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壁导坑法技术交底11-02-A.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6031697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侧壁导坑法技术交底11-02-A.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双侧壁导坑法技术交底11-02-A.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双侧壁导坑法技术交底11-02-A.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双侧壁导坑法技术交底11-02-A.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双侧壁导坑法技术交底11-02-A.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侧壁导坑法技术交底11-02-A.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侧壁导坑法技术交底11-02-A.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 工 技 术 交 底 书单位: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云桂铁路(广西段)YGZQ-4项目部 编号:YGZQ-4-19J6-JSJD-20121102-2工程名称那国隧道出口交底部位双侧壁导坑法交底日期2012年11月02日交底人审核人接受单位隧道二队开挖班接受人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那国隧道DK218+757-DK218+805下穿高速公路段,围岩等级为级D型,全长48米,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上台阶开挖时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应大于2榀钢架间距,边墙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仰拱开挖前必须完成钢架锁脚锚杆,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得大于3m。二、安全要求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

2、”的原则。将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紧密结合,随时掌握围岩动态,以便指导施工工艺,为支护参数的调整提拱依据。隧道初期支护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紧跟开挖,及早封闭成环应随时注意开挖过程中初期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必要时进行初期支护加固,以保安全。装碴与运输安全技术措施:机械装碴作业时,无关人员均退至安全地点,设立专职洞内运输协调安全员,配备运输安全防护人员,将洞内运输作为安全管理重点来抓;爆破器材运入洞内时,积极与调度联络,指定专人防护,直达施工地点,中间不得停留。隧道贯通前爆破安全措施:当隧道爆破作业接近贯通作业面时,要采用控制爆破,加强支护,在隧道爆破贯通前安排专职人员统一指挥、协调配合。三、施

3、工程序与工艺流程根据隧道围岩状况,那国隧道DK218+757-DK218+805段的开挖方法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是将隧道断面分成左右两个侧壁坑和中洞核心三大部分开挖。侧壁坑分两层开挖,中洞核心部分分成三层开挖。1、 施工工序(1)先施作大管棚进行超前支护,注浆后方可开挖。(2)在左右侧壁导坑中选择一侧先进洞,先进洞的侧壁导坑分微台阶法开挖,交错掘进,开挖面前后距离错开23m左右,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挖掘机或弱爆破开挖。(3)另一侧壁导坑后进洞,与先进洞的侧壁导坑拉开57m的距离,同样分台阶开挖。两个侧壁导坑外侧拱部均设超前支护,开挖后立即对洞壁初喷混凝土并进行掌子面封闭、架设钢拱架、挂网、打锚杆、喷

4、混凝土至设计厚度。(4)中洞核心开挖分三层。在后进洞的侧壁导坑推进长度超过10m后,中洞核心上层开始掘进。先施作上层预注浆超前支护,然后开挖上台阶。中洞拱部核心土开挖后,立即初喷5cm厚混凝土封闭围岩,然后架设拱部钢拱架,拱部钢拱架与双侧壁导坑边墙钢架一一对应,紧密相连,然后打锚杆、挂网、再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5)中洞核心中层开挖滞后于上层之后3m左右。安设工字钢横撑。(6)中洞核心下层开挖滞后于中层之后3m左右。安设钢架使之封闭成环,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7)中洞核心下层开挖完成后及时施作仰拱,仰拱与下层开挖作业面拉开的距离以10m左右为宜。按设计意图,仰拱施作前拆除该段的两侧壁底部钢

5、架单元,然后浇筑混凝土与仰拱填充。拆除时,在进行支护变形观测指导下,用火焰切割法分小段拆除内壁钢支撑,立即浇筑仰拱及填充,仰拱安全步距不大于35米 。仰拱施工够一板后,全宽度浇筑拱墙混凝土,尽早将二衬封闭成环。测量放样超前支护左侧导坑上台阶开挖,施作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左侧导坑下台阶开挖,施作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右侧导坑上台阶开挖,施作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右侧导坑下台阶开挖,施作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中部上台阶开挖、初期支护中部下台阶开挖、施作初期支护中部中台阶开挖、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拆除靠近二衬68m范围内底部两侧壁临时支撑浇筑仰拱及仰拱填充混凝土拆除剩余临时支撑二次衬砌围岩监控量测围岩稳定性评判、修

6、正施工方案、确定二衬施作时间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四、施工方法及要求1、施工准备隧道开挖前,利用超前预报、超前钻孔、监控量测等探测结果,分析研究围岩的性质,探明前方围岩的完整性、涌水、不良地质等情况,对洞身实际的围岩性质与设计图进行核对,确定开挖、支护参数。进场原材料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保证进场材料使用前已通过实验室出具合格报告,钢材的力学性能和公称直径、尺寸,其指标应达到合格要求。水泥强度、用量符合实验室配合比要求。骨料粒径不宜大于10mm。施工用水的水质应符合工程用水标准。保证隧道开挖、喷混凝土、支护、出碴等工序使用机具及其配属机具性能完好。2开挖方法、钻爆参数根据围岩的软弱状况和隧道断面,

7、选择双侧壁导坑开挖方法,以少扰动为宗旨,把开挖对围岩的损伤程度控制在最小限度,最大限度的发挥围岩的自支护能力,确保隧道的施工和隧道主体安全。根据开挖方法,确定每开挖循环进尺,炮眼深度,选择合理的开槽方法,确定使用直眼掏槽或斜眼掏槽,开挖周边眼间距、开口位置选择合理,周边眼与辅助眼间距、布设方法选择合理,确定周边眼、辅助眼、掏槽眼、底板眼的装药方法、装药量,爆破的先后顺序,雷管的段别,炮眼间的起爆网络,引爆雷管使用电雷管。在开挖过程中,根据爆破效果和围岩的监测数据,不断修正爆破参数。3、支护参数起讫里程长度(m)衬砌类型施工方法加强支护规格间距DK218+757DK218+80548级D复合大拱

