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前传3.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6035814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危机前传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金融危机前传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金融危机前传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金融危机前传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金融危机前传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危机前传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危机前传3.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际使用外资暴增之谜:热钱还是投资08年1月份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09.78%;12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81.28亿美元,同比增长75.19%。快速增长的FDI,使得市场产生对热钱的担忧。FDI的暴增是热钱加速流入,还是因国际资本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加大对我国的投资呢?今年12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81.28亿美元,同比增长75.19%。其中,1月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09.78%。快速增长的FDI,使得市场产生对热钱的担忧。之前就有分析认为,在目前人民币升值和中美利率倒挂的大背景下,国际热钱有可能通过FDI途径流入中国,投资人民币资产,以获

2、取无风险利润。FDI是热钱流入途径之一我国目前仍然实施资本项目管制,即国际资本并不能在我国自由进出,这一制度设置的初衷是为了防止资金大规模流出造成金融危机。此前一个惯用的算法是用新增外汇储备-当月FDI-当月顺差。07年中国贸易顺差与FDI之和约3272亿美元,与新增外汇储备差额高达1347亿美元,据此有人判断我国07年流入的热钱规模达到1347亿美元。但这一统计方法显然不确切。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唐旭在07年9月的一篇论文中表示,投机资本更为合理和全面的是“通过外商投资企业的渠道”流入国内。外商投资企业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资源,通过关联交易、资金调度等谋取最大化利益。我国是世界各国中最大

3、的和发展最快的市场,这不仅包括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还包括发展前景良好的资本市场。境外各种投资和长线投机资金通过外商投资公司的途径不断涌入国内,是市场化和利益驱动的必然。唐旭分析表示,外商投资企业主要通过利润留存、直接投资折旧和外债等三种途径来将资金汇入中国。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潘向东也表示,不排除国际游资通过FDI形式流入中国,投资一些回收方便、固定资产投资较少的服务行业,通过这样变通方式来获取超额利润。疯狂的热钱 光明的中国热钱一般是具备高流动性的短期投资资金,他们追逐的投资标的往往要求具备很高的变现能力。05年以来,伴随着人民币升值和我国资产价格上升,确实有一些短期资金流入国内。不过,平安

4、证券高级研究员孙方红和李虹蓉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其一,前期暴跌使得美元资产的投资价值正逐渐显现;第二,从汇率看,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可能性在降低;第三,08年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或不如07年初。由此他们判断,2008年中国市场对热钱的吸引力或不如07年,预计国际热钱流向将不会向07年那样明确,甚至会出现资金外逃。那么在这一大背景下,FDI大幅增长,恐怕是不能简单地用热钱来解释了。潘向东认为,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面对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必定会思考将资金投向何处会更安全、收益最高。不管是热钱还是看好中国的长期投资,FDI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事实,如果以前两个月的增速来看,08年我国FDI的规模很

5、可能一举突破1000亿美元关口,而这也将对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2008年我国整体经济环境不容乐观,投资增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通货膨胀数据不断创出新高,股市波动性加大。巨额的外商直接投资首先将对压缩投资增速带来压力;其次大规模的FDI流入也促使国内流动性被动增长,加剧通胀风险。此外,不排除通过FDI形式进入中国的热钱留在中国投资人民币资产获利,从而加剧股市和楼市风险。长江证券一位研究员就认为,FDI在外贸顺差下滑的时候提供了额外的流动性,宏观上看对中国经济是正面的,但过分的流入也会累积风险。热钱来去加剧A股震荡 抽逃是最大隐忧A股市场正面临来自热钱不确定性的重大困扰。一方面,中国仍

6、在“加息+升值”的轨道上运行,热钱涌入中国的动力增强;另一方面,宏观和政策面引发股市从最高点下跌近40%,投机资金有抽逃迹象。分析人士表示,今年热钱频繁进出的可能性显著增强,将放大A股市场的震荡幅度,为股市埋下隐忧。股市新添“变数”今年国内外股市继续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而A股市场又添了一项新的不稳定因素热钱。热钱一向是“来无影,去无踪”,但其造成的危害,尤其是对资本市场的冲击却常常是惊人的。06、07年A股牛市中,热钱带来的做多力量有多强,暂时无法评估。不过,当时很多著名国际投资家、私募股权基金都在打中国股市的主意,却是不争的事实。投机资金通过贸易、外商投资、进出口信贷、个人资金汇入、地下钱庄

