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赵巷二期基坑围护(施工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6040664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15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地赵巷二期基坑围护(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金地赵巷二期基坑围护(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金地赵巷二期基坑围护(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金地赵巷二期基坑围护(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金地赵巷二期基坑围护(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地赵巷二期基坑围护(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地赵巷二期基坑围护(施工方案)(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域云地基工程有限公司 基坑围护工程施工方案 金地赵巷天境项目二期基 坑 围 护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上海域云地基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二一三年一月金地赵巷天境项目二期基坑围护施工方案方案编制人:校 对:审 核:审 定:上 海 域 云 地 基 工 程 有 限 公 司SHANGHAI YUYUN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Ltd2013年1月1 编制说明及依据1.1 编制说明上海金珩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拟在上海市青浦区赵巷镇特色别墅居住区兴建多层住宅、合院住宅及其人防和非人防地下车库。为确保地下车库的顺利开挖及周边环境安全,由上海市民防地基勘察院有限公司对该地下车库进

2、行了基坑围护设计。本方案编制内容为该地块基坑围护桩工程。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安全,保证施工进度,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实现“安全、优质、文明、高效”的施工目标,特编写本施工组织设计。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针对本工程的具体特点和环境因素,结合我公司多年来在类似工程施工过程中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以“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工期、减轻劳动强度、确保安全和文明施工”为原则编制,是施工现场的指导性文件之一。1.2 编制依据1. 本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 基坑围护设计图纸;3.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 现场实地踏勘获得的第一手资料;5. 本工程答疑纪要及有关补充资料;6. 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3、(GB 50300-2001);7.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8.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9. 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10. 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1. 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2. 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13. 国家标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14. 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50328-2001

4、);15. 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16. 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17. 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18. 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9. 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20. 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1. 行业标准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22. 上海市标准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 08-61-2010);23. 上海市标准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J 08-40-2010);24. 上海市标

5、准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G/TJ08-2002-2006)25. 上海市标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范(DGJ08-2077-2010)26. 沪建交(2012)第64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基坑和桩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通知27. 本公司ISO 9001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程管理条例等有关文件;28. 本公司自有的项目队伍素质和技术管理能力;29. 本公司现有机械设备状况和调度能力。2 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工程名称:金地赵巷天境项目二期基坑围护工程地点:金地赵巷项目位于上海市青浦区赵巷镇特色别墅居住区,东接嘉松中路 西靠淞塘河,南邻索菲特大酒店,北邻规划中的7号路。建设单位:上

6、海金珩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围护结构设计单位:上海市民防地基勘察院有限公司2.2 结构概况序号物业类型楼栋号栋数地上层数地下层数桩基形式1多层22栋81详见图纸3合院别墅12栋315人防地下室-16非人防地库-12.3 基坑概况基坑规模:依据主体工程设计方案,本工程地下室为人防车库及非人防地库,并包括号房地下室及合院地下室,基坑面积约90000m2。从平面上看地下停车库形状为不规则矩形,南北长约260m,东西宽约370m。基坑开挖深度:由总平面图、桩位定位总图可知,场地自然地坪绝对标高为+4.000左右,住宅地下车库底板垫层底标高为-0.300,住宅地下室垫层底标高为2.750,地库开挖深度为4.

7、3m,住宅开挖深度1.25 m;合院地下车库垫层底标高为0.150,合院地下室垫层底标高为2.750,合院地库开挖深度为3.85 m,合院开挖深度1.25 m。故本次基坑一般开挖深度为1.254.3m。 本工程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周边环境保护等级为二级。2.4 工程地质条件(1)参考依据:本工程工程勘察报告。该拟建场地属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泻湖沼泽平原,其地貌属于滨海平原类型。拟建场地勘察期间,场地内为空地,拟建场地勘察期间,场地内明浜已经清淤回填,场地地形基本平坦,实测各勘探点的地面标高在 3.964.71m之间,高差0.75m。(2)地下水与本工程设计、施工有关的地下水为赋存于浅部土层

8、中的潜水,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排泄方式主要为蒸发。野外勘探期间实测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为0.601.20m,稳定水位埋深为0.151.40m(绝对标高2.372.68m)。潜水位随季节、气候及临近河道泾流等因素影响有所变化。据区域资料及有关规范,潜水位年变幅为0.31.5m,常年平均地下水埋深为0.5m。在地基承载力计算,场地地下水埋深可按0.5m取值;当地基变形验算时,地下水埋深可按1.5m取值。(3)不良地质现象据本次勘察结果,拟建场地内有明浜(局部明浜已回填为暗浜)存在。 基坑围护参数一览表 序号土层名称重度rKN/m3直剪固快(峰值)渗透系数推荐值Cm/secC(kPa)()1杂填

9、土18.0882.0E-052粘土18.419131.5E-071淤泥质粉质粘土181211.53.0E-062粘土17.712.5103.0E-071粉质粘土19.83316.58.0E-072.5 周边环境该工程位于青浦区赵巷镇嘉松南路西侧。具体为:1、基坑北侧为已建的一期住宅商品房2、基坑东侧约9.6m为嘉松南路;3、基坑西侧约35 m为老崧塘河,勘察时实测水面标高为2.6m;4、基坑南侧距离用地红线约6.6m。2.6 基坑围护设计概况根据本项目基坑开挖深度、周边环境、形状及土质的具体情况,采用放坡开挖加止水帷幕和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坝的围护形式。具体分析如下:A-A剖面(合院车库,开挖深度

10、为3.85m)距离红线较近,无放坡空间,采用2.7m宽双轴水泥土搅拌桩,搅拌桩搭接200mm,桩长8m,内外排搅拌桩内插6m长48*3.0钢管1000,桩顶现浇3.2m200厚C20混凝土内配8200钢筋砼压顶;B-B剖面(住宅车库,开挖深度为4.3m)场地较宽,采用两级放坡,中间放坡平台处设置1.7m宽双轴水泥土搅拌桩,搅拌桩搭接200mm,桩长8.5m,边坡采用钢筋砼护坡;C-C剖面(住宅与地库高差,高差度为3.05m),为保证住宅桩基稳定,采用2.2m款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坝,桩长6.5m,D-D剖面(KP站开挖深度为5m)场地较宽,采用两级放坡,中间放坡平台处设置2.2m宽双轴水泥土搅拌桩

11、,桩长9.5m,边坡采用钢筋砼护坡;E-E剖面(合院车库,开挖深度为3.85m)场地较宽,采用两级放坡,中间放坡平台处设置1.7m宽双轴水泥土搅拌桩,桩长8m,边坡采用钢筋砼护坡;F-F剖面(合院与地库高差,高差度为2.6m),为保证住宅桩基稳定,采用1.7m款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坝,桩长5.5m。 降水采用轻型井点降水。2.6.1 工程特点、难点及对策措施2.6.2 工程特点、难点1、基坑周边较空旷,基坑北侧为已建的一期住宅商品房,基坑东侧约9.6m为嘉松南路,基坑西侧约35 m为老崧塘河,勘察时实测水面标高为2.6m,基坑南侧距离用地红线约6.6m,周边无重点保护管线和已建建筑物,但基坑东、西

12、、南三侧邻近用地红线,可利用空间小,施工用地相对紧张;2、本工程基坑开挖面积约90000平方米,基坑围护周长约1260m,基坑开挖周长较长,面积较大,坑底暴露时间长。因此,必须选用合理组织施工。做到在安全、合理的前提下,缩短施工工期、方便土方开挖和结构的施工,施工阶段如何控制基坑变形,如何组织围护、土方、降水工程和基础工程的衔接是本工程的重点环节;3、地库边为同建号楼,距离较近,且号楼为嵌入地库布置,号房地库一般高差约为2.63.05m,号房桩基础需保护;4、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及我单位在1期围护施工经验,该地块西半段,开挖深度范围内大部分位于第层粉土层,该层土渗透系数较大,基坑开挖时易产生渗漏、

13、流砂现象;5、搅拌桩工作量较大,工期较短,所需机械较多,施工冷缝较多。2.6.3 针对性措施1、在围护施工前对施工区及周边的管线进行排查、探明,并对河堤、道路结构及保护形式进行了解,对周边地面标高进行复核,同时提供给本工程结构及围护设计人员,以便本工程在基坑围护设计时,设计人员能充分考虑到周边的影响,合理选择形式,保护周边环境;实施“信息化”管理,在围护桩及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围护结构及周围环境进行监测,严密监测围护结构和土体变形,了解围护结构和周围环境的变形和受力情况, 以“信息化”指导施工。特别要注意观测围护桩的变形,防止由于围护桩变形过大而发生渗漏现象。基坑挖土过程中可能基底会隆起,需在基坑内设置一定数量的观测点(观测点在挖土过程中采取防破坏措施),主要目的是观测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底土体的隆起;合理安排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和施工道路,把各施工阶段的施工工艺和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最佳,以最合理的方式布置 ,节省施工用地,并对其进行动态管理。2、针对本工程占地面积大的特点,我方在土方开挖时严格遵循“分区、分块、分层、限时,先撑后挖”的原则,制定详细挖土施工计划,采取分层分级放坡的施工方案,严禁超挖。挖至坑底后随即浇筑垫层,施工时严格控制基坑周围地面荷载小20KPa并安排专人检查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 先进行号房开挖,待号房底板浇筑完成,桩基础连接牢固后,再进行地库土方开挖,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