8、脚台阶法I20b钢架拱墙0.6m4、施工放样放样时将隧道断面、隧道中线用红铅油精确地画在掌子面上,并作出明显的高程标识点。精确定位炮眼位置。5、钻孔钻孔的精度是保证爆破成功的首要因素,同时选择合理的炮眼直径,控制与药卷之间的不耦合系数(一般控制在1.11.4之间)。精确控制钻孔位置、方向和深度,钻眼完毕,应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按设计装药结构进行装药和堵塞。钻孔时选用经验丰富的钻工司钻周边眼,尽量的减少钻孔偏差,减小开口偏差和钻孔孔底偏差以及方向偏差。根据目前一般隧道施工的实际情况,采用气腿式风动凿岩机钻孔,炮眼长度根据围岩状况,最大长度不超过要求进尺深度,并视围

9、岩的不同情况,合理选择进尺,外插角不大于5,钻孔实际操作做到“准、平、直、齐”四个字,并采用“炮棍瞄准法”控制炮孔间的平行,并由经验丰富的老钻工精心指挥来确保钻孔的精度,其钻孔方向偏差控制在3cm/m5cm/m以内。同时,应根据眼口位置及掌子面岩石的凹凸程度调整炮眼深度,以保证炮眼底在同一平面上。6、装药装药量的多少和装药的方式是隧道光面爆破的关键,必须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应使药量沿炮眼全长合理分布,并合理选择炸药的品种和装药结构。合理控制周边眼的线装药密度,根据周边眼孔距、爆破层厚度、石质及炸药种类等综合考虑装药量, 一般线装药密度控制在0.040.4kg/m之间。在装药结构上,宜采用比

10、炮眼直径小的小直径药卷连续或间隔装药,把药卷与钻孔间的不耦合系数控制在1.252.0之间,但药卷直径不应小于该炸药的临界直径,以保证稳定起爆。起爆雷管的段别选择合理,其安装位置精确,确保起爆的先后顺序。7、爆破爆破前所有人员应撤在安全距离外。独头巷道安全距离不少于200m;相邻的上下坑道内不少于100m;相邻的平行坑道,采用电雷管一次起爆。8、通风爆破后应及时向隧道掌子面通风,排出和减低隧道内灰尘和炸药残留气体、风尘浓度,然后洒水降尘,使隧道内的环境符合职业健康标准,保护施工人员身心健康。9、初喷通风后,应在清除开挖段危石后,对开挖断面轮廓初喷35cm混凝土,封闭开挖岩面。喷射混凝土作业应分段

11、分片进行。喷射作业自下而上,应保持供料均匀,喷射连续,喷射时喷嘴应作偏心划圆或鱼摆等复合运动。喷嘴在沿隧道纵向作前后移动时应保持与受喷面等距,使受喷面均匀、密实。10、出碴出碴时需专人统一指挥车辆,车辆在隧道内的行驶速度,已衬砌地段不大于20km/h,未衬砌地段不大于15km/h,有施工作业地段不大于5km/h。弃碴弃于指定位置,应符合环保要求。11、开挖断面检查开挖出碴完毕后,对隧道开挖断面的轮廓尺寸、中线、高程进行检查,需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再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12、支护在每一次开挖后必须立即进行永久支护和临时支护。支护参数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钢架支立与隧道走向垂

12、直,间距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喷混凝土厚度满足设计要求。须进行钢架接长时,接头部位必须由垫板、螺栓结构连接,连接处凿除回弹混凝土和杂质,露出新鲜混凝土后洒水湿润,保证连接牢固。临时支撑必须在永久支护已全部封闭、成环,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逐步拆除,避免应力集中。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开始洒水养护,洒水次数应以能保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为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密实、平整,无裂缝、脱落、漏喷、空鼓、渗漏水等现象,不平整度允许偏差为2cm;为确保喷射混凝土达到快速凝结效果,在施工中,要经过多次试验,确定最佳早强剂等外加剂类型和掺量。五、施工注意事项 由于此段施工处于

13、高速公路下穿段,施工中应坚持“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观测及时衬砌”的原则,避免施工塌方,确保施工及结构安全。(1)侧壁开挖后,中央部分实际处于悬空状态,这部分围岩经开挖已扰动二次,中部开挖方法不当,易导致临时壁墙破坏,以不爆破开挖为宜,同时加强支护、量测。(2)由于分多次开挖,应加强断面测量工作,防止超欠挖,并配合出碴进行断面检查,清除欠挖,处理危石。(3)临时钢架应在主体结构的初期支护完毕并稳定后拆除,拆除前必须完成G32自进式锚杆施工,并应加强拱顶下沉量及周边变形量的观测,临时钢架施工中应尽量倒换使用。(4)隧底两隅与侧墙连接处应平顺开挖,避免引起应力集中,当遇变形膨胀很大的围岩时,两隅应预先打入锚杆或其它措施加固。(5)隧道施工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各分部采用人工开挖或小炮爆破,每循环进尺最大不超过0.75m。(6)工序变化处均应按设计要求设锁脚锚管,钢架之间纵向连接钢筋及时施作,每次临时钢架的拆除不超过10m。(7)临时钢架在施工中要倒换使用,若边墙钢架发生明显内移,必要时架设临时横撑,以确保安全。注:本表一式4份(交底人1份,接收人1份,存档2份)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序流程图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