7、等手段,无孔不入地钻进中国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热钱对于楼市、股市泡沫形成恐怕难辞其咎。07年上半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项目顺差达到902亿美元,同比增长132%,其中“房地产直接投资”和“短期外债”增长最快,这两项都是热钱便于藏匿的进入渠道。目前这些热钱流入的渠道很难被彻底“堵上”。相反,由于升值和加息等因素,热钱流入中国的动力客观上在增强。央行和外汇局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各种场合表示要加强外汇流入监测和监管。然而,热钱“来”令监管层烦恼,“去”同样令市场担忧。A股市场从去年10月开始的大调整也打击了投机资金投资中国股市的信心,这些资金可能开始成为“砸盘”的重要力量。有的分析人士开始担心,投机

8、资金在获利之后,或许会开始大规模撤离中国,甚至重演东南亚金融危机,届时A股市场将岌岌可危。有分析人士认为,今年以来A股市场与国际股市高度联动,这已经证明有大量热钱在我国股市上活动。即使热钱没有集中撤离中国,其频繁进出资本市场,同样放大了股市的波动幅度,不利于市场平稳运行。同时今年国际国内形势面临很多新的不确定因素。次贷危机使得全球金融市场震荡加剧,部分资金撤出美国金融市场,转向新兴市场;美元贬值推高原油、黄金、大宗商品的价格,也吸引了部分投机资金;美元兑各主要货币贬值也可能改变全球投机资金的流向。全球热钱的动向更加令人无法捉摸。中国A股市场在此其中处境令人担忧。热钱流入动力增强人民币升值进入第

9、三个年头,升值速度越来越快,而且目前升值预期暂难看到尽头。今年热钱博取人民币升值收益的热情空前高涨。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升值15%,今年以来不到3个月时间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3.6%,这一速度已经超过06年全年的升值速度,超过07年全年升值幅度的一半。今年人民币升值很可能升值达到8-10%。这么高的无风险收益率对热钱是一个不小的吸引。中国偏偏在此时陷入了十年不遇的通货膨胀危机中。08年2月CPI涨幅创下8.7%的11年新高。为对抗高通胀,07年央行连续6次加息,而央行行长表示“利率仍有上升的空间”。美国则从07年9月开始6次降息,联邦基准利率降至2.25%。中美利差已经倒挂并扩大到1.89%

10、。汇差加利差两项,热钱今年可以安享10-12%的收益率。投机资金觊觎中国市场之心愈演愈烈。日本等国在本币升值的过程中,受到长期利好吸引,热钱的流入也是持续很多年。在经过升值初期的试探后,热钱流入规模逐渐加大。专家担忧中国正进入一个类似的阶段,热钱的威胁力在今年可能突然加大。种种迹象成为热钱大量流入的“征兆”。一直以来,对于热钱规模的估算没有很好的方法,以前常用的“外汇储备-顺差-外商直接投资”已经不能代表热钱等投机资金的规模。不过,去年以来外汇储备突然大幅度增加86.7%,剔除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以外的“其他外汇流入”也猛增20倍,去年达到1320亿美元,占全年新增外汇储备的28.6%。这其中不

11、乏海外融资、个人和企业利润汇回等。但仅这些因素仍难以解释“其他外汇流入”高达的20倍的增幅。其中的“水分”恐怕数热钱的嫌疑最大。有研究报告甚至认为,07年全年有4600亿美元以上的境外投机资金流入我国,这一数额是06年全年流入额的4倍以上;近5年以来热钱流入量可能已达万亿美元。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热钱来去加剧A股震荡 抽逃是最大隐忧(2)热钱对一国金融市场的破坏力已经有太多的前车之鉴可供中国参考。即使是最发达的金融市场面对热钱的监管仍显得束手无策。随着近些年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投机资金带来的金融危机爆发频率有加快趋势,而且危机的爆发也不再限于发展中国家了。无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美国次贷

