 50%年度绩效考评70%,绩效考评系数为0.6(3) 70%年度绩效考评85%,绩效考评系数为0.8(4) 85%年度绩效考评100%,绩效考评系数为1.0八、 在职分红支付方法1、 若激励对象当年在职分红金额不超出10万元时,则该分红奖金于考评后一次性发放;2、 若激励对象当年度在职分红金额超出10万元时,则采取5:3:2标准递延支付(即在三年之内,于考评当年发放50%,第二年发30%,第三年发20%);3、 在企业

9、根据本激励方案要求向激励对象实际发放在职分红时,激励对象必需在岗在职;对于实际发放当初已经不在岗人员,则无权再根据本激励方案要求享受在职分红;4、 本激励方案项下在职分红在考评当年6月30日前发放,企业在向激励对象发放在职分红时,有权按摄影关法律要求代扣代缴对应个人所得税。九、 锁定时和股份注册1、 锁定时三年在职分红激励考评完成后,企业和激励对象经过者签署135渐进式股权激励协议书(锁定时)(附件四),依据激励对象前三年在职分红考评结果明确各激励对象在此次激励方案实施中最终所获授待注册股份百分比,股份增发价格及方法、锁定时需缴纳确保金和锁定时内激励对象享受权益,并进入锁定时。(1) 股份增发

10、价格及方法a. 股份增发价格:企业估值*激励对象待注册股百分比,企业估值以在职分红激励考评最终十二个月企业经审计财务报表所列示企业净资产5倍为准b. 购置方法:激励对象须自筹资金支付获授企业注册股份全部购置款(2) 锁定时确保金激励对象必需在签署135渐进式股权激励协议书(锁定时)时预付获授股份全款20%作为确保金,该确保金可等额无息转作激励股份购置款(例: 假设某激励对象经过激励共获授企业股份2%,股份总价为50万元,在进入锁定时前需交付确保金为50万元*20%=10万元。)。激励对象在锁定时内因任何情况离开企业,此确保金概不退还。若激励对象逾期不支付确保金,则视其主动放弃企业股份购置权。(

11、3) 锁定时内激励对象享受权益进入锁定时激励对象,因为所获股份只是注册股期权,不享受企业股东权益及分红权益。不过能够继续享受本方案中在职分红激励。2、 股份注册登记(1) 注册条件立即间锁定时结束后15天内(即2023年2月5日之前)激励对象必需交清需自己负担全部股份购置款。(举例说明:假设某激励对象经过激励共获授企业股份2%,股份总价为50万元由该激励对象自筹资金支付;在锁定时初该激励对象交付确保金10万元,那么在锁定时结束后15天之内,该激励对象需再支付40万元(自筹负担股份购置款-确保金(无息)方算交清自己负担股份购置款。)在全部激励对象交清需应负担股份购置款后,企业和激励对象在30个工

12、作日内完成激励对象股份定向增发。(2) 注册完成后激励对象享受权益注册完成后,激励对象享受企业章程所要求股东享受一切权利和义务。同时还在企业任职注册股东仍然享受对应岗位在职分红激励。(3) 锁定时内发生重大改变,比如合并、重组、转让,则提前解锁加速注册或接收新赔偿机制。十、 退出机制1、在本激励方案有效之日起,激励对象如发生以下事由(包含但不限于)之一,自情况经企业董事会核实之日起即丧失激励资格,企业无条件收回其已经获授激励股份期权,已完成股份增发,企业有权根据企业股权市场评定价由企业第一大股东优先回购;情节严重,企业依法追究其赔偿责任,并有权依据企业规章制度给其对应处罚(对应处罚包含但不限于

13、停止参与企业一切激励计划、取消职位资格甚至解除劳动协议关系);组成犯罪,企业应将其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 因不能胜任工作岗位(职位)、违反职业道德、渎职渎职等行为严重损害企业利益或声誉而造成降职、调岗、解除劳动协议关系。(2) 企业有足够证据证实激励对象在企业任职期间,因为受贿索贿、贪污偷窃、泄漏企业经营和技术秘密、损害企业声誉等行为,给企业造成损失。(3) 以任何形式(直接或间接)从事和企业及/或其下属企业或关联公司相同或相近业务。(4) 自行离职或被企业解聘。(5) 失踪(包含宣告失踪)、死亡(包含宣告死亡)。(6) 违反企业章程、企业管理制度、保密制度、和企业签署保密及竞业限制

14、协议等其它行为。(7)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并被刑事处罚其它行为。(8) 从事其它被企业董事会认定不妥行为。2、从本激励方案有效之日起,假如激励对象伤残、丧失行为能力,自情况经企业董事会核实之日起即丧失激励资格,已完成注册股登记按其个人意愿选择以企业股权市场评定价计算股价由企业第一大股东优先回购或继续享受股东权益。十一、 其它事项1、 本激励方案由企业股东会审议决定及解释,由企业董事会负责实施。2、 激励对象最终确定须经董事会审议经过。3、 各确定激励对象有权自主选择是否接收本激励方案。如激励对象确定接收本激励方案,则在其签署申明书(附件二)同时,应签署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附件三)。4、 假如企业盈利模式、商业模式或运作机制有所调整,则将依据实际情况重新制订考评措施。5、 本方案若有任何条款和现行或未来法律条款相冲突,以法律为准。6、 本方案经股东会经过后,于1月1日起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