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桥混凝土施工方案(DOC 19页)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6035491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桥混凝土施工方案(DOC 1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XX桥混凝土施工方案(DOC 1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XX桥混凝土施工方案(DOC 1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XX桥混凝土施工方案(DOC 1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XX桥混凝土施工方案(DOC 1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桥混凝土施工方案(DOC 1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桥混凝土施工方案(DOC 19页)(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2.1混凝土强度等级22.2施工特点及难点23.施工准备33.1技术准备33.2 材料准备33.3现场准备33.4管理制度准备34.施工部署44.1劳动力部署44.2机具部署44.3流水段划分55.混凝土施工工艺55.1工艺流程55.2操作方法55.3混凝土浇注与振捣65.4混凝土养护85.5试块留置96.商品混凝土施工过程96.1商品混凝土预约96.2商品混凝土使用约定96.3泵送准备106.4商品混凝土进场检查106.5混凝土施工106.6混凝土试验106.7混凝土养护106.8混凝土成品保护117.质量标准117.1保证项目117.2基本项目117.3允

2、许偏差项目127.4混凝土结构观感质量127.5雨季施工137.6质量要求138.质量保证措施149.成品保护1410.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511.安全措施及文明施工1512.环境保护措施1713.附图181.编制依据序 号名 称编号及备注1马驹桥镇物流基地生活配套区C-13居住用地二期施工图纸201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3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6国标图集04G101-37国标图集04G101-42.工程概况本项目为马驹桥镇物流基地生活配套

3、区C-13居住用地3#、4#、8#、9#、12#、13#、17#、18#住宅楼及3#、4#地下车库等10项工程,位于北京市亦庄新城街区的C区,四周东为物流园八号路、南为仓储一街、西为物流园七号路、北为驸马路。本标段包括3、4、8、9、12、13、17、18#住宅楼及3、4#地下车库共十个项目,总建筑面积86184.61平方米,其中住宅楼面积共计71613.81平方米(地上67069.59平方米、地下4544.22平方米),地下车库面积共计14570.8平方米(地上57.8平方米、地下14513平方米)。本工程住宅楼均为地下1层(包括设备夹层),地上16层,建筑高度约50米;地下车库1层,层高6

4、.8米。基坑开挖深度约8米。本工程基础类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满堂基础,结构形式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质量目标:结构长城杯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北京市安全文明绿色工地监督部门:北京市通州区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建设单位: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北京联安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北京光华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北京城建远东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1混凝土强度等级 序 号部 位 强度等级 备注1基础 C35抗渗混凝土P62地下室外墙C35抗渗混凝土P63框架柱C354地下一层八层剪力墙C305九层屋顶层剪力墙C206地下一层九层梁、楼板C30地下室顶板与土壤接触部分采用P6抗渗混凝土7

5、十层屋顶层梁、楼板C258楼梯、自行车坡道C309基础垫层C1510圈梁、构造柱C2011现浇过梁C2012标准构件按标准图要求13后浇板采用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2.2施工特点及难点 2.3.1本工程建筑面积大,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流水段划分多,需充分利用工作面,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避免混凝土罐车的间隔时间过长造成的工期延误。2.3.2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配筋密,混凝土用量大,振捣难度大。 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3.1.1提出具体商品混凝土使用的各项技术要求,以合同附加页方式加入商品混凝土合同中,并且在施工前将相关内容对搅拌站进行书面交底。3.1.2对各个相关方进行混凝土方

6、案、技术交底并且检查执行情况。3.2 材料准备商品混凝土合同必须提前15天签定。3.3现场准备3.5.1地泵及泵管布置。位置详见施组总平面布置图(泵管预留洞口加筋看结施图说明)。3.5.2道路准备供灰道路全部硬化,详见施组总平面布置图。3.5.3洗池和灰斗受灰池位置详见施组总平面布置图3.5.4临电准备详见临电方案。3.4管理制度准备3.6.1协调配合制度3.6.1.1每次浇筑混凝土要以传递书面浇筑申请的办法进行通知、程序见下: 试 验 员 搅拌站人员技术员 生产负责人 施工现场人员3.6.1.2要求参与现场浇筑的人员配备对讲机,做好浇筑、清理以及捣实工作。3.6.2材料节约3.6.2.1搅拌

7、站混凝土配送量的检查与抽查。 3.6.2.2落地混凝土处理制度。(1)、由混凝土施工队负责地泵及现场处落灰的清理工作,确保落灰及时回收利用。(2)、设置专职人员负责落灰清理回收利用工作。(3)、施工缝设置符合方案要求,计算泵管灰量。严查准备掐盘,减少余留混凝土量。(4)、如有违反者,按损失量计价赔偿外,再进行处罚。4.施工部署4.1劳动力部署每流水段每班混凝土工人数工种人数工种人数振捣手10收面20振捣助手6看筋6布管12看模6指挥4坍落度44.2机具部署施工机具统计表机具名称数量机具名称数量 50振捣棒10灰槽4 30振捣棒8溜槽板4平板振捣器43m刮杠10灰斗42m刮杠10布料杆4地泵44