12、危机,所有金融危机的酝酿都是在热钱大量涌入之际,而危机最终爆发却是由于热钱大量抽逃,这是任何一国金融监管当局最担心的事。正是由于怕热钱逃离,才有了对热钱流入的严格限制。次贷危机终于还是影响到A股市场。今年,受到政策面偏紧和经济增速可能放缓的影响,A股市场相对于外围市场的优势减弱。年初以来上证指数已经下跌近30%,这一幅度远大于美国、欧洲、日本、香港股市年内跌幅。A股市场对国际投机资金的吸引力下降。从这个角度看,热钱的确有抽逃的可能。此外,美元大幅贬值推高了国际原油、黄金、大宗商品价格,也吸引了投机资金的兴趣。今年以来美元指数下跌超过5%,原油期货价格涨幅超过15%,现货金涨幅近20%。国际专家

13、纷纷表示,在原油等期货价格大涨的背后,国际投机资金的炒作是主要推动力。热钱有可能在大量向国际商品期货市场转移。美元贬值还可能切断原有的热钱投资链条。国际分析人士认为,全球热钱在近些年的产生和流动渠道就是利用日元的低利率套息,大量借入日元,继而抛售兑成美元投向其他国家。而目前美元对日元正大幅贬值,很可能阻碍热钱的流动渠道。全球热钱规模有多大,目前不得而知。不过,0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流入额达到1.5万亿美元,分析人士认为热钱规模必定是这一数额的数倍不止。目前我国银行间市场上日常交易量不过3、4千亿元,股票市场交易量也不过千亿元。交易量仍相对较小,在国际投机大鳄眼中,仍是很容易操控的。按照上述研

14、究报告的测算,近几年,尤其是去年一年,热钱流入中国的数量已经很惊人。从次贷危机的发生可以看出,流动性过剩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变成流动性短缺。热钱一旦集中撤离起来,破坏力同样会无法预想。在人民币快速升值与次贷危机交织的08年,热钱始终是A股市场不可忽视的隐忧。 热钱或藏匿于贸易项下 疏堵并举限制热钱涌入自2004年4季度之后,中国贸易顺差急剧增长。专家表示,其中部分原因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形成了热钱的流入,再加上资本管制的原因,导致热钱乔装混入贸易项下。分析人士建议,应从海关税收作为第一道关卡,限制热钱大举涌入。此外,也应促进热钱评估的有效化,加大对外汇资金流入和结汇后资金流向的监管力度。热钱如何藏在贸

15、易中“由于国际资本预期人民币升值,以及中美、中日利差倒挂,混入贸易中的境外资金这几年一直有流入,但由于混入贸易的热钱表面上是合法的,其总量和流入渠道难以监控和统计。”商务部一位人士向记者表示。“热钱混杂在顺差中流入境内,主要是通过企业高报出口价格,低报进口价格造成的。热钱要流出,则是相反,低报出口价格,高报进口价格。”该人士称。此外,也有企业虚报出口项目,以国际贸易中的“预付款”手法,使热钱混入贸易项目中流入境内。从2007年情况看,股市去年一季度的异常放量与当时的外贸顺差迭创新高可能有相对应关系,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或有部分热钱通过贸易渠道涌入证券市场。但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受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贸易顺差连续回落。这也引发热钱通过经常贸易项目大规模撤退的担心。这种忧虑不无道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跨国金融机构利润持续下滑,多只投资基金因亏损而被迫清盘。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的紧张以及保证金交易的制度安排都对国际热钱的集中撤离创造了条件。分析人士也表示,贸易顺差回落不能证明热钱正在逃离。“顺差回落一方面反映外部市场需求不足,另一方面也与国内外贸调控政策有关。此外,也有月度偶然性因素影响。而热钱流出的理由也不成立。尽管目前美元资产价格下降,但美元持续回落的预期,以及由次级债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的负面效应没有完全消化,前景仍不明确。因此对于海外资金而言,留在中国境内可能更加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