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的核心素养.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6038891 上传时间:2024-03-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中的核心素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课堂中的核心素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课堂中的核心素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课堂中的核心素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课堂中的核心素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中的核心素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中的核心素养.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中的核心素养新课改后,小学教育提出核心素养概念,改变了原有教学中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促进单一化教学向素质教学转变,实现能力与品格并重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水平,教师纷纷开展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和探索,力求结合教学实际,突出核心素养的特征与价值,进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对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小学语文课堂核心素养的含义纵观整个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过程,“双基”“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的中凸显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聚焦性。当前,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热点,教育工作者将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将核心素养和语文

2、课程有效的连接在一起,而语文素养和核心也具备共性与特性之间的包含关系。从这一层面上看,语文核心素养主要由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组成,必备品格中涉及到联系、语言、量化、综合、反思,而关键能力主要指学生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以及推理能力。二、小学语文课堂核心素养的特征(一)具体化明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由一向多发展,提高教学结构的合理性和层次性,进而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综合质量水平的提升。(二)整体性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课堂教学体系要具备完整性,丰富课堂教学环节,从课前引入到课后反思巩固;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浅显易懂到教学重点、难点,提高

3、整个课堂教学体系的数量和质量。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丰富学生语文知识,还可以提高语文素养,进而实现能力与品格并重。(三)操作性要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树立正确的语文思维,积极探索利用多种方法解决语文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进而实现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升。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一)更新教学理念,感受语文人文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升级和优化,为了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要从语文素养开始着手,这就要求小学语文结构体系的完整性,而教学理念则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局限性,在素质教育的

4、基础上,引入人本化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内容设计,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思维,进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落实核心素质教育。除此之外,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互动与交流,为学生创造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出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教学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学习效率的提升。在课堂管理方面,融合民主元素,在课堂教学评价和反思等环节中,以民主理念为主导,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时了解学和收集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反馈,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结构调整,进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综合质量水平,实现核心素质教育。(二)创新教学策略,提高语文意识在进行小学语文教

5、学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核心素质教育的目的,教师要创新教学策略,将探究式教学、情景教学以及翻转课堂等方式结合在一起,了解各个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缺点,并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整合,服务于教学目标,辅助语文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进而提高学生核心素质,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同时,教师要将现代化信息教育手段引入小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进而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目前而言,最常见为信息教学手段为多媒体教学、微课教学、软件开发网络课程等形式。(三)完善教学内容,贯彻语文思想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使得教学

6、内容不仅局限于书本知识中,而是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注意观察,善于用辩证性思维看待语文问题,丰富解题技巧,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网络体系,掌握基础知识,在遇到实际问题中可以自动检索网络体系中的相关语文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四、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过程探究在课前导入环节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问题:“两对父子去吃饭,每人用一个碗,可只要了三个碗,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一问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相互依存关系,为倍数因数的理解打下基础。在探究环节中,教师要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微课视频播放,让学生理

7、解倍数和因数,并出示实例,先安排学生“找一个数的因数”观察与比较,为因数探究指明方向。学生寻找因数的方法有很多,既有根据乘法算式想,也有根据除法算式想,但沟通方法之间的相同之处,他们都是“一对一对”找的,教师启发式的提问“这有什么好处呢?”。经过这样从不同到相同,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学生的思路也因此变得清晰。最后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自主发现、归纳出一个数的因数的某些特征。教学反思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概念较为抽象而难以理解,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先通过实际问题或者是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基础认知,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和探究,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语文思维,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意识。同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检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进而落实核心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