8、.3流水段划分0.00以下结构以后浇带为界将分为4个流水段, 0.00以上结构分为 6个流水段。浇筑方式:梁、顶板混凝土浇筑采用直接泵送方式或接布料杆,柱混凝土采用泵管接布料杆或塔吊吊装灰斗进行浇筑。5.混凝土施工工艺 5.1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 混凝土试块留置5.2操作方法5.2.1本工程主体结构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其搅拌在搅拌站进行。5.2.2混凝土运输5.2.2.1混凝土水平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垂直运输采用泵车或塔吊。并合理确定泵管及布料杆的位置。5.2.2.2由于本工程混凝土施工阶段正处于夏季高温时期,混凝土运输时,罐车上应加遮盖,以防水分蒸发。

9、混凝土中的砂、石、水应有降温措施,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不宜大于30,浇筑温度不宜超过35。5.2.2.3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运至浇筑地点,并逐车检测其坍落度,所测坍落度值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其允许偏差值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如混凝土拌和物出现离析分层现场或坍落度不满足要求时,不得使用,并计下车牌号,预予退场。5.2.2.4混凝土泵送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送连续工作,因故停歇时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清除管内残留的混凝土。5.2.2.5混凝土泵要搭设防雨、防晒棚,混凝土泵管被日照部分要覆盖降温。5.3混凝土浇注与振捣5.3.1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一般要求5.3.1.1

10、混凝土从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于2m,超过2m时必须采取措施,可用加长软管或串筒等方法。5.3.1.2混凝土浇筑入模,不得集中倾倒冲击模板或钢筋骨架,应分层、分段均匀布料,分层厚度为振捣棒有效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5.3.1.3使用插入式振捣棒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的1.5倍(4005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mm左右,以消除层间接缝。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应以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为止,防止漏振、欠振和过振。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边缘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5.3.1

11、.4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看管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位置有无移动、变形等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在已浇筑混凝土初凝之前休整完好。5.3.1.5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否则,需按施工缝处理。5.3.1.6施工缝处理(1)、水平施工缝:先将已硬化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薄膜或松散混凝土及其砂浆软弱土层剔凿、清理干净,在浇筑前,先铺上1015m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内的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墙、柱根部施工缝先弹线切割后剔凿,切割线距墙、柱边线(向里)宜为5mm,沿切割线剔凿直至露出坚硬石子,剔凿深度不宜超过10mm。墙

12、、柱混凝土浇筑高度应高出板底或梁底30mm左右,切割线高出板底或梁底线宜为10mm,保证施工缝处混凝土外观效果。(2)、竖向施工缝:先将混凝土表面浮动石子、钢板网等剔除,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3)、浇筑混凝土宜从施工缝处开始,但要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100cm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密实、不涨模。5.3.1.7后浇带处理:根据设计依据,混凝土应在42d后选择气温低的天气浇捣混凝土,应将后浇带两侧构件妥善支撑,并将注意由于分缝可能引起各部分结构的承载力与稳定问题。浇筑前必须将后浇带内浮渣及杂物清理干净,用水冲洗后再

13、刷纯水泥浆一道,采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捣实。5.3.2墙、柱混凝土浇筑5.3.2.1墙、柱混凝土浇筑之前,底部应先垫一层50mm左右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减石子混凝土,混凝土应分层浇筑,使用插入式振捣棒时每层厚度为振捣棒有效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分层厚度用标尺杆控制,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5.3.2.2墙、柱高度在2m之内,可直接下料浇筑,超过2m时,应采用软管等辅助浇筑。5.3.2.3振捣时应特别注意钢筋密集处混凝土的振捣,改用30振捣棒施工。 5.3.2.4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将外露的钢筋整理到位。5.3.2.5施工缝留置:柱施工缝留置在基础

14、顶面、高出主梁下面30mm处。墙体施工缝留置在高出板底20mm处。5.3.3梁、板混凝土浇筑5.3.3.1梁、板与柱、墙混凝土同时浇筑时,应在柱、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后再进行浇筑。5.3.3.2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压茬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混凝土一起浇筑,向前推进。5.3.3.3当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较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高时,先浇筑柱子混凝土,柱子混凝土与梁、板混凝土分界处用钢板拉网进行分割(附图2),梁、板混凝土应在柱子混凝土初凝前浇筑,保证各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梁、柱节点钢筋密集处,采用30振捣棒施工。5.3.3.4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棒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振捣完毕后先用刮杠初次找平,然后再用木抹